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文化建設中的問題及對策

時間:2022-11-10 08:41:40

導語:校園文化建設中的問題及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校園文化建設中的問題及對策

摘要:旅游文化漢英平行語料庫的構建及其翻譯應用研究摘要堅持依法治校,是進一步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的重點。本文主要是通過文獻法、歷史邏輯分析法等,探析依法治校視角下校園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建議。依法治校為校園文化建設提供了保障和發展方向,通過依法治校,給校園文化建設營造良好環境,就可解決校園文化建設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以便促進大學創新型人才的發展。

關鍵詞:依法治校;校園文化;教育

校園文化建設要以依法治校策略為導向。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十八屆四中全會在北京召開,全會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在當下深入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新形勢下,依法治校也要全面發展,才能為校園文化建設提供保障。依法治校為校園文化的建設提供了堅實保障和發展動力。良好的校園文化是大學培養創新型人才的前提,積極健康、與時俱進的校園文化不僅能提高大學生的專業知識素養,還能提高大學生的思想品德修養水平,促使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1依法治校視角下校園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

1.1校園文化主體的局限性。校園文化的主體是校園文化的創造者和享用者。校園文化建設主體指的是學校里所有學生工作者,如教師、宿管阿姨、食堂廚師等,也包括大學生自己。然而,部分學校校園文化的構建,存在著教書與育人結合不緊密的現象。一些高校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學生管理觀念相比較陳舊,仍注重對學生的監督管理,對學生的服務引導意識不夠,而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和與學生共同建設校園文化的正確意識,教育形式和方法缺少創新成分,對大學生的有效引導不積極有效。部分高等院校雖然看似嚴格依照國家針對高校教育的相關政策制度,相應地建立健全了自己學校學生工作的相關機制,但是,這些機制卻在實際操作中,對學生工作的指導上,依然還缺少實效性。1.2校園文化客體的局限性。校園文化的客體環境存在局限性,影響校園文化建設的進程。校園文化建設進程中,部分高校把校園基礎建設當作建設校園文化的前提,只是注重了校園里建筑物的建設和裝修,對于這些建筑物與育人目的有什么直接關系,或者怎么樣使得建筑物發揮育人功能考慮得不甚周到。這種現象導致的結果是,校園里有宏偉漂亮的建筑物,有充足的教育硬件設備,卻沒能使得這些硬件最大化發揮其育人功能。校園文化建設中的物質環境建設時,規劃與建設等措施,要嚴格符合學校環境育人總目標的要求。有些高校片面強調學術科研成果突出、學風良好、校風建設等,這僅僅只是為了應付上級部門的某些檢查而做,忽視了學校精神的物質載體的完善。1.3校園文化建設缺少實踐性。校園文化構建過程缺乏實踐性。首先,部分學校在構建校園文化的過程中,缺乏了教育實踐內容。一些高校在校園文化建設進程中,學生只是針對他們所學專業開展實習活動而已,而其他有助于學生發展個性的實踐活動比較缺乏。部分校園文化還缺乏相應的人文關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沒有得以更好的落實,致使校園文化構建缺少實踐。其次,校園文化構建進程中,有些涉及到的實踐教育缺乏應有的形式。由于學校教育中對實踐教育的時間規劃不是很充足,教育的課時比較少,再加上相應的經費不充足,很多高校的實踐教育活動都只能在校園內進行,很少走到校園外面去參加一些有意義的活動。最后,在互聯網迅速發展的今天,有些高校并沒有積極而又合理地利用互聯網來建設校園文化。1.4校園文化建設缺乏特色。校園文化特色,就是指一所學校具有的獨特的大學文化風格,這種文化風格使得其有別于其他學校的校園文化。首先,在校園文化建設進程中,部分高校未能正確地、充分地繼承學校優良傳統,只是重視學校的現實發展,致使其特色校園文化基礎學科未得以很好的傳承。其次,部分學校文化育人的意識有待提高。部分學校塑造的校園文化未能與學生的良好發展緊密結合,致使其失去了校園文化中文化育人的優勢。豐富校園文化,對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等方面有著重要意義。最后,當前構建校園文化還是缺乏創新理念。部分高校在校園構建文化進程中理念依然陳舊,沒有按照黨和國家的最新要求更新自己的辦學理念,缺乏創新思維和前瞻性眼光。

