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初中物理教學論文2篇

時間:2022-01-21 05:17:04

導語:生活化初中物理教學論文2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生活化初中物理教學論文2篇

第一篇

一、初中物理教學生活化的地位

我們可以在教學的時候運用生活中可以利用的合理教學資源,這樣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對知識的學習進行感性認識,這樣才能豐富學生的知識面,為此要求老師在上課之前對學生進行有意識的實踐安排,我們就可以把學生在實踐過程中獲得的有效資源引入課堂教學。比如,我們在講蒸發這一課之前,讓學生回憶一下我們平時在生活中洗衣服的時候,是怎么進行晾曬的,如何能夠讓衣服干得更快。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開展一些研究性的學習活動,讓學生對日常生活中的現象和規律來進行研究,也可以參加一些社會實踐活動,來培養學生的物理思維。物理教學的生活化是在整個物理教學的過程中,可以說是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為,通過生活化的物理教學引入可以讓學生更加深刻地體會到物理學習的實用性價值。

二、初中物理生活化實施的途徑

我們在開展物理教學的時候,要學會注重實驗教學,因為,物理知識的學習中實驗教學是基礎,同時,實驗教學也是物理教學的一大特點,所以,我們進行生活化課堂教學的時候,就要從這實驗教學這一方面來入手。

1.探究過程生活化

探究過程生活化就是老師在探究內容的時候,要盡可能地聯系實際生活,在進行生活化探究的過程當中,讓學生對知識進行深刻的理解以及掌握,這樣學生才能獲得親身體驗以及心靈感應。我們可以就壓力這一課的學習來進行實例說明,我們可以先給學生進行課前提問,來對學生的思維進行引導,我們可以結合生活實際提出三個問題:一是當人們走在松軟的地面上,為什么會在地面上留下一串深深的腳?。繛槭裁丛谀酀舻恼訚傻乩锩嬗休喿拥能囕v寸步難行,而裝有履帶的坦克卻能夠繼續前行?釘錘不能夠把木板釘入墻中,但是圖釘卻能夠把木板釘入墻中,這是什么原理呢?通過以上問題的提出學生就會進行一些思考,我們結合自己的實際經驗,就看到了壓力的作用效果和壓力大小的關系,學生在這個時候就能夠理解壓力的大小和壓力的接觸面之間存在的必然關系。這樣通過問題來引發學生思考和探究,讓學生認識到生活當中處處有物理知識,學生就可以不斷地在生活當中對知識進行探索。

2.選取生活化的教學工具

我們在進行實驗教學的過程中,因為受到空間、時間等諸多因素的限制,課堂上就不可能對每一個現象進行演示,所以,為了打破這一困境,可以通過生活中的簡單事物來進行實驗演示。一是實驗器材的生活化,老師可以利用生活用具以及學習用品作為實驗器材,我們可以用易拉罐來演示大氣壓強的存在;可以用礦泉水裝滿水,通過側壁鉆眼來演示液體內部壓強和深度之間的關系;在進行聲音教學的時候,可以讓學生用紙、文具盒還有筆帽發出聲音,讓學生通過聲音的不同來分析出現這些現在的原因,這樣通過身邊的事物來進行物理實驗,讓實驗過程變得更加簡單。二是要進行實驗空間的探索,學生進行實驗不要只是停留在實驗室里面,也不能去依賴實驗室里面的器材,更多是要讓學生逐漸走出去,讓學生開展課外小實驗或者家庭小實驗,真正地做到在生活中學。任何一門知識的學習都是為了應用于生活,那么,我們在進行知識學習的過程中就要把具體生活內容引入教學活動當中,可以讓學生在進行學習的時候更加容易理解,那么,學生在進行抽象知識學習的時候就更加容易掌握。

作者:崔玉梅單位:新疆博州阿拉山口市中學

第二篇

一、導入物理新課生活化

講授新課時生活化的引入知識才能讓學生更好地擺脫壓力,自主地融入課堂中來。例如,在講授“聲音的傳播”一課時,教師可以先提出這樣一個生活中常見的問題,“同學們有沒有注意到,在微信聊天時,我們自己聽到自己的聲音,跟錄下來之后再播放的聲音,往往聽起來并不相像,這是什么原因呢?”通過這樣設置問題的方式給新課開篇,激起學生們的好奇心,進而引出“骨傳導”這一概念,即我們聽到的自己說話的聲音,是由聲帶振動通過骨骼傳到耳膜的,而別人聽到我們的聲音則是通過空氣傳播的,傳播介質不同,因此,聽到的聲音也會有細微的差異。教師要在引入新課的時候抓住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不由自主的學習,積極探索平常現象中蘊藏的物理內涵,學習效率就會大大增加。

二、開設物理實驗生活化

開設實驗是一個十分有效地將物理教學生活化的手段。初中階段的孩子往往更傾向于動手而非動筆,而且親自通過實驗證實的結論,也會比書本上得到的更加便于學生理解記憶。例如,“電路”這部分知識一直是初中物理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一直講授書上抽象難懂的電路圖,不如讓同學們走進實驗室,親自搭建電路來得有效。舉個例子,在分析串聯和并聯的不同時,可以讓同學們分別搭建出這兩種電路,接著再分析它們的異同。斷開干路上的開關,兩種電路中的兩個小燈泡全部熄滅;而斷開并聯支路上的開關,另一支路上的小燈泡并不受影響。根據這一特點,教師可以發問,“家用電器應該是串聯還是并聯的呢?”同學們根據剛剛實驗得出的特點,就可以很容易地分析出家用電器應該采用并聯方式。這樣生活中的問題根據所學的物理知識得到合理的解答,同時又因為貼近生活而使物理知識更易掌握,這樣才算達到了物理教學的生活化。

三、物理教學生活化的意義

1.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學習的興趣是一種學習的需要,是推動學生主動學習的內在動力,教師和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利用五彩繽紛的生活世界開發教育教學資源豐富教學內容,激發學生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在好奇心和探究欲望驅動下的探索可以轉化為學習興趣。教學生活化從促進人的發展的角度出發,把物理教學和生活相結合,變幻無窮的生活情境,切身感受的生活場景,都會讓學生對學習物理充滿興趣,讓物理學習變成一件不再枯燥的事情。

2.有利于接受和鞏固知識

聯系生活中的現象學習物理充分發揚了理論聯系實際的作風。生活中的物理問題是學生看得見、摸得著的,因此聯系生活中實際學習物理,一方面可以讓學生對物理知識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另一方面,物理知識實踐于生活,才能得到鞏固,而不至于僵化和遺忘。

3.生活化物理教學體現教學以人為本

教學生活化使過去的生活經驗對現在的物理學習有幫助,使現在的物理學習成為學生生活的一部分,使現在的物理學習不僅對現在的生活有幫助,更對今后的生活有幫助,不僅提高了學生的科學素養,還提高了學生的生活能力和生存能力,體現教育促進人的發展,是以人為本的教育。初中生剛剛接觸物理這門學科,不可避免地會產生畏懼心理,同時也會產生極大的好奇心。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利用生活化教學,將物理知識與生活現象有機結合,這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作者:趙剛單位: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