出土文物保護審批流程與修復事項分析
時間:2022-11-25 09:13:54
導語:出土文物保護審批流程與修復事項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2019年10月,河北省響應中央號召,正式開始運行政務服務大廳,為人民群眾帶來便利。但是在實際運行過程中也有瑕疵。在文旅產業發展的今天,河北省出土的地下文物對其發展有極大的促進作用?;谖穆卯a業發展,本文致力于探討在業務實踐中地下出土文物的保護和修復流程與政務服務大廳的服務流程如何有效結合,提高審批效率,提升服務質量。
[關鍵詞]旅游行業;文物部門;文旅資源
2019年10月16日,河北省政務服務大廳正式運行(見封底圖1),標志著河北的行政審批工作邁入新階段[1]。這種新模式對辦事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實現“最多跑一次”的目標,需要制定完整易懂的服務指南,將每一個事項的設立依據、辦理條件、申辦材料要求、辦事流程和辦理時限準確傳達給申請人。但是,在服務指南的編制和實際應用過程中,由于其更側重宏觀指導,并受到篇幅限制,無法做到面面俱到。導致申請人僅通過通讀辦事指南,往往很難掌握所有的要點和細節,無形中降低了效率。經過一年多的實踐,我們發現每一個事項都存在一個或幾個要點盲區,需要反復向申請人指導和強調,為此,我們希望通過這篇文章,將這些要點盲區列出,對已經制定的服務指南做有益的補充[2]。涉及河北省文物局的行政審批事項共包括36個主項、47個子項,其中行政許可(包括初審轉報)事項共20個主項、28個子項,其他行政權力事項共16個主項、19個子項。在日常工作中,大部分事項是很少涉及的,大廳運行一年來,所有辦件僅涉及14個主項,而在這14項中,被高頻率申請的事項只占一半,有些事項一年僅被申請兩三次,辦件所涉事項相對集中的特點非常明顯[3]。經過一年的統計和總結,現將辦件數量居前并容易出現錯誤的四個事項作為高頻事項重點介紹。
一文物保護單位及未核定為文物保護單位的不可移動文物修繕許可
該事項為河北省文物局歷年行政審批辦件數量之冠,每年的辦件數量都占全年辦件總量的一半左右。該主項共分為4個子項,河北省文物局接受2個子項的申請,分別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修繕審批”和“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修繕審批”。該事項辦理過程中,容易出錯的有如下幾點。第一,該事項的申請人應為項目所涉文物保護單位的所有者或當地文物部門,如當地文旅局或文保所,不能由施工單位申請;第二,申辦材料中的“文物保護工程施工、監理單位名稱”,對省內省外施工、監理單位所要求的材料不同。對于在河北省注冊的施工、監理單位,由于省局已掌握所有資質單位的詳細材料,申報時,只需提交施工、監理單位的名稱即可。對于省外的符合資質要求的單位,除上述材料外,還需提交資質證書和年檢合格材料復印件,并加蓋單位公章。需要注意的是,施工、監理單位所接工程的級別和類型要與其資質相符,否則,不予受理。除以上正常情況外,有一種特殊情況需要特別指出。根據國家文物局文物保發〔2014〕13號,《文物保護工程施工資質管理辦法(試行)》的附件文物保護工程(施工)等級分級表規定,保養維護和搶險加固工程,施工資質可以向下浮動一個級別,即文物保護工程施工二級資質單位可以申報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搶險加固工程。第三,申辦材料中的“項目負責人具有同級別、同類型相關工程業績說明材料”。該材料出錯率很高,一般是由于對“同級別、同類型”關注不夠。常見的錯誤主要是級別和類型不能同時符合要求,如項目負責人曾擔任過古建筑類國保單位和石窟寺及石刻類省保單位修繕工程的項目負責人,則不符合要求。
二文物保護單位建設控制地帶內建設工程設計方案審核
該主項共分4個子項,河北省文物局接受2個子項的申請,分別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建設控制地帶內建設工程設計方案審批”和“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建設控制地帶內建設工程設計方案審批”。由于省局對兩個子項的權限不同,導致無論申辦材料還是辦理流程都不同。對于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建控地帶的建設工程,其審批單位為國家文物局,因此河北省文物局執行初審轉報職能,即接收并整合申請材料,通過國家文物局綜合行政管理平臺上報國家文物局文物保護與考古司審批。該子項所需申辦材料僅3項,并且要求明確,不易出錯。對于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建控地帶的建設工程,由省文物局直接審批。該子項所需申辦材料共7項,出錯較多,以下重點對該子項進行分析。第一,該事項最常見的問題是文物保護工程施工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劃線不明確。設計方案中必須有文物保護工程施工范圍和文物保護單位建控地帶關系圖,通過該圖能明確反映工程施工范圍涉及文物保護單位建控地帶,并且不在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內,否則,應按照“在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范圍內進行其他建設工程或者爆破、鉆探、挖掘等作業審批”事項申報。例如,跨越文物保護單位修建一座橋,兩側橋墩在建控地帶內,橋體跨越保護范圍,又如,在文物保護單位下修一條隧道,隧道兩端在建設控制地帶內,隧道穿越保護范圍,這時我們要明確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范圍是三維空間概念,無論從天空跨越還是從地下穿越,都影響到了保護范圍內的文物本體,因此這兩種情況均應按照“在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范圍內進行其他建設工程或者爆破、鉆探、挖掘等作業審批”事項申報;第二,《文物影響評估報告》需由具有文物保護相關資質的單位編制,除加蓋單位公章外,還要求編寫負責人簽字,這一點經常被申報單位忽略[4];第三,如工程涉及遺址類保護單位,申請人除需提供常規材料外,還需追加提供一份遺址勘察報告;第四,工程施工如涉及相關利益方,需提供所有利益方的同意意見;第五,國家文物局和河北省文物局審批同意后,出具《關于某某工程方案的意見》作為結論,不出具行政許可決定書。
