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學習視域下初中物理教學研究

時間:2022-04-06 08:33:03

導語:自主學習視域下初中物理教學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自主學習視域下初中物理教學研究

初中物理作為教育的重要體系內容之一,是理論性與實踐性相融合的學科.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在物理教學中大都采取的是“灌輸式”教育模式,讓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新課標指出,課堂教學中學生是主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凸顯學生的主體性作用,強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形成,最終達到教學“不教”的目的.教師應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基于學生自主學習的角度開展教學,引導學生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促使學生形成一定的自我學習能力,促使自我全面發展.下面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就自主學習視域初中物理有效教學談點體會.

一、以興趣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開啟學生自主學門的鑰匙.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對于自己感興趣的事物是主動地形成某種行為.初中物理涉及的內容都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尤其自然性以及探究性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初中物理作為一門自然學科,其本身的出現對學生來說是新奇的,學生對于物理本身有著些許的興趣,傳統的教師單一的講授,讓學生覺得物理枯燥無味,進而逐漸地失去興趣,失去自主探究的欲望和積極性.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應以學生的興趣為著手點,促使學生對物理產生一定的探究欲望,進而積極地自主學習物理.例如,在講“液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時,筆者以學生喜歡的乒乓球來進行舉例:將兵乓求放在一個漏斗上,讓學生吹,結果發現用力吹乒乓球掉不下去,反而是用小氣吹乒乓球就會掉下去.這個結果本身與學生的心理認知產生了一定的沖突,激發了學生的探究興趣,學生開始嘗試實驗,并自主探究其中的原理,調動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從而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奠定基礎.

二、以體驗強化學生自主學習的自信心

初中物理新課標指出,課堂教學中要能夠體現學生的自我認知和發展規律性,要能夠凸顯學生的主體性作用.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教師所不能代替的.初中物理學科不同于其他的學科內容,其實踐性較強.初中物理涉及的原理內容都需要學生親身的體驗、實踐才能夠了解.對此,學生要想自主學習物理,就必須參與物理實踐活動,感受物理的科學性、探究性等,強化自我的體驗,進而形成一定的正確的自主學習、科學探究精神.初中物理是學生剛剛接觸的實驗學科,鑒于學生的實際情況,筆者嘗試運用初中物理與生活的關聯性,以學生熟知的生活為背景來強化學生的體驗,一方面讓學生感受到物理學科的實用性,增強自主學習物理的自信心,另一方面促使學生形成一定的自主探究能力和正確的科學探究方法.例如,在講“蒸發”時,筆者以生活中的問題讓學生自主探究其中原理:洗完的衣服為什么需要晾曬,才能變干?打針時,為什么要在皮膚上擦酒精?酒精為什么一小會兒就能干?洗完頭,用吹風機吹,頭發很快變干;等等.這樣,能夠引發學生思考,使學生產生一定的探究欲望,進而實施探究行為,形成一定的物理體驗,從根本上變被動為主動,提升初中物理教學效率.

三、以實驗深化學生自主學習的行為

實驗是初中物理教學的重要內容.實驗時,對初中物理知識原理的一種還原和解釋,相對來說更容易讓學生記憶和了解,同時學生通過實驗能夠強化自我的實踐能力、探究能力等,是學生自主學習行為形成和發展的一個催化劑.新背景下初中物理教材融合了更多的實驗內容,其實驗步驟清晰易于學生自主實驗.在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自主進行物理實驗,并不斷強化自我學習行為.例如,在講“力作用效果的影響因素”時,筆者讓學生結合教材內容自主進行實驗:學生根據教材中的實驗要求開始進行材料的準備:鋼板.進而開始進行實驗,一只手壓住鋼板的一端,另一只手對鋼板進行施力,結果會發現鋼板彎曲.在實驗過程中,學生發現自己施力的大小以及位置的不同,其鋼板發生的彎度不同.這種認知,加深了學生對實驗的探究欲望,有的學生開始結合這個內容去實驗生活中的系列相關問題,深化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行為.總之,自主學習是新背景下所倡導的基礎性內容.學生本身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教學的目的也在于引導學生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進而能夠自主學習,促使學生不斷地提升和完善自我.教師應基于這個角度去構思教學活動,幫助學生掌握和記憶物理知識,促使學生形成一定的自我的物理學習方法,進而全方位地發展自我,凸顯初中物理教學的有效性.

作者:陳金龍 單位:江西寧都縣河東中學

參考文獻:

汪瑜.新修訂后的課程標準:初中物理高效教學[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4.

淮安市教育技術裝備中心.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指導[M].東南大學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