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旅游下文化旅游資源的傳播困境
時間:2022-08-27 03:24:16
導語:智慧旅游下文化旅游資源的傳播困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近年來,我國經濟不斷發展,旅游業迎來了春天,而“智慧旅游”背景下,促使國內旅游業進一步創新發展,目前智慧旅游已經成為旅游業研究的重要方向。在互聯網以及移動互聯網發展下,智慧旅游的興起和發展符合時展趨勢,也是推動旅游業進一步發展的重要舉措。但實際上,智慧旅游背景下的文化旅游資源的傳播存在一定困境,阻礙了智慧旅游發展。為此,文章首先闡述智慧旅游,而后分析智慧旅游背景下文化旅游資源傳播的困境,最后,提出了基于智慧旅游背景下文化旅游資源傳播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智慧旅游;文化旅游資源;傳播困境;解決措施
現代社會不斷的發展為智慧旅游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尤其是在效率提升、精準營銷、科學管理等方面,給旅游業發展注入了新鮮血液。我國近年來著重強調文化建設,并將文化與旅游進行高度融合,但是作為文旅融合的重要標志,文化旅游資源在旅游經濟發展中的作用仍有待提高,在此背景下,文章對智慧旅游背景下文化旅游資源的傳播困境進行重點分析,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為旅游行業相關人員提供幫助。
1智慧旅游背景下文化旅游資源
“智慧旅游”,實質就是一種在物聯網、通信網絡、云計算等技術基礎上,運用到實際的旅游體驗、產業發展等方面的應用,在先進技術的運用下,促使旅游中的物理以及信息兩方面的資源進行高度融合,進一步推動全新旅游形態的發展。在智慧旅游背景下,借助信息科技技術,將游客互動體驗作為中心,實現一體化行業管理,進一步促進旅游產業不斷創新。在智慧旅游下,采用便攜式的終端上網設備,通過主動感知功能,全面搜集旅游相關信息,在此基礎上及時安排和調整旅游計劃??偟膩碚f,就是構建游客與網絡實時互動的空間[1]。通過智慧旅游下的信息化技術,整合旅游資源,并提取出其中的文化,而后根據廣大游客實際旅游需求,為其量身定做,實現在旅游中將我國文化進行傳播,最終形成具有特色的旅游市場,進一步推進旅游產品,從而為旅游產業全新的發展形態提供更好的方向。以澳門為例,據2012年旅游數據統計,其接待游客高達1000多萬人次,通過信息平臺可以直觀地看到各省具體人數及排名。但相比之下,我國大多數旅游城市對這些并沒有全面的數據統計,以至于文化旅游無法資源得到很好的利用,也難以開發、創新出迎合旅游市場的旅游產品,對樹立旅游文化品牌產生直接影響。
2基于智慧旅游背景下文化旅游資源的傳播困境分析
2.1文化旅游資源分類。文化旅游資源的本質就是文化,所以,文化本身的影響力會直接影響到該資源的吸引力。為此,將目前的文化旅游資源進行分類,可以分為三類,一類是在國際上都具有影響力的文化旅游資源,比如敦煌莫高窟、北京故宮、埃及金字塔等,這些文化旅游資源本身就占有很大優勢。第二類,在地區具有一定影響力的文化旅游資源,這在我國眾多城市中,范圍非常廣泛,并且其中很多文化資源都是與自然旅游資源形成一體,突顯出了明顯的旅游品牌,如西雙版納潑水節、湖南張家界等。第三類還沒有形成的區域,正在挖掘地區文化旅游資源。雖然這個層面資源非常多,但若想促使地區文化旅游資源得到廣泛傳播,需要面對很多挑戰[2]。2.2文化旅游資源傳播面臨的困境。從前兩類文化旅游資源看,其本身就具有較為豐富的文化,而且影響力也很大,與天然旅游資源形成了一種較為突出的品牌屬性。2.2.1資源缺乏足夠的獨特性。從我國大部分地區看,其文化旅游資源并不足夠獨特,例如,重慶榮昌的安陶,其是四大名陶之一,制陶歷史悠久,但在實際傳播中,與宜興紫砂、建水紫陶相比,其影響力明顯不足。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重慶榮昌地區樹立陶文化品牌發展較晚,并且在傳播過程中,沒有將其陶文化的價值與其他三大名陶進行有效區分,所以導致很多游客忽略了該地區的陶文化,這一文化旅游資源也正是因為獨特性不足,使得資源沒有發揮應有的文化傳播價值[3]。2.2.2資源傳播缺乏科學指引。以張家界地區旅游為例,大多數旅游景區外圍都會有各種旅游商品,但縱觀這些旅游消費品,不難發現,距離旅游景區近的地方,商販所售賣的旅游工藝品、旅游消費品越粗糙,并且其中很多內容都大同小異,呈現工業化、商品化現象。對張家界的自然景觀產生了不利的影響。