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小學孝德文化教育探索

時間:2022-11-09 03:09:57

導語:農村小學孝德文化教育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小學孝德文化教育探索

摘要:孝德文化教育應該從小學生抓起,而且要優于教材知識學習。一個有才無德的人對國家和社會是無益的,培養德才兼備的學生是我們一線教師的重要責任和使命。因為家庭教育水平和環境限制,農村小學孝德文化教育更應該重視起來。實踐教學中,農村小學教師需根據學生的實際,引導學生養成孝敬長輩、尊重他人、禮讓他人的優良品德,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成為一個高尚的合格公民。

關鍵詞:農村;小學;孝德文化教育;學校;家庭

一個不懂得孝道的人無法在社會上立足,一個品德不端的人不能成就事業。孝德文化教育應該從小抓起,小學生正處在長心智,個性品德建立初期,做好小學孝德文化教育對于學生今后成長極為重要。而農村因為經濟條件限制,父母多忙于工作,甚至將孩子留守家里讓老人照顧,即便有精力教育孩子,教育方式和水平也存在著諸多不足,多方面因素導致農村孩子的孝德文化教育較為欠缺。因此,農村小學孝德文化教育應著力加強。下面結合工作實踐,就農村小學孝德文化教育,談一些看法和做法,與同仁共勉。

一、農村小學孝德文化教育現狀

當前,我國城鄉經濟發展失衡較為嚴重,一些經濟欠發達省份的農村富余勞動力多外出打工,未外出打工的家長,也多從事較為繁重的工作,這些不利因素,使得小學生的孝德文化教育嚴重欠缺。具體表現如下:

1.根據有限范圍內農村小學生家庭生活調查顯示,農村小學生的性格多內向,大多數還是懂得孝敬父母和其他長輩,懂得禮讓的基本道理,這說明農村小學生的孝德現狀還是良好的。但從少部分情況可以看出,一些學生對父母的辛苦并不理解,尤其是家長外出務工家庭的孩子。他們的父親或母親,甚至雙親皆不在身邊,疏于父母的關愛使得留守孩子對孝敬父母和其他長輩的觀念淡化。另外,由于當前大多數家庭是獨生子女,對孩子的過分嬌慣使得小學生認為什么都應該自己獨自享受,遇到好吃的、好玩的等,總是自己優先,自己把持,認為理所應當,不懂得禮讓父母。農村家長由于工作忙,感覺對不住孩子,更加重了這方面的不良現象。

2.孝敬父母,禮讓他人與學生的學習成績沒有必然的聯系。一些后進生在孝敬父母,禮貌待人方面做得比成績優異的學生還要好。而部分學習成績優異的學生,卻常常表現出驕橫,不懂得孝敬長輩,禮讓他人。另外,小學生的不良道德行為主要表現在生活自理能力差,不服父母的管教,頂撞父母的教導。生活中總是依賴父母的幫助,事事都要父母參與,不懂得為父母減輕負擔。而父母忙時,自己力所能及的幫忙,他們卻懶于動手幫助,自私自利的心理極強,只要自己舒服就行。農村小學生在幫助父母分擔家務,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方面要比城里小學生好些,但還是多有欠缺。

二、農村小學孝德文化教育實施策略

加強農村小學生的孝德文化教育,首先,學校必須高度重視。學校不能只一味地追求成績,而將德育教育放一邊,或流于形式。另外,當前學校的孝德文化教育還停留在傳統的“說教”層面,現代形式的孝德文化教育應取代灌輸式、說教式的傳統孝德文化教育。將孝德文化教育與網絡、多媒體有機結合起來,讓“孔融讓梨”的故事成為聲情并茂的動畫,讓教師的“講”變為學生的“演”。其次,家庭教育是小學生孝德文化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農村孩子生活環境較為閉塞,信息不暢導致他們知之甚少,家長應該著力加強孩子的孝德文化教育,擔負起第一任老師的重任,以身作則,引導孩子更加有“教養”。

1.農村小學開展孝德文化教育的途徑。農村小學開展孝德文化教育的資源較之城市更為豐富,農村人口少,社會環境較安全,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開展多種形式的社會實踐活動,形式主要以提升學生道德品質,鍛煉社會實踐能力為主。例如,周末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們到敬老院打掃衛生,到附近的農田里幫助身有殘疾的家庭做力所能及的勞動,到留守老人家里做家務等等,開展每項活動,教師都必須參與其中,與孩子一起勞動,用教師的表率魅力感染每一名學生。我們身邊有著豐富的孝德文化教育資源,只要教師深入挖掘,農村小學孝德文化教育就能豐富多彩。

2.農村小學推進孝德文化教育的方法。(1)加強日常的孝德文化滲透。教師根據農村的實際情況,可以通過專門的孝德文化教育課向學生系統地講述孝敬父母、禮貌待人的相關內容,激發學生孝敬父母的情感,幫助他人的情懷,引導學生自覺地在日常生活中規范自己的行為,還可以定期開設專門講座,解決學生在孝敬父母、善待他人行為中的普遍問題,使學校的孝德文化教育有序化。同時,還要在日常的學科教育中滲透孝德文化教育,使二者相互結合,相互促進。(2)將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相結合。單純的學校教育顯然力量不足,將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有機結合,借助二者互補的作用,可以極大地促進學校教育質量全面提升。為更好促進家校牽手,學校定期召開家長座談會、舉辦家長學校、家庭教育講座、家庭研討會,吸收家長參加學校管理,打開通向社會的渠道,使家長更好地履行自己的義務,促進家庭教育的最優化。通過家校合作教育,使家長們能通過孝德文化教育活動看到孩子們性格、品行的差異,為家庭教育提供參考,從而使孝德文化教育更具有針對性??傊W生正處于人生最佳的性格成長期,學校須高度重視學生的德育教育,而一線教師則須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引,根據農村學生的實際,以學生為主體,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自身做到為人師表的表率,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立志成為一個道德高尚的人。

作者:卓桂林 單位:福建省尤溪縣八字橋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