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學有效性學習思考

時間:2022-03-19 04:21:51

導語:初中物理教學有效性學習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初中物理教學有效性學習思考

【摘要】物理這門學科是初中生第一次學習,并且物理這門學科比較注重學生的抽象思維,邏輯思維,因此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難免會產生乏味、枯燥的心理。物理主要研究物質的基本屬性和客觀規律,因此物理與實際生活緊密相連,所以也就要求學生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不能只掌握理論知識,更應該將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由于物理學科比其他學科難,所以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遇到許多的困難,為了可以使得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有效性的學習,本文將主要探討初中物理教師提高初中物理教學有效性方法。

【關鍵詞】初中物理;有效性學習;主要途徑

初中是學生學習生涯的重要階段,因為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態度主要在這個階段養成,初中物理是學生以前沒有接觸過的一門學科,由于學生的認知特點和物理學科的特點,致使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出現了許許多多的問題,因此教師應該對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進行改進,從而使得學生可以對物理知識進行有效性的學習。

一、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有效性學習的前提

1.營造和諧的課堂氣氛。課堂學習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如果學生的聽課效率低下,課堂不認真聽講,那么學生是很難將知識融會貫通的,為了學生能夠在課堂上積極學習,教師必須要注重營造和諧的課堂氣氛。和諧的課堂氣氛是學生有效性學習的第一步,為了能夠營造和諧的課堂氣氛,教師必須要尊重學生、關心學生、幫助學生,幫助教師和學生之間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從而使得學生全身心投入到課堂學習過程中。另外,初中物理教師也可以將物理實驗儀器、多媒體等應用到課堂教學中,從而使得整個課堂的氣氛更加和諧。2.激發學生對物理的學習興趣。學習興趣是有效性學習的第二個前提,只有當學生對物理這門學科感興趣時,學生才能將精力用到物理學習過程中,并且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注意力才會集中。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給學生講一些有趣的物理名人故事,講一些與物理有關的生活現象,讓學生感受到物理的奇妙和樂趣,從而激發學生對物理的學習興趣。另外,初中物理教師也可以基于初中生愛玩的特點,引導學生做一些與物理有關的小制作,小發明,從而讓學生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加深對物理的學習興趣。3.采用高效的教學模式。初中生不像高中生和大學生一樣具備較強的自律能力,初中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比較差,教師是初中生的引導者和促進者,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積極管理和引導,那么學生將朝著消極的方向發展。為了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使得學生能夠有效性學習,初中物理教師必須采用高效合理的教學模式,如果初中物理教師的教學模式不夠科學,不夠合理,那么將導致學生的學習效率比較低。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常用的教學模式有小組合作、微課教學、分層教學、多媒體教學等等,教師必須根據所講的內容和身心發展的規律,合理的采用教學模式。4.提高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應用能力。俗話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如果教師只注重教授學生課本上的知識,而不注重培養學生對知識的應用能力,那么可以說這樣的學習不是有效學習。物理是一門與生活實際聯系非常強的學科,如果學生不將所學的物理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那么學生將無法提高自身的能力。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積極引導學生做一些課外實踐和課外探究,從而實現真正的有效性學習。

二、提高初中物理教學的有效性方法

1.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探究學習任務。新課程改革強調學生是整個教學過程中的主體,任何教學活動的開展都必須遵循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根據初中物理學科的特點和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合理地設計教學過程,從而達到提高學生物理學科素養的教學目的。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讓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不能采用“灌輸式”或者“填鴨式”的教學方式,要注重學生自身對物理知識的深刻理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困難,如果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了問題,教師應該積極幫助學生解決問題,點亮學生思維的火花,鼓舞學生去克服困難。2.利用信息化技術,提高教學質量。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信息化設備已經被應用到了社會的各個方面,教育事業也不例外。將信息化技術應用到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而且可以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拓展學生的知識面。例如在講解光這部分內容時,可以通過教學課件讓學生認識醫院里的X射線技術、電子顯微鏡等,讓學生感受光在生活中的應用。在初中物理的教學過程中,傳統的教學方式就是在黑板上寫一些文字和畫一些圖像,然后進行口頭的講述讓學生去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識。這樣的教學方式通常會花費很多時間,并且學生的聽課效率也會很低,從而導致教學效率低下。如果將將情境教學法應用到初中物理的教學過程中,不僅可以充分調動課堂氣氛,而且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例如教師在講解“光沿直線傳播”這一課時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鑿壁借光的歷史故事,從而為學生創設一個發現問題的情境,并且幫助理解和掌握學生對光沿直線傳播這一特性。3.課后進行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物理和實踐是分不開的,物理的意思就是“格物致理”,即通過研究物體的特點和規律,去證明一些道理。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開展綜合實踐活動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探究能力,而且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為了充分發揮實踐活動對學生發展的積極作用,教師一定要合理地設計實踐活動的內容和具體過程,并且在實踐過程中要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例如學生在學習完電路知識后的,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課后自主設計醫院病床的呼叫電路、搶答器電路,學生在學習完浮力知識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制作簡易密度計,或者在學習歐姆定律知識后可以制作調光臺燈等等。在實踐活動過程中,教師應該對每一個學生的思想和狀況都有所把握,并且對不同學生在活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作出針對性的指導。教師在實踐活動中也要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充分發揮小組合作的作用,并且提高學生搜集數據和分析數據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4.注重實驗教學,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創新能力對學生來說非常的重要,因為創新是人類進步的不竭動力,學生只有具備創新能力和探究能力才能成為高素質的人才。因此,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最重要的教學目標。初中物理不僅具有很多可以培養學生抽象思維的題目,而且具有很多探究性很強的實驗,因此初中物理教學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完成探究性實驗,并且幫助學生解決在實驗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從而可以使得學生在實驗過程培養自己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另外,也可以利用多媒體可以提供人機交互這一特點,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學習可以自主研究實驗的現象和規律,從而更加牢固的掌握和應用所學的知識。

綜上所述,初中階段是學生思維方式和學習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而初中物理這門學科具有培養學生抽象思維和獨立思考能力的特點,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以學生為主體,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積極引導學生參加實踐活動,并且注重物理實驗教學對學生的作用,從而可以使得學生養成有效性的學習方式。

參考文獻:

[1]張國存.提高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中學物理(初中版),2012(5):70.

[2]吳運秦.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有效性探析[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4(28):100-101.

作者:楊志忠 單位:甘肅省甘谷縣蔡家寺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