因此,景區外作為游客進入景區的第一步,其整體形象會直接影響到游客對景區的印象,影響到文化旅游資源的傳播。出現這一情況主要是因為資源傳播過程缺乏科學的指引,導致文化資源受到影響,嚴重影響到建立新的文化體系[4]。2.2.3資源受眾范圍狹窄。文化是文化旅游資源的核心,但是只有少部分資源可以通過藝術、音樂等形式展現出來,而其余大部分資源較為地域性,并且也存在很大局限性。主要是因為多數地區在語言、表現形式、文化等方面存在很大不同,所以導致資源的受眾群體范圍較為狹窄,所以無法吸引更多的游客。比如地方戲劇、少數民族的服飾紋樣等。2.2.4智慧旅游體系忽視了文化旅游資源。從目前情況看,智慧旅游的重點主要是在旅游電子政務、商務等方面,而對于旅游產業鏈中的各個要素并沒有實現有效的重新分配、加工、傳播以及銷售,尤其是在文化旅游資源上,并沒有形成系統化、科學化發展規劃。當然也有少部分優秀的旅游企業加大了對文化旅游資源的重視度,已經開始逐步對文化資源進行整體化改造,但多數旅游企業對于文化資源的開發和傳播,還依然停留在僅僅通過圖片、文章等形式階段,缺乏長期有規劃的文化旅游資源戰略品牌計劃[5]。
3基于智慧旅游背景下文化旅游資源的傳播途徑
3.1加強文化傳播管理。目前,我國很多旅游管理部門加大了對文化旅游資源的傳播,力求通過互聯網大量推廣本地文化,但事實上并沒有起到很好的效果。這主要還是體現在管理層面上,例如,傳播文化資源缺乏持續性的投入,沒有專業人員指導,這些都會導致文化資源向旅游資源的過渡受到嚴重影響。為此,有關旅游管理部門應當從管理層面提高文化旅游資源傳播水平。在現代信息技術以及互聯網的普及下,可以充分利用短視頻、專題節等形式,樹立品牌效應[6]。3.2融合新科技。建立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基礎上的智慧旅游系統,同樣會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而更新,因此,為了更好地解決地方文化資源傳播困境,需要加大力度關注新科技,為智慧旅游發展不斷更新換代提供基礎準備。例如在文化旅游資源方面,一些圖像類資源,如刺繡、壁畫、紋樣等,可以將人工智能利用起來,通過對圖像識別,實現對文化資源的傳播。此外,還可以借助虛擬現實(VR)技術、5G、3D打印等新技術,與文化旅游資源進行充分結合,創新發展方式并形成產業化發展,全面提高文化旅游資源傳播效果[7]。3.3創新文化旅游資源傳播形式。在文化產業體系中,文化中的創意是核心部分,比如舞蹈、戲劇、文學、手工藝等傳統文化形式,可以與現代多媒體、表演、視頻等方面的藝術形式相互結合,在原有藝術基礎上,創新成現代文化形式。此外,最為直接的傳播中,影視、書籍、廣播、報刊、社交媒體等,具有非常強大的傳播性,并且可以直接獲取收益,可以更好地輸出文化價值。此外,還有設計、游戲、廣告等,可以宣傳旅游文化,刺激更多潛在旅游者發現符合自身的文化資源需求。
4結語
總而言之,智慧旅游以及文化旅游資源,這二者從總體上看,都屬于新的發展形態,雖然在實際發展中存在很多問題,但不難發現,借助智慧旅游的平臺,可以提高將地域性的文化資源大量傳播的水平和效果,有助于形成地域性旅游品牌效應,呈現更豐富的文化旅游資源。
參考文獻
[1]孟玲娜,王慧.文化遺產景區優質旅游產品有效供給探析——以遼寧省興城古城為例[J].北方經貿,2020,56(4):149-151.
[2]關米娜,詹紹文.陜西沿黃城鎮帶文化旅游資源開發研究[J].大眾文藝,2020,56(8):246-247.
[3]王文順.大學生文化旅游研究——以徐州高校為例[J].大眾文藝,2018,67(8):247-248,249.
[4]徐寧,張麗云,栗志強,等.河北大運河文化旅游資源保護與開發對策研究[J].中國集體經濟,2019,67(9):116-117.
[5]駱啟順.縣域紅色文化旅游資源開發與利用——以瀏陽市紅色文化旅游資源開發利用為例[J].中國市場,2020,67(4):131-137.
[6]安耀祖,詹紹文,王磊.天水文化旅游資源整合開發研究[J].大眾文藝,2020,56(2):257-258.
[7]陳奕彤,鮑彩蓮.鴨綠江朝鮮族傳統文化旅游資源開發對策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20,41(5):132-133.
作者:向柳如 朱林鋒 單位:1.張家界航空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2.湖南桑植四中
- 上一篇:城市文化特色下旅游紀念品研究
- 下一篇:空間視角下文化旅游發展路徑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