三文物保護工程資質(勘察設計、施工資質、監理資質)證書核發
該主項國家基本目錄共有2個子項,分別為“文物保護工程(勘察設計甲級、施工一級、監理甲級)資質審批”和“文物保護工程資質(勘察設計乙丙級、施工資質二三級、監理資質乙丙級)證書核發”。河北省文物局結合自身職能特點,將該主項細分為12個子項,其中以“文物保護工程資質(勘察設計資質乙、丙級)證書核發”“文物保護工程資質(施工資質二、三級)證書核發”“文物保護工程資質(監理資質乙、丙級)證書核發”等3個子項咨詢人數最多。咨詢最多的是資格問題,下面我們以文物保護工程施工二、三級資質為例,詳細說明資格問題。河北省文物局受理、審核文物保護工程施工二、三級資質申請時,嚴格按照《文物保護工程施工資質管理辦法(試行)》第六條、第七條規定辦理。首先,根據該規定,申請施工二級資質要求該單位取得《文物保護工程責任工程師證書》的項目負責人不少于5人,申請三級資質要求該單位取得《文物保護工程責任工程師證書》的項目負責人不少于3人,并且最終資質證書上的業務范圍與該單位項目負責人責任工程師證書上的從業范圍保持一致。其次,對申請單位業績的要求,原則上施工單位應從承擔符合自身資質等級的文物保護工程項目開始,當質量合格的工程數量滿足申報更高等級要求后,逐級提升文物保護工程資質。申請單位也可采取與有資質單位合作的方式,派遣技術人員參與文物保護工程施工,達到培養人才的目的[5]。
四博物館設立、變更、終止備案
2017年7月,國家文物局《關于進一步推動非國有博物館發展的意見》,要求從加快現代博物館制度建設、提高博物館辦館質量和完善扶持政策等三個方面著手,加強非國有博物館建設。2018年10月,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文物保護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見》,明確指出要激發博物館創新活力,落實非國有博物館支持政策。從2019年開始,一批擁有現代管理制度的博物館,特別是非國有博物館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博物館事業迎來了欣欣向榮的春天。該事項屬于其他行政權力事項,不在國家基本目錄中。該主項共有3個子項,分別為“博物館設立備案”“博物館變更備案”和“博物館終止備案”。其中,被咨詢和辦件最多的是“博物館設立備案”受理條件,本章只對該子項進行解釋說明。博物館一般為非營利性組織,其設立需要滿足一些條件,如需有固定的館址以及符合國家規定的展室、藏品保管場所;須有相應數量的藏品以及必要的研究資料,并能夠形成陳列展覽體系;須有與其規模和功能相適應的專業技術人員;須有必要的辦館資金和穩定的運行經費來源;須有確保觀眾人身安全的設施、制度及應急預案。國有博物館設立備案需要準備材料9項,非國有博物館設立需要準備材料12項。以“非國有博物館設立”所需材料為例,與上述條件對應的材料分別是:“非國有博物館館舍所有權或者使用權證明,展室和藏品保管場所的環境條件符合藏品展示、保護、管理需要的論證材料”,“非國有博物館藏品目錄、藏品概述及藏品合法來源說明”,“非國有博物館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的基本情況”“非國有博物館舉辦者的出資證明或者驗資報告”“安防、消防證明”。博物館設立備案為博物館設立的初始程序,該事項受理后,省文物局組織專家赴擬建館場所現場考察審核,對發現問題提出整改要求,并形成審核結論,審核辦結后,省文物局出具《博物館設立備案確認書》,申請人需攜帶確認書,到工商等其他部門辦理后續手續。(見封底圖2)
五結語
對以上四個主項的解釋分析雖不能全面涵蓋所有高頻事項,但已可以體現河北省文物局行政審批工作既嚴謹有序,又簡潔靈活的特點。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入,未來一定會有更多便民高效的措施出臺,對審批人員的素質也會提出更高的要求,只有端正態度,不斷學習,才能切實做好政務服務工作[6]。
[參考文獻]
[1]王偉青,譚誠,姜玉婕.多措并舉河北省繼續加快優化營商環境的步伐[J].商場現代化,2019,(19):7-8.
[2]河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推進全省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與國家平臺對接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R].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報,2010-11-20.
[3]高偉.新模式下的行政審批工作—記河北省文物局進駐政務服務大廳一年來的工作[J].文物鑒定與鑒賞,2020,(16):90-91.
[4]范承泰.淺析建設項目的文物影響評估工作—以山東省為例[J].住區,2020,(1):165-168.
[5]張雄飛.文物保護工程市場準入體系建設初探[J].常州文博論叢,2019,(1):125-129.
[6]王偉青,姜玉婕,譚誠.優化河北營商環境的思路與對策研究[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20,17(2):33-35.
作者:高偉 單位:河北省文物保護中心
- 上一篇:文物保護工作的利用與實踐
- 下一篇:現代博物館文物保護管理趨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