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文化對醫藥文化發展的影響

時間:2022-06-03 10:35:05

導語:網絡文化對醫藥文化發展的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網絡文化對醫藥文化發展的影響

摘要:本文在全面客觀分析網絡文化積極作用和消極影響基礎上,提出一些使藏醫藥文化既能保持民族文化的獨特魅力,又能適應網絡文化發展規律的基本對策。

關鍵詞:網絡文化;藏醫藥文化;積極作用;消極影響;對策

互聯時代,網絡文化正深刻影響著人們的生產生活。說:“互聯網已經融入社會生活方方面面,深刻改變了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1]藏醫藥文化是藏族傳統文化的瑰寶,也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一顆璀璨明珠。面對網絡文化不可阻擋的發展趨勢,如何使之既能保持民族文化的獨特魅力,又能適應網絡文化的發展規律?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一、網絡文化對藏醫藥文化的積極作用

2012年12月7日,在參觀考察騰訊公司時指出:“現在人類已經進入互聯網時代這樣一個歷史階段,這是一個世界潮流,而且這個互聯網時代對人類的生活、生產、生產力的發展都具有很大的進步推動作用?!盵2]

1.網絡文化改變了藏醫藥文化的保護方式

藏醫藥文化傳統的傳承方式是以紙質文化典籍為載體、通過教育進行傳承的,其缺點是紙質文化典籍容易損壞,保護較困難。不管師徒傳承,還是學校教育,都容易出現信息丟失、技術失傳問題。利用數字技術,將各種文化典籍和藏醫藥大師的教育實踐進行保存,改變了傳統的傳承方式,有利于藏醫藥文化的保護。比如,西藏藏醫學院整理出版的《中國藏醫藥影印古籍珍本》及其光盤,奠定了打造藏醫藥文化數字化研究中心的基礎,并有效保護和積極促進了藏醫藥文化發展。

2.網絡文化豐富了藏醫藥文化的傳播渠道

網絡文化以信息海量、內容豐富、檢索便捷、傳播超時空等優點成為人們了解和學習知識的重要選擇;它共建共享的優勢既賦予了人們參與其中的樂趣,增添了學習積極性,現代遠程教育更是為人們學習藏醫藥文化提供了機會。藏醫藥文化發展絕對不能遠離網絡文化的快捷傳播渠道,要積極搭上這條信息高速公路,走上發展的快車道,才有可能傳承下去、發揚光大。否則,故步自封只能導致日漸萎縮,直至湮滅。比如,各種藏藥通過網絡營銷正日益被人們所了解、認識和接受。

3.網絡文化拓展了藏醫藥文化的發展視野

藏醫藥文化作為中國乃至世界醫學寶庫的珍寶,是人類極其珍貴的偉大醫學遺產,是勤勞勇敢的藏族人民對世界文化的重要貢獻。藏醫藥文化未來發展要面向青藏高原,更要著眼中國,放眼世界。網絡文化的高度開放性既有利于打破藏醫藥文化發展的地域局限,又潤物無聲地打開了藏醫藥文化自我封閉的發展觀念,不斷地拓展了藏醫藥文化發展的寬廣視野。

4.網絡文化整合了藏醫藥文化的寶貴資源

青藏高原地廣人稀、山高水深,交通非常不便,各種資源稀缺且極為分散,不利于藏醫藥文化發展。相對封閉的地理自然環境,導致對先進的異質醫學文化不能迅速吸收和借鑒。網絡文化的開放性和互動性為藏醫藥分散的寶貴資源的整合提供了可能,也為學國優秀醫學文化創造了條件。例如,遠程醫療系統實現了不同地域之間的醫療會診、醫學教育和醫療保健咨詢。

5.網絡文化搭建了藏醫藥文化交流平臺

開放與交流是文化發展的必然趨勢,任何文化都因開放與交流繽紛多彩,因自封與閉塞日漸枯萎。網絡文化為藏醫藥文化開放交流注入了強勁動力,提供了相互交流平臺。網絡為藏醫藥文化思想觀念的變革、學術觀點的交流、與異質文化的碰撞,搭建了得天獨厚的橋梁。