2依法治校視角下校園文化建設的基本對策

2.1進一步明確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方向和目的。建設校園文化的根本目的,是立德樹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綜合型人才,這說明,每個學校在其校園文化構建過程中,一定要有屬于自己的主題明確的價值導向,要將思想政治教育貫穿在校園文化建設的整個過程中,在校園文化建設過程中,要始終堅守立德樹人,以學生的健康成長為所有學生工作的根本。高等院校應遵循“以學生為本”的辦學理念,堅持立德樹人,依法執教,發揮師生的主人翁意識,堅持以學生為工作的根本,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導向,建設積極向上、良好發展的校園文化。2.2完善校園文化建設的內容。校園文化建設的內容,指的是校園物質環境和大學人文精神。校園物質文化建設方面,要保證學校教學、生活和文化設施的逐步完整性和不斷完善性;校園建筑要結合實用性和人文性;軟件和硬件設施要緊密結合。校園建筑是校園文化的外衣,比如,為學生提供更加寬敞安靜的自習環境,為學生創造更加安全放心的食宿環境,為學生的個性發展提供更多的平臺,如運動設施、娛樂設施等。校園人文精神方面,要進一步加強大學人文精神建設,如開設一些與思想政治教育有關的講座、舉辦大學生法律知識競答賽、開展校園運動會等。鼓動更多的學生積極參加,在實踐中提升自己的能力,放松自己身心,認識自己的缺點和優點。還要注重學校食堂文化建設,宿舍文化建設,讓學生學會珍惜糧食、團結舍友,懂得感恩。2.3改進校園文化建設的方法。建設校園文化的具體方法,主要有以下三點:第一,學生工作部門注重對學生進行思想引導。對學生的思想引導,能讓大學生更好地遵守國家法律法規,遵守學校的相關規章制度。同時,也有利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第二,學生社團要積極發揮社團的育人功能。組織并號召學生積極參加一些有意義的課外活動,如做義工,理解勞動帶來的快樂;參加革命圣地,尋找鼓勵自己前進的動力;參加體育項目,展現自己拼搏的毅力。做好發現和培養學生會、學生社團骨干和帶頭人的工作。第三,充分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教師不僅是傳道受業解惑的主體,同時也是保證活動質量、提高活動水平的主要引導者。第四,建設優美的校園環境,搞好文化基礎設施建設。2.4拓展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方式。高校要根據黨和國家的德育要求,高度重視校園文化建設,探索教學、管理、服務的新途徑和新方法,開拓校園文化構建新局面。高校應重視校園物質建設和環境建設。首先,高校要加強大學生社團文化建設。開展社團活動是高校德育的有效途徑之一,它有利于學生在一個小團體里更好地鍛煉自我,展現自我。使得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能得以鞏固和完善,同時,也有利于自己的思想道德修養得以提高。其次,高校要重視學生寢室文化的重要性。建立一支高素質的大學生宿舍管理隊伍,發揮大學宿舍的育人功能。加強學生公寓的安全工作,也有利于提高大學生的安全意識。最后,高校要加強校園網絡文化建設。加強校園網絡文化建設,需要建立健全的高校校園網絡管理工作機制。圍繞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利用互聯網帶來的機遇,為學生創造安全、豐富的網絡環境,使得校園網絡文化持續、健康、快速發展。

3結語

依法治校是依法治國的有機組成部分,在依法治校視角下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對學生的健康全面發展具有積極意義。本文在分析我國高校校園文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的同時,提出了相應的策略建議,旨在為努力構建良好校園文化、不斷滿足大學生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貢獻微薄之力。

作者:劉璇 單位:廣西藝術學院附屬中等藝術學校

參考文獻

[1]馬俊軍.依法治國與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J]嶺南學刊,2014(6).

[2]彭建勝.我國高職校園文化建設缺失及對策分析[J].中國成人教育,2008(6).

[3]楊向東.校園文化芻議[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1).

[4]楊曉東.高校校園文化建設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青海師范大學,2013.

[5]陳勁仿.思想政治教育視野下的高校校園文化建設[D].東南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