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園文化發展論文

時間:2022-04-09 09:41:14

導語:高校校園文化發展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校園文化發展論文

一、校園文化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分析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我國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在各級黨委、政府、其他社會組織、高校師生員工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一定的實效,其育人功能不斷彰顯,但仍存在一定的問題。一是過度在物質文化建設上投入而忽視精神文化建設。高校在制定發展規劃時往往忽視精神文化建設的問題,規劃往往也僅停留在物質文化這個層面。校園文化建設應該同時涵蓋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這兩個層面,校園文化建設是這兩個方面的有機統合,雖然物質文化是校園文化發展不可或缺的物質基礎和必要條件,但精神文化是校園文化的深層次的內核,是物質文化建設的終極目標,在校園文化建設中處于核心地位。因此,校園文化建設中,只重視物質文化的建設,會影響到校園文化的協調發展,也會影響到其他學校文化的正常發展。二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缺失?!跋忍煜轮畱n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位卑未敢忘憂國”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精髓,是一種寶貴的精神資源,應成為當代大學生構建人生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部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校園文化建設中必然會對的校園文化建設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因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髓與社會先進文化發展的方向是一致的。三是校園文化受駐地區域文化的影響。高校所在地的區域文化構成了該地區內校園文化建設和發展的文化背景,高校駐地區域文化對校園文化有著較大的影響。所謂區域文化是指在一定地理區域內,受到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歷史文化、風俗習慣等因素影響,該區域內居住群體共同表現出的心理傾向、行為方式和價值取向等。這些區域文化也必然反映在其駐地高校的校園文化中,影響和制約著校園文化的發展。區域文化內容往往較為豐富,其中不僅有優秀的傳統文化,也有一些庸俗的、消極的、頹廢的文化。因此,區域文化中優秀的文化能對校園文化的健康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而區域文化中的庸俗、消極、頹廢等不良因素會導致校園文化低俗化,進而影響其正常建設。四是校園文化受互聯網的影響。隨著信息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網絡化趨勢深刻影響當代大學生的價值觀念、思維方式和行為模式。不可否認,互聯網的快速發展推動了我國現代化發展的進程,提高了人們的工作效率,但西方意識形態通過互聯網的傳播也給我國社會主義意識形態領域造成了威脅。當然,這也對校園文化建設和發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是校園文化面臨新的問題。

二、校園文化發展的策略分析

(一)積極培育學校精神

學校精神指的是學校在長期的辦學過程中,為謀求各方面的發展并與學校辦學特色、學科設置、歷史傳統相結合而形成的一種意識。每所高校都有獨具特色的學校精神,并通常通過校歌、校訓等形式加以形象的表達。積極培育學校精神會在教師和學生中產生強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學校精神的培育應該圍繞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學校標志的設計要彰顯辦學特色與精神傳統。學校標志是學校精神的集中表達,是學校精神文化的靈魂。因此,學校標志的設計要充分表現學校精神文化的內涵;二是學校精神培育的過程要注重實效。學校精神培育的過程是一項長期性的工程,若只停留在墻上標語、領導的講話和學校的總結上,是無法烙印在每位師生員工內心深處的,更無法具體體現在其行動上。所以,學校精神作為一種意識,其培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須經歷一個長期而耐心的培育過程。在這期間,應重點從新生的入學延伸教育、校史校情講解、先進典型事跡宣傳、校園文化氛圍營造等方面開展學校精神培育的活動,激勵師生自覺把學校精神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校園文化建設相結合

指出:“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學習和掌握其中的各種思想精華,對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很有益處。學史可以看成敗、鑒得失、知興替;學詩可以情飛揚、志高昂、人靈秀;學倫理可以知廉恥、懂榮辱、辨是非?!碧幱谌婧蛷碗s的社會變革今天,對大學生進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高校要提高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視,將國學教育課納入本科生、研究生培養方案。一是增設國學方面的必修課,使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得以充分發揮;二是結合學科專業的特點,開設必要的國學選修課,作為必修課的有益補充;三是定期邀請校內外專家舉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座、輔導報告,使師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全面、系統、深入的學習。

(三)校園文化與區域文化協調發展

前面已經提及,區域文化往往良莠不齊,其對校園文化的影響有雙面性。因此,校園文化在吸收區域文化精華的同時要排斥庸俗、消極、頹廢的部分?!皡^域文化與大學文化是社會文化體系中共存的兩種亞文化”。校園文化和區域文化需要協調發展,這也是國際上高等教育發展的趨勢和潮流。目前,隨著我國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戰略的深入推進,校園文化和區域文化之間的相互依存度也不斷增強。一方面,校園文化作為與區域文化并存的亞文化,必須加強自身建設,才能區域文化的發展之中。高校應積極參與到區域文化的建設中,使學生對駐地區域的文化進行發掘和傳承,促使形成獨特的校園文化精神內核,塑造學生形成兼收并蓄、博采眾長、集思廣益的開放精神,提高他們對區域文化的歸屬感和認同感;另一方面,區域文化的發展也越來越離不開高校的人才優勢和科研強勢。區域文化的發展需要高校提供高層次的人才、科技成果等文化軟實力的支持,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推動區域文化發展、提升區域文化品質。

(四)建設積極向上的網絡文化

互聯網時代,網絡文化是校園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和諧校園文化建設離不開積極向上的網絡文化。2012年,共青團中央提出:“要以實施“紅網工程”為重點,不斷深化和創新思想引領工作作為重要目標,通過開展具有思想性和政治行的網絡教育活動,進一步提高思想引領的能力和水平?!备咝浞掷镁W站、微信公眾賬號、微博體系、QQ群、飛信群等新媒體平臺,以大學生容易接受的溝通方式,分享勵志故事、時政新聞、行業就業前景等信息,引導和服務廣大學生,做好網絡輿論引導,完善和加強網上團支部、網上社團組織的建設,開展優秀學生事跡網上展播、優秀學生組織和優秀個人評選等活動。通過調整工作理念、豐富工作內容、創新工作機制使網絡成為弘揚主旋律的陣地。

三、結語

校園文化建設是一項長期而系統的工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全體師生員工堅持不懈的努力和傳承。一所高校的歷史淵源、精神傳統、人文氛圍、校風校訓是最具生命力、感召力和向心力的,體現著高校的價值追求和目標導向。校園文化建設作為高校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健康成才和全面成才的重要平臺。作為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校園文化歷來對高校優良教風、學風的形成與發展起著潛移默化、推波助瀾的積極作用,也成為促進高??茖W發展、率先發展與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新的時期,我國高校校園文化建設會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高校應進行校園文化的戰略性構建,不斷探索校園文化建設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建設獨具特色的校園文化,除了繼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體現時代精神的區域優秀文化外,還必須積極進行創新,讓校園文化充滿生機和活力,使校園文化真正成為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排頭兵和中堅力量,為把大學生培養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貢獻智慧和力量。

作者:李曉輝單位:青島理工大學通信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