二、網絡文化對藏醫藥文化的消極影響

1.信息數字化的準確性降低

任何信息只有通過數字化才能在網絡上傳播。藏醫藥文化博大精深,大部分物質性內容是能數字化處理的,但精神性內容卻很難數字化。比如,藏醫藥典籍可進行數字化處理,而疾病診斷則需要理論聯系實際細心體悟,無法數字化處理。另外,藏醫藥文化數字化轉化過程中有些信息會失真或丟失,就像翻譯外文一樣,很難做到完全與原文一樣。

2.技術落后,跟不上發展需求

近年來,我國網絡文化發展迅猛,但在自主創新方面還相對落后,地域和城鄉差異十分明顯。通過科技工作者不懈努力,西藏網絡文化有了長足發展,但仍有較大差距;藏文軟件的開發為藏醫藥文化網絡傳播提供了技術支撐,但在利用現有網絡技術傳播藏醫藥文化過程中,還缺乏更適合藏醫藥文化自身發展的創新技術。信息技術的相對滯后已成為制約藏醫藥文化發展的突出瓶頸。

3.垃圾信息消解人們的正確認識

網絡文化共建共享,使任何人可以自由、自主地獲取或信息,但容易使信息喪失權威性,為不確切或錯誤的信息傳播提供可乘之機。認識的偏差或惡意的傳播,魚龍混雜的網絡信息真假難辨、以訛傳訛,使人們認識混亂、陷入困惑,不斷消解著的正確認知。

4.人才資源匱乏,優勢發揮受限

當前的藏醫藥高等教育過于注重傳統文化的傳承,對現代科學文化知識培育顯得不足。不僅缺乏掌握網絡信息技術的高端人才,也缺乏具備高素質的藏醫藥文化人才,更缺乏兩者有機結合的人才。不懂網絡信息技術無法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引領技術;沒有對藏醫藥文化的深刻把握,很難探索出適合藏醫藥文化發展的網絡平臺。在沒有既懂藏醫藥文化又懂網絡信息技術的雙重人才條件下,還缺少促使這兩類人才有效合作的制度、機制和途徑。

5.受強勢醫學文化的沖擊更大

網絡使各種文化之間的交流更便利、交融更頻繁、交鋒更激烈。當今世界醫學文化領域中,西醫西藥是主流文化,占主導地位,對藏醫藥文化有著強烈的沖擊。比如,藏醫藥文化的核心在于藏醫思維的養成,即用藏醫理論診斷病癥和治療疾病的意識。但現實生活中,一些藏醫醫生用西醫觀點認識疾病,更多人也有意無意地接受了西醫的觀念。這里不是說接受西醫觀念不對,而是說養成藏醫思維任重道遠,應深入思考作為弱勢的藏醫藥文化面對強勢的醫學文化,如何保持自身的獨特性。

6.網絡安全受到了挑戰

把網絡安全和信息化比喻為一體之兩翼、驅動之雙輪。在藏醫藥文化發展過程中,加強相關的知識產權的保護,處理好網絡的安全與發展之間的關系,以安全保發展,以發展促安全。

三、利用網絡文化大力發展藏醫藥文化的基本對策

面對網絡文化驚濤駭浪般的強烈沖擊,藏醫藥文化也面臨著嚴峻的考驗和千載難逢的時機。任何文化只有順應時展的要求,并能保持自身的特色,才有堅強的生命力和內在活力。故步自封、拒之門外就意味著倒退和自取滅亡,盲目自大、隨波逐流則昭示著被同化和淘汰。因此,大力弘揚藏醫藥文化就要充分利用網絡文化的積極作用,主動避免其消極影響,才能使之傳承下去、永放光芒。

