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教育校園文化論文

時間:2022-09-11 04:07:11

導語:開放教育校園文化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開放教育校園文化論文

一、指導思想

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發展方向,遵循電大開放教育辦學特點和校園文化發展規律,努力建設具有學校特色的校園文化,營造良好的文化育人氛圍,傳播形象,增強吸引力和凝聚力,幫助學員建立終身學習理念,培養學生獲取網絡資源自主學習的能力,實踐操作、團結協作和創新等能力,進而提升學校的辦學實力和綜合競爭力,為更好地始終走在全國示范性電大前列服務。

二、總體目標

一是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為導向,弘揚主旋律,突出高品位,建設優良的校風、教風和學風。二是以優化校園文化環境重點,以文化聚人心,以文化促教學科研,進而提升學校的辦學實力和社會地位,促進學校事業發展。三是以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為根本,形成自主學習理念,學會利用網絡資源自主學習,豐富知識順利通過考評,取得名實相符的文憑,提高實際工作的水平,獲得單位和社會的好評。

三、臺州電大開放教育校園文化建設實踐與研究

臺州電大開放教育校園文化建設與研究,可概括為:以三個保障為基礎,以三種載體為依托,以提升四方面文化內涵為重點,打造一個“遠程文化”品牌。

(一)以三大保障為基礎,扎實推進校園文化建設和研究

臺州電大在組織、經費、制度等方面建立了一系列校園文化建設的保障機制,使開放教育校園文化建設與研究得以持續進展,充分體現了臺州電大領導對校園文化建設重視程度。

1.組織保障

臺州電大成立了開放教育校園文化建設領導小組,由12人組成,黨委書記、校長親自掛帥任領導小組組長。領導小組人員結構合理,工作職責清晰,工作協調有序,為開放教育校園文化建設和研究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障和人力資源保障。領導小組每學期定期召開校園文化建設研討會。

2.經費保障

臺州電大劃撥專項經費保障開放教育校園文化建設。在省電大下撥的2萬元校園文化建設專項經費基礎上,學校配套專項經費2萬元,用于開放教育校園文化建設和實踐活動。

3.制度保障

推進校園文化活動制度:校園文化活動納入項目管理、專人負責,為開放教育校園文化活動管理奠定基礎;校園文化活動撥專項經費。保障校園文化研究制度:校園文化建設研究課題化(專題立項);校園文化建設研討常態化(每學期組織研討,鼓勵教師撰寫相關的校園文化研究論文);校園文化活動座談制度化(每學期生2-3次,師1-2次)。體現校園文化特色制度:培養開放教育優秀學員入黨相關制度;定期邀請開放教育畢業生回訪母校制度(畢業后二年);開放教育學生(在校生、畢業生)滿意度調查與分析制度(每學期)。

(二)以三大載體為依托,著力打造開放教育校園文化品牌

臺州電大在探索適合于遠程開放教育的校園文化建設中,充分發揮IPTV寬帶電視、網絡平臺、實體校園文化活動映射平臺三大載體的作用,構建富有特色的開放教育校園文化,努力豐富網上學習資源,在校園內外和網上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和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著力打造開放教育“遠程文化”品牌。

1.以寬帶電視為載體的“遠程文化”品牌建設

臺州電大和臺州電信合作,利用臺州電信寬帶電視網絡(IPTV寬帶電視)打造了臺州電大教育專用頻道,界面共設五個欄目:開放教育、社區教育、繼續教育、校園文化和寬帶電視。校園文化欄目由教師風采、學生風采、教學實踐基地風采、文化大講堂點播課程等內容構成。學生可隨時點播學習開放教育各專業相關課程??呻S時點播校園文化欄目,聽名師、名家講座,領略優秀學子和教師的風范,使開放教育教學與開放教育文化建設相得益彰。

2.以網絡平臺為載體的“遠程文化”品牌建設

學校把網絡作為超越時空的校園文化建設的載體,著力打造開放教育“遠程文化”品牌。利用網絡技術實現教學資源、教學管理信息的快速傳遞,開展網上學習,網上輔導,網上交流,網上校園文化系列活動,包括:網上讀書月活動、學員事跡展評活動等,使一系列的校園文化活動突破了時空的局限,解決了開放教育學生集中校園里開展文化活動難的問題?,F已逐漸形成了融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服務性于一體的網絡校園文化,在網上構建了開放教育師生的精神家園。

3.以實體校園文化活動網上映射平臺為載體的“遠程文化”品牌建設

開展各類實體校園文化活動。例如:每學期組織各種文體活動或比賽至少二次;召開學生座談會或班干部座談會2~3次;組織各類講座或觀摩課2~3次;在優秀學員中培養中共黨員,并將典型示例在學校網絡平臺上宣傳,發揮優秀典型示范、引領作用,從而帶動全體學員形成優良的學風,逐漸形成優良的校風。網上展示實體校園文化活動成果。實體校園文化活動的成果以視頻、圖片和文字形式在網絡平臺上展示,進一步宣傳,讓更多的學員了解校園文化活動的實況,如親臨其境,激發他們積極參與的熱情。網上映射平臺展示實體校園文化活動成果,即是對校園文化建設內容的豐富,也是對以網絡為載體的“遠程文化”品牌建設在文化活動展示載體形式上的創新和補充。

