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學生教學模式探析
時間:2022-06-10 10:49:03
導語:初中物理學生教學模式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近年來,根據國家課程改革的要求和初中學生的實際,在實施課前自主學習的基礎上,采用小組“自主•合作•展示”的課堂教學模式,改變了“以教為中心”的課堂模式,充分體現了學生的學習主體性,課堂真正做到“以學為中心”。通過自主學習,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通過合作學習,培養了學生合作精神,提高了交流能力;通過展示活動,提高了學生的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小組“自主•合作•展示”課堂模式很好地培養了學生學習能力、合作交流能力以及表達思想的習慣等,促進學生多元智能發展,有利于培養學生健全人格,學生綜合素質得到明顯提高。
一、小組“自主•合作•展示”教學模式提出的背景
國家《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2011年版)》(以下簡稱《課標》)中明確指出:要讓學生經歷觀察物理現象,參與探究活動,經歷信息處理過程,能書面或口頭表述自己的觀點,能與他人交流,培養自學能力??v觀目前初中物理教學普遍存在的現象,學生的學習自覺性和主動性比較弱,基本處于被動接受式的學習,老師上課的模式還是以傳統教學模式為主,課堂“以教為中心”,教師“包辦代替”現象比較嚴重,大大制約了學生自主發展,學生學習能力得不到提高,不利于今后學習。因此,我們在學習省內外課改成功實例基礎上,以《課標》為指導,結合目前物理課堂的現狀以及學生的實際,提出“自主•合作•展示”的課堂教學模式,組織學生課前圍繞相關任務進行自主學習,對下一節內容進行歸納、概括、梳理,并提出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促進學生思考,提高思維能力;課堂上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小組內的自主、合作學習以及組內組間的展示,達到改變“以教為中心”的現狀,讓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二、小組“自主•合作•展示”教學模式的支撐理念
“自主•合作•展示”教學模式是以“建構主義理論”“多元智能理論”和“學習金字塔理論”為理論依據,通過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讓學生自主建構知識,在合作與展示中進行示范演練、實踐,在學生之間互教互動中提高學習的能力和效率,學生的多元智能得到發展,學生在親身經歷中體驗到學習的快樂,感受創造的價值?!白灾?#8226;合作•展示”教學模式體現“以生為本”的理念。以學生為本,知識由學生自主建構,把課堂還給學生,改變過去“以教為中心為主體”的課堂為“以學為中心為主體”的課堂,樹立“學生是課堂的主人”的觀念,設計符合人的認知規律的學習活動?!白灾?#8226;合作•展示”教學模式以學生的多元發展為目標,以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為載體,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促進學生全面多元發展,使學生健康成長。依法治校、依法治教是我們必須堅持的原則,不放棄不拋棄任何一位學生,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尊重每一位學生,讓每一位學生都有收獲和提高,幫助每一位學生樹立“我學習,我收獲;我成長,我快樂”的信念。“自主•合作•展示”教學模式很好地體現了這一點。
三、初中物理應用小組“自主•合作•展示”模式進行教學活動的意義
(一)課堂活動的設計有利于學生多元智能發展。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霍華德•加德納在他的多元智能理論中提出:“在實際生活中,各種智能之間并不是絕對孤立、毫不相干的,而是相互交織、同時作用的”;幾乎任何人“都需要運用多種智能的組合來解決問題”。課堂上學生參與學習活動也一樣,需要運用多種智能解決問題,完成一個個活動。如完成一個實驗探究,需要運用語言智能、數學-邏輯智能、空間-視覺智能、運動-身體智能、人際交往智能乃至自我認識智能和自然觀察智能。因此,教師不能隨意剝奪學生動手實驗,小組交流的權利,相反要創造條件讓學生多動手、多交流、多思考。