1.充分認識藏醫藥文化時代價值,掌握和尊重網絡文化發展規律

藏醫藥文化在綿延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形成了一種理論精微、內容豐富、體系完備的傳統醫學文化,有著自身獨特的優勢和強勁的生命力,具有很強的時代價值。我們對藏醫藥文化要有這種自覺和自信,才能全面整理、深入挖掘、積極發現她的時代價值。同時,不能無視或忽視網絡文化顛覆性的發展,而要認真研究網絡文化的發展規律,并尊重這一規律,創造條件利用這一規律,從而積極弘揚藏醫藥文化的時代價值,最大限度地為人類衛生健康事業的發展貢獻力量。另外,還要充分利用網絡文化,科學地吸收和借鑒一切優秀的醫學精華,特別是西醫的主要發展成就,為藏醫藥文化的現代化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2.大力培養具有現代知識的藏醫藥人才,全面拓展網絡空間

人才是第一資源。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強調:“建設網絡強國,要把人才資源匯聚起來,建設一支政治強、業務精、作風好的強大隊伍?!盵1]藏醫藥文化的發展同樣離不開高素質的人才隊伍。首先要積極培養一支能把握藏醫藥文化的精髓,科學認識和對待藏醫藥文化的人才隊伍;還要培養具備現代科學知識,特別是精通網絡信息技術知識的人才;讓這些人才共同工作,形成一個協同作戰的團隊。在“內容為王”的網絡時代,沒有優秀的作品難以吸引人的眼球,不能引起相當的關注有可能被邊緣化。因此,藏醫藥文化要全面拓展網絡空間,不能沒有優秀的內容和鮮活的形式,這一切都離不開高素質人才的支撐。

3.鼓勵相關網絡信息技術開發,開拓創新藏醫藥文化發展模式

網絡信息技術的落后嚴重制約著藏醫藥文化的發展,制定有關政策鼓勵新的網絡信息技術的開發,彌補技術落后的局限,開創藏醫藥文化發展的新局面已勢在必行。比如,傳統的藏醫天文歷算依賴人工推算不但費時費力,還容易出現失誤;而現在開發出的相關軟件只要輸入有關數據就能快速精確地算出結果。盡管這種技術目前只能算是初級的運用,但也能從中看到網絡信息技術的偉大力量。如果能積極開發出更多更新與藏醫藥文化發展的相關技術,必將改變藏醫藥文化的發展模式,使藏醫藥文化更能適應網絡時代的發展要求。

4.努力打造藏醫藥文化的數字化基地,建設數字圖書館

積極推進數字圖書館建設,扭轉網上藏醫藥文化信息匱乏的局面。對藏醫藥文化的大量珍貴文物、文獻和有價值的知識信息,要通過網絡信息化技術,有選擇地進行挖掘、整理、加工,使之成為數字化信息資源庫,努力打造藏醫藥文化的數字化基地,為開發利用藏醫藥文化的信息資源奠定堅實的基礎。在瞬息萬變的網絡時代,我們應積極主動地利用藏醫藥文化的獨特優勢,抓住信息數字化的有利時機,建立藏醫藥文化的世界研究中心,占領藏醫藥文化發展的制高點。

5.全力抓住政府政策支持的機遇,促進藏醫藥文化融入世界發展潮流

藏醫藥文化的發展需要政府有關政策的全力支持。國家對西藏及周邊藏區的優惠政策,特別是將藏藥產業作為高原特色產業給予支持和鼓勵;西藏作為面向南亞的“一帶一路”國家發展戰略的重要陣地,還有國家推進的“互聯網+”政策,都與藏醫藥文化的現代化發展有著密切的聯系。將更多的藏醫藥文化的優秀資源放在網上、推向世界,讓世界了解藏醫藥文化,擴大藏醫藥文化的影響,促進世界醫學文化的多元交流,將使藏醫藥煥發出新的更大光彩。

作者:李啟鳳 單位:西藏藏醫學院

參考文獻:

[1]總體布局統籌各方創新發展努力把我國建設成為網絡強國[N].人民日報.2014-02-28(01).

[2]的6個“互聯網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