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微課資源教學論文
時間:2022-08-09 03:43:42
導語:初中物理微課資源教學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作為多媒體教學資源之一,微課能為學習者個性化學習提供幫助。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有效地開發微課資源,能夠促進教學效果的全面提升。在新課導入、理論學習及實驗教學等環節運用微課,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并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均能有所收獲。
關鍵詞:微課;資源開發;實施路徑;初中物理
微課是一種脫胎于較為成熟的多媒體教學的教學模式,主要教學載體是針對某個科目中的重要知識點錄制的微型視頻,支持學習者通過互聯網在不同的場所、時間自由學習。另外,在網絡上我們也可以找到許多微課概念的解析,如維基百科將微課定義為運用建構主義方法,以在線學習和移動學習的方式呈現的實際教學內容。由此可見,微課是一種完全不同于以往傳統教學模式的新型授課方法,它為當下出現的教學困境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然而,并不是使用了多媒體或者互聯網的教學模式就叫微課,微課有許多不同于傳統多媒體教學的特點。首先,從微課的“微”字點明了其最顯著的特點,那就是微課本身是以短視頻的方式來進行授課的,因此其涵蓋的知識點比較少,基本是圍繞著一兩個知識點來展開講解的,不會有過多的鋪墊和承前啟后,都是直接切入重點,因此授課時間也比較短。這種短小精悍的形式不僅幫助學生節省了時間,毫不拖沓的教學節奏還能讓學生更快進入學習狀態,集中注意力,提高學習效率。除了“微”以外,微課還是一門“課”,因此微課絕不僅僅是用一個短視頻就可以概括的,而是包含有教學課件、講義及課后微作業等內容的完整課程體系,這也是確保學生能順利完成整個學習環節的基本保障。除此之外,微課還有一個較為明顯的優勢,那就是微課的在線學習方式主要是通過互聯網來實現的,因此學生可以擺脫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只要手邊有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電子設備,就可以隨時隨地地進行遠程學習、往期復習及課前預習。
一、微課資源對初中物理學習的意義
眾所周知,進入初中后,學生首次接觸物理這一學科,且物理知識的概念性很強,很多定理和概念比較抽象,雖然有的實驗可以通過實驗室操作來進行實操,但是仍有部分實驗是在課堂上無法還原的。與此同時,若是每一環節都通過實驗課來教授,肯定要花費許多時間,這對于提高課堂效率來說是不利的,因此大部分教師會選擇直接講述的授課模式,這就導致學生在理解知識的時候比較困難[1]。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應用微課資源就變成了規避以上問題的方法之一。教師可利用小的教學視頻為學生講解知識點,不僅節約了課堂時間,而且視頻中授課人員的簡單演示、插入的圖片和動畫、生動形象的配樂等可以將抽象平面的知識、概念轉換成立體的知識構架,讓學生體驗到物理學習的趣味性和可操作性。另外,針對一些比較困難、復雜的知識點,學生可以反復觀看視頻中的內容,鞏固學習效果。而且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自行設計微課,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和投入感,這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
二、初中物理教學中微課資源應用路徑
(一)從新課導入角度切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查發現,許多初中學生無法學好物理的原因之一是對于這門抽象而枯燥的理科課程沒有興趣,有可能失去學習的動力。因此,教師在物理教學的導入環節應用微課資源,有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教學活動能順利展開,學生的配合度也會大大增加,在課堂上的收獲也會更多。例如,教學蘇科版物理八年級上冊的第三章“光現象”就可以利用微課來導入新課。首先,教師播放微視頻,視頻中可以展示五彩斑斕的彩虹、當光線遇到不同的面鏡時會產生的可能結果,以及光從空氣射入水中時產生的折射現象等,讓學生通過實際現象演示和旁白解說相結合的方式逐步走進即將開始的新課。微視頻播放后,教師可向學生提問:“生活中是否還有其他類似的光現象?這些現象的產生讓你想到了什么?”這樣的教學讓新課不再陌生和枯燥,讓原本冷冰冰的概念知識走入生活里、走到每個人的身邊,變得生動鮮活了,學生自然而然就不會排斥物理學習。(二)應用于理論課堂,營造良好學習氛圍。在初中物理理論課上,教師主要為學生講解知識點,但由于缺乏活躍而自由的學習氛圍,課堂往往顯得死氣沉沉,導致學習效率極差,即使教師反復強調知識重點也無法取得好的效果[2]。在理論教學中應用微課資源后,課堂的學習氛圍會和以前大不一樣,微課能給予學生更大的發揮空間,將課堂的主動權交到了學生手上。例如,教學蘇科版物理八年級下冊的第六章“物質的物理屬性”時,如果僅靠教師對物理屬性進行解釋是比較抽象的,然而使用了微課輔助教學后,學生可以直觀地觀察到何謂物體的物理性質。之后,教師可以組織班級學生對測量物質的質量等方法進行分組討論,再分組演示和解說各自的討論結果,模仿微視頻的拍攝過程,嘗試自己設計專屬的微課。通過這一系列活動,班級內的學習氛圍被最大限度地調動了起來,學生躍躍欲試,對新知識充滿好奇與探究欲望,物理理論課堂的教學效果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和改善。(三)點亮實驗課堂,豐富教學內容。物理學科中有部分內容需要學生親自觀察實驗過程才能理解,但受空間和器材等條件的限制,很多實驗無法在課堂上開展,有些班級人數多,即使教師在班級內演示也無法保證每位學生都能看到演示過程。因此,教師可以使用微課資源開展實驗教學。通過微視頻的演示,學生可以清楚地看到實驗的整個過程,對于實驗中的重要細節,教師也可以暫停并進行講解,讓學生能更深入地理解和學習知識點。有了生動形象的動態教學,學生就不會像從前一樣,憑借書本上的文字介紹和自己的摸索來使用儀器和設備,有了好的實驗基礎,學生才會有更多探索和發展的空間。例如,蘇科版物理九年級上冊第十三章“電路初探”要求學生學會使用電流表和電壓表,并且要學會基本的電路連接邏輯。首先,教師可以先通過微視頻讓學生觀察測量的過程。在微視頻播放時,教師可以在一旁進行解說,也可將儀器發放到學生手中,讓學生邊接觸儀器邊跟著微視頻學習。之后,進入學生親自操作環節時,教師可以將各班學生的操作流程也錄制成微視頻,在不同的班級內交換播放,讓學生可以彼此評價、糾錯,審視自己的實驗流程是否有不規范的地方。這樣,單一的實驗課堂會變得豐富多彩、層次漸進,更有利于刺激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探索。
總之,新的教育要求、教育資源與技術呼喚教師及時更新自身教學理念,以更好地滿足學生成長的需要。在物理教學中,教師應強化教學準備,精細教學設計,根據實際需要引入對應的微課資源。教師應引導學生嘗試先學,再通過相應的途徑獲取學生反饋,及時調整課堂教學方向,同時鼓勵學生在課后反思中將自己尚存疑惑的內容通過微課加以鞏固。
[參考文獻]
[1]梁萬華.初中物理微課的設計實踐與教學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2018(47):167-168.
[2]李少華.運用微課化解初中物理實驗教學困境[J].湖南中學物理,2018,33(08):53-54.
作者:王志平 單位:江蘇省常熟市古里中學
- 上一篇:初中物理培養學生抽象思維能力
- 下一篇:初中物理教學課堂導入分析
精品范文
6初中班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