初中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采用小組“自主•合作•展示”模式進行教學活動可以促進探究學習、合作學習等學習方式運用,是促進學生多元智能發展的一種有效途徑。(二)課堂活動的設計有效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初中物理涉及了力、熱、電、光、聲音等方面的基礎知識,與生活實際緊密聯系,許多似曾相識而又陌生的現象吸引著學生,使學生感到好奇又產生疑問。因此,學習物理學,既離不開觀察與實驗,也離不開理性思考。學生如對物理學習充滿主動性和自覺性,大部分基礎知識學生可以通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自行感悟,弄懂弄透。通過小組“自主•合作•展示”模式的課堂教學活動,引導學生端正學習態度,形成正確的學習方法,有利于培養學生對學習的主動性和自信心,減少依賴,有效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為高中的學習打下良好基礎。(三)課堂活動的設計有利于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自主•合作•展示”教學模式以學生的多元發展為目標,以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為載體,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促進學生全面多元的發展,使學生健康成長?!白灾?#8226;合作•展示”教學模式需要有和諧的課堂氛圍和良好的人際關系,通過自主學習,提高了學生對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通過合作學習,培養了學生合作的精神,提高了交流的能力;通過展示活動,鍛煉了學生的膽量,提高了學生的思維和語言能力。
四、小組“自主•合作•展示”教學模式的主要環節及在物理課堂的應用
(一)“自主•合作•展示”教學模式的主要環節?!白灾?#8226;合作•展示”教學模式的主要環節是:自主學習——小組交流——成果展示——過關檢測。前面3個環節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循環進行。1.自主學習。這一環節首先是學生個體的課前自主學習,相當于以前的預習,但是比預習的目的性和針對性更強。學生在老師的導學要求下進行自主學習,學習后要完成2個基本任務:一是形成本節的知識結構圖,即對本節的主要知識進行概括,通過概括,初步理解本節的內容;二是需要提出存在的疑問,即對不懂的地方,以書面語言的形式寫在作業本上。通過課前自主學習,能促使學生養成自己能解決的問題自己解決的好習慣,培養學習的主動性,同時,對不能解決不能理解的能以書面的形式形成問題,寫在作業本上,有利于促進學生的思考和提高表達能力。2.小組交流。小組交流是課堂的小組組內自主學習與合作探究,可以滲透到課堂每一部分的學習探究中循環進行。如上課開始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交流討論,把本節課的主要內容進行梳理和交流,互相解答學習中遇到的疑問。要求在這一環節,同學們在組內交流自己對本節知識的認識、理解,并把不懂的問題提出來,在小組內進行交流討論,解決問題,不能解決的則作為本組的問題。3.成果展示。成果展示包括學生在小組內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也包括小組代表向全班展示自己小組的學習成果,是在小組合作學習之后,展示對本節課的初步理解,展示本組存在的疑問。組間展示由學生代表向大家匯報,并說出本組遺留的問題,老師還會讓其他組的同學補充,將問題充分展示出來,達到組間的交流。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深入學習,進入第二、第三輪的小組合作交流學習和成果展示,層層推進,直到把本節的內容弄透,解決重點難點。4.過關檢測。在課堂最后如有時間進行5-10分鐘的過關檢測,檢測內容為本節的主要知識,典型的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題目。這一環節如果課堂上時間不夠的話,允許課后學生進行自主檢測。通過過關檢測,反饋學生的學習效果,給老師提供改進教學的信息。(二)小組“自主•合作•展示”教學模式的主要環節在物理課堂的應用。以粵教滬科版八年級物理“9.1認識浮力”這一節為例。課前,教師布置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要求認真閱讀課文之后,歸納概括本節主要內容,并提出至少2個疑問。