(三)以四大文化建設為重點,著力提升“遠程文化”品牌內涵

臺州電大在開放教育校園文化建設中,以管理文化、課程文化、網絡學習文化、服務文化四大特色文化建設為重點,著力提升“遠程文化”品牌內涵。

1.建立科學管理體系,提升“管理文化”內涵

校園文化不僅是文化現象,也體現了組織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機制。開展管理文化建設,就是要將先進的管理理念與管理制度相結合,在制度保障下長期傳承下去,以制度推進校園文化建設。通過管理文化建設,統一師生員工的意志,形成共同遵守的基本信念和管理行為規范,自覺孕育電大創新進取精神,充分發揮管理文化在育人和高雅行為養成中的功能。推行標準化管理。引入ISO9001國際質量管理體系,規范管理制度,規范教師從教行為、管理行為,規范學生學習行為和紀律等,向管理要質量,要品牌。推進規范化管理。建立管理制度體系,使得每一項管理工作都有章可循,管理過程的每一環節都有明確具體的要求?!堕_放教育制度匯編》共收編各項制度文本31篇,其中《開放教育教師手冊》等教學管理工作規范18篇、《開放教育班主任工作規范》等學生管理工作規范8篇、《開放學院科室工作目標考核辦法》等考核工作規范3篇、其他規范2篇。

2.創新課程教學形式,提升“課程文化”內涵

臺州電大改革通識課教學模式,創建網絡課程資源,組織開展社會實踐考察活動,在探索具有開放教育特色的課程教學模式實踐中構建課程文化。通識課教學采用“專題講座+社會實踐考察+學習輔導”等多種教學形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綜合素養,實現通識課教育目標。專題講座:根據《臺州電大開放教育通識課程開設及其管理辦法》,常態化開出《地域文化》《領導科學與藝術》《經濟學與生活》《社交禮儀》《個人理財》《食品安全與營養》、《家庭教育》、《實用法律基礎》、《演講與口才》、《職業生涯》等十大專題講座,擴大了學員知識面,提高了人文素養,也有效地促進了課程文化建設。每次講座都全程攝像記錄,上傳到網上平臺,形成系列講座網絡課程資源,供未到現場聽講座的其他所有學員后續點播學習。實踐考察:精心設計主題進行《地域文化》考察活動。實踐考察時特邀當地有名望的專家、學者一路講解介紹。通過實地考察,體悟地域山水人文,在潛移默化中增長知識、陶冶情操,提升學員文化品位。實踐考察活動的成果以現場拍攝的視頻加語音解說、照片加文字說明等形式,上傳到網上平臺展示、宣傳,供未參加現場考察的所有其他學員后續觀看學習。

3.打造網絡學習交流新平臺,提升“網絡學習文化”內涵

開放教育是基于網絡的遠程教育,學員的學習是以網絡為載體的遠程網上自主學習為主,教師的導學,師生之間的溝通,各項通知、規定的都以網絡為載體。這種以網絡平臺為載體的學習文化,是傳統學習文化和現代網絡文化融合所形成的“網絡課程文化”和“網絡學習文化”。創建網絡學習文化環境:建設有自身特色的畫面優美、欄目清晰、資源豐富、操作簡便、功能強大的網絡學習平臺,不斷拓展網上學習空間和學習渠道;以網絡為載體,開發建設體現學校文化底蘊、辦學特色、校園風貌的校園文化活動平臺,提供形式多樣的網上文化活動,營造師生共建共享的精神家園,增強學生對學校的歸屬感。通過網絡學習文化環境建設,使學校網站、網絡成為傳播先進文化的新途徑、教學支持服務的新平臺、師生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間。創新網絡學習導學形式:根據開放教育課程要求和學習特點,充分利用網絡平臺,規范化、多元化、人性化和全方位做好導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網上課程導學主要從網上課程資源實用化和教師網上答疑指導規范化、網上遠程互動討論常態化三個方面展開。創新課程學習輔導形式,對人數少的專業試點預約面授、預約遠程視頻輔導。

4.完善學習支持服務體系,提升“服務文化”內涵

教學資源和支持服務是開放教育的“兩大支柱”。開放教育的核心任務就是如何支持和幫助學生學習,從這一意義上來說,服務是開放教育之本。樹立開放教育的服務理念,建立和完善高質量的學習支持服務體系,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和育人環境,有效支持和幫助學生學習,并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從而形成開放教育的服務文化,是開放教育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良好的服務文化氛圍,體現了學校的核心競爭力和外延拓展力,也體現了學校的辦學精神。通過服務文化建設,提升學校教育質量,創造寬松、和諧、親切、彼此信任的教學環境,樹立學校良好形象品牌,實現服務育人。開展“資源”服務。加強網絡課程學習資源建設,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充足的網上學習資源和其他媒體資源,提供良好的學習支持服務。開展“滿意”服務。規范服務用語,建立服務流程,實行首問責任制;每學期召開2~3次開放學生座談會或班干部座談會,聽取學生的意見;每學年在開放教育應屆畢業學生和在讀學生中,隨機抽取200名,開展滿意度調查,對滿意度相對較低的指標分析其原因,并落實整改,將服務理念落實在行動中。

四、結束語

總之,校園文化建設的出發點是促進師生的全面發展和學校的持續發展,它是一項系統工程。怎樣更好地發揮校園文化的載體功能,優化育人環境,多渠道、全方位為學生全面發展提供支持報務,怎樣在管理文化建設中優化育人環境,在課程文化建設中豐富微課程網上學習資源,在網絡學習文化和服務文化建設中構建起適合開放教育的移動學習校園,進一步完善網上自主學習支持服務體系,真正體現開放教育的特色,實現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進行學習,想學就能支持學,就有所需的內容可學,并使之更加科學化,從而促進開放教育和學校各項事業飛速發展,創造出一個欣欣向榮,充滿生機的和諧校園,還需要我們不斷探索、不斷實踐、不斷提高。

作者:陳學雄單位:臺州廣播電視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