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幾點思考

時間:2022-09-25 11:27:29

導語:關于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幾點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關于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幾點思考

摘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源頭活水。本文主要從精神文化建設、制度文化建設和網絡文化建設三個方面進行探索,提出完善和改進我國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對策建議,激發廣大師生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在動力,增強校園文化的生命力、凝聚力、親和力和創造力,為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建言獻策。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校園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網絡文化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將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奮斗中變為現實。高校就是青年成長成才的搖籃。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校園文化就是一所高校的靈魂。

1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意義

高等學府肩負著培育未來國家建設人才的重任,是社會文化、科技精英聚集的地方,同時也是各種文化思潮聚集、碰撞的地方,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重要陣地。高校校園文化需要科學價值觀的導向和引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正是科學的價值引領,可以幫助我們在加強意識形態陣地建設的同時做到“潤物細無聲”。就理論意義而言,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高校校園文化建設,既有利于發展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的理論,又有利于豐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理論。就現實意義而言,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高校校園文化建設,有利于引導高校師生樹立科學的價值觀念;有利于開拓校園文化建設的新思路;有利于打造高校校園文化品牌;有利于社會和諧穩定健康發展。

2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有效途徑

在我國,大學精神和校園文化需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這是拓展高校隱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徑。同時,這也是培養政治合格、綜合素質過硬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方式。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高校校園文化建設,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是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融入高校精神文化建設。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高校精神文化建設,就是要將其融入到高校學風、教風、校風的建設之中,融入到大學精神的表達和校園品牌的凝練之中,融入到高校各類教學活動、學術研究活動、社會實踐活動和校園文化活動的開展中。在推進我國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的進程中,培育優層次人才的大學承擔著重大的歷史使命。校園文化決定了大學的精神氣質,優秀的學府往往具有彰顯自身獨特風貌的校園文化。前浙江大學校長竺可楨先生曾經說過,教師是大學的靈魂,一個大學學風的優劣,全視教師的人選為轉移。前武漢大學校長劉道玉先生曾經評價學生是學校的主體,認為優秀的學生是學校的名片,而學校的一切工作都是為了幫助學生成才,都是為學生成才這個中心服務的。學生和教師是高校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學生的精神面貌和學習風氣、教師的知識學養和師風師德共同構成了高校特有的精神文化風貌,也就是一所高校的校風和大學精神的呈現。在建設校園文化、傳承大學精神的過程中,有必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大學精神相融合,進而引領師生在工作和生活中以“愛國、敬業、誠信、友善”作為行動指南,以推進社會“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為己任,將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國家作為中國知識分子“達則兼濟天下”的現實寫照。二是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高校制度文化建設。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高校制度文化建設,就是要將其融入依法治校、民主治校的全面推進之中,融入到現代大學制度建立和完善的全過程之中。例如,在校園文化建設中推行學生寢室自治制度、教室師生共管制度等,在培養學生主人翁意識的同時推進校園管理的民主化、法治化。三是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高校網絡文化建設。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高校網絡文化建設,就是要將其融入到校園網絡文化平臺的建設之中,融入到校園網絡文化內容的豐富之中,融入到校園網絡監督管控機制的完善之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高校成為各種意識形態的集散地和斗爭地,如何化解高校校園文化良性發展面臨的危機和挑戰是高校校園文化建設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在校園網絡文化建設的過程中,我們要始終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創新文化傳播手段,重視融媒體發展,進而提升正向輿論和社會正能量的傳播力、影響力和公信力。同時,我們還要堅持加強網絡內容建設,占領高校文化陣地,正確區分政治原則問題、思想認識問題和學術觀念問題,能夠旗幟鮮明地反對和抵制各種錯誤觀點,營造風清氣正的校園網絡文化環境。

參考文獻

[1]汪勝亮,楊麗萍,何小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融合路徑[J].浙江海洋學院學報(人文社科版),2017(6).

[2]馬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思考[J].南都學壇,2016(3).

[3]劉友芳.關于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幾點思考[J].青春歲月,2016(9).

作者:劉友芳 單位:沈陽城市建設學院思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