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形成了多種知識結構圖,有分解式、圖表式、羅列式等,還有同學用思維導圖來概括知識。同時,同學們都提出了自己不懂的問題,如:“怎么表示浮力的大小?”“‘托力’和‘支持力’有什么不一樣?”“物體下沉的時候受不受浮力的作用?”等。上課開始,引入課題后,組織學生進行第一輪的自主學習和交流展示,即在小組內交流課前學習的成果,互相解決疑問。然后派代表向全班匯報展示。接著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探究學習,學生圍繞老師設計的下列3個活動進行實驗探究,并針對每個活動循環運用“自主學習——小組交流——成果展示”這3個環節?;顒右唬焊惺芨×?。請同學們按壓浮在水面上的乒乓球,感受乒乓球受到的浮力,同時感覺浮力大小的變化?;顒佣耗M從井中提水。通過模擬井中提水時拉力大小的變化來感知浮力大小可能隨物體浸入水中的體積變化而變化。同時,拓展運用彈簧測力計再提一次,通過它顯示這個拉力大小的變化,并通過思考分析,得出浮力的大小跟物體浸入液體的體積有關。同時,認識到浮力可以用彈簧測力計間接測量出來?;顒尤禾骄扛×Υ笮「男┮蛩赜嘘P。進一步按照老師給出的步驟定量地探究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并指導學生分析表中數據,得出結論。最后,進行過關檢測。
五、運用小組“自主•合作•展示”教學模式的注意事項
(1)思想指導行動,因此要做好充分的動員工作,統一認識才能統一行動。要做一項改革,推行一種新的教學模式,首先要做好思想上的準備,要給學生做好充分的講解動員工作,讓學生充分認識到這種模式與傳統教學相比的優越性,了解這種模式對于自己的學習成長將帶來的變化,使學生接受并從心里渴望有這樣的學習平臺,這樣,才能師生同心,適應這種模式,課堂才能熠熠生輝。(2)教師要有“耐心指導,靜待花開”的態度和信心。由于學生之前沒有嘗試過這種模式,而且這種模式對于學生要求相對比較高。做好動員工作,還要教會學生怎么做,做什么;怎么講,講什么;怎么交流,交流什么等,學生才能按老師的要求做好課前的自主學習,課堂上才能進行有效的交流,否則學生無法跟上老師的思路和要求,這種模式也無法實施下去。同時,學生的接受能力參差不齊,學生的提問、展示等都需要一段時間的訓練和不斷的指導,也許一個月,也許大半個學期甚至一個學期,但是,只要我們大膽地給學生這個平臺,相信學生的能力,一旦形成了這種學習習慣,會給我們帶來不斷的驚喜。(3)教師要努力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美國心理學家羅杰斯曾說過:“成功的教學依賴于一種真誠的尊重和信任的師生關系,依賴于一種和諧安全的課堂氣氛。”因此,作為老師,要努力創設情境,營造寬松、民主、和諧的良好的課堂氛圍,打開學生情感交流的窗口,真情投入到課堂學習中,讓學生積極交流、大膽展示,學生的潛能才能充分發揮并得到提高。
六、結束語
運用小組“自主•合作•展示”教學模式進行物理課堂教學,整節課學生圍繞教師的教學設計,通過一次或多次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展示活動,整個課堂“以學為中心”,真正體現“以生為本”的理念,改變了教師“一言堂”的教學狀況,展示了課堂教學和諧本真的一面。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忙完一個又一個的活動,聽著同學的展示,想著自己的想法,說著自己的見解,無拘無束,一環扣一環,在不斷的探究活動中解決了問題,構建了知識,培養了能力。由于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充分的體現,學生經歷整個探究活動過程中,學生的多元智能得到運用和發展,綜合素質得到明顯提高,是傳統講授式課堂無法實現的。
參考文獻:
[1]余新.多元智能在世界[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2]義務教育教科書.物理(八年級上冊)[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2015.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物理新課程標準[M].2011版,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作者:侯頌梅 單位:肇慶市頌德學校
- 上一篇:高中物理教學實施人文關懷策略探析
- 下一篇:初中物理微實驗教學資源開發及運用
精品范文
6初中班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