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文化對人格發展的影響

時間:2022-04-17 10:54:24

導語:校園文化對人格發展的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校園文化對人格發展的影響

一、大學校園文化對大學生人格發展的意義

大學校園文化是大學本身形成和發展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總和。大學校園文化中所蘊含的人文精神,對培養大學生的人文素質極其重要。通過大學校園文化的滲透,可以讓大學生豐富人文知識、理解人文思想、掌握人文方法,從而完善自己的人格內涵。打造高質量的大學校園文化,提高大學生的人文素養,對大學生的人格的影響非常重要和必要。

二、大學校園文化建設中對大學生人格發展的不利因素

(一)浮躁之風直接干擾大學生良好認知的形成

認知是一個人良好人格形成的基礎和前提。沒有良好的認知系統的構建,不可能形成健康的人格。大學生們對專業知識學習懶懶散散,對各種花邊新聞、虛假新聞卻津津樂道。上課玩兒手機、下課進網吧,考試抱佛腳。在這樣虛浮的校園文化中,學生的認知構建慢慢走向偏差乃至形成誤區。以后會錯誤地以為,世間之事都可以走捷,撿便宜,無需辛苦付出。直接后果就是看到別人的成功除了羨慕就是詛咒,認為別人都是輕而易舉、隨隨便便成功的。忘記了一條永恒不變的真理:風雨過后乃見彩虹。

(二)不誠信之風影響大學生正確價值體系的構建

誠信做人、踏實做事本是大學生最基本的原則。雖然從主管部門到大學本身,三番五次、嚴厲責罰,但大學生的考試舞弊現象依然讓人唏噓不已。每到期末考試來臨,如何防止學生作弊,是校方和監考老師最感頭疼的事情。防不勝防、花樣百出。更有甚者,個別學生被警告后居然視而不見、充耳不聞,完全一副無所謂的態度,誓將作弊進行到底。被監考老師抓到作弊以后,個別學生又哭又鬧,甚至公然威脅監考老師的人身安全,讓人難以理解和置信。誠信是立人之本,一個人沒有了信譽就等于沒有了靈魂。不誠信行為的不斷強化直接導致大學生人格系統中價值觀的扭曲,這對大學生走向社會后的發展無疑極其有害。誠信光榮、舞弊可恥,只有樹立這樣的價值觀,才是受人信任的人、受人尊重的人。

(三)不負責任的戀愛之風破壞大學生正確的婚戀觀

個體的人格中有著親情、愛情和友情,愛情支柱坍塌了,婚戀觀扭曲了,人格就不完整了。因此,加強大學生正確的婚戀觀和性健康教育,在大學校園文化中倡導積極健康的戀愛觀念和行為,是刻不容緩的。

(四)非理性消費之風蛀蝕著大學生的感恩之心

當前,我國城鄉居民的消費水平普遍提高,消費結構、消費方式比以前發生了很大變化。個別大學生醉心于物質享受,產生了“享樂主義”、“消費主義”,以追求感官快樂為價值目標,造成了自己的精神墮落。大學生非理性的消費觀念導致非理性的消費行為,長此以往,會慢慢蛀蝕自己的感恩之心,包括感恩勞動者和自己的父母親人,嚴重者甚至會產生心理問題,比如個別本身家庭就比較貧寒的學生,容易在比較消費中產生自卑乃至走向犯罪,直至人格扭曲。作為大學校園文化的建設者,都要為此引起重視。

三、塑造大學生健康人格的校園文化路徑

(一)通過校園文化增強大學生的愛國意識

高校在校園文化建設中,應該將優秀的愛國主義文化融入到大學生學習生活的每個場景和細節之中。讓大學生時時處處都感受到愛國主義文化的熏陶。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形式,使得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意識逐漸增強,在此基礎上讓大學生慢慢形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正確的人生觀。

(二)通過校園文化提升大學生學會自我監控能力

自我監控能力就是主體對自身正在進行的活動過程不斷進行自覺的計劃、監察、檢查、評價、反饋、控制和調節的能力。大學生自我監控能力的培養不僅對大學生的人格養成很重要,對大學生一生的發展也同樣十分重要。

(三)通過校園文化建設培養大學生良好的情緒管理能力

情緒是心理健康的重要內容,它在很大程度上心理健康狀況。要想擁有良好的情緒狀態,必須具備良好的情緒管理能力,有了這個能力才談得上人格健康和心理健康。情緒有明確的目的性,表達方式恰當;情緒反應適時、適度;積極情緒多于消極情緒,這三個指標是良好情緒的主要標志。在校園文化氛圍中,應當給大學生提供有關情緒調節的方式方法和技巧。加強對大學生的人文關懷,實施情感教育,培養大學生的自信與自尊,只有在這樣的校園文化氛圍中,大學生的情緒管理能力才會慢慢培養起來。

(四)通過校園文化活動錘煉大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

現在的大學生獨生子女居多,從小形成了以自我為中心,依賴性強,不太關心他人,不太能容人等不良人格傾向。有少數大學甚至孤僻不合群,在處理人際關系面臨許多問題。既缺乏應有的交往意識和能力,又缺乏形成良好人際關系所必須的人格品質,常常感受到人際交往上的巨大壓力,個別大學生甚至陷入了人際危機之中。為此,大學校園文化建設中,應該有意識地對大學生在人際交往能力和技能方面給予一定的指導和幫助,使他們實現當前的人際適應,并對將來順利走向社會、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奠定良好的基礎和條件。當然,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校園文化的設計中,也要體現老師對學生的尊重、關愛、鼓勵、客觀評價等。改善師生關系,教師要了解學生,同時也應該讓學生熟悉和了解自己,教師要努力學會傾聽以及和學生之間的非言語交流。

大學生人格的發展與完善是一個長期和艱苦的過程,大學校園文化的作用不可忽視,因此,大學管理者和每一位高校教職員工,都應該在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視,在行動上積極想辦法、出主意,根據各自的實際情況,創新思維,培育良好的適合塑造大學生健康人格的校園文化。

本文作者:桂世權李紅聶忠莉工作單位:成都大學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