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素材在初中物理教學的應用

時間:2022-03-03 08:56:45

導語:生活素材在初中物理教學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生活素材在初中物理教學的應用

摘要:一些學生認為物理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用處不大,這其實是因為在實際的物理教學過程中生活素材的應用很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要注意這方面的問題,在準備物理課程教學時,多思考本次教授的知識在生活中有哪些體現,在教學過程中如何應用。特探究生活素材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要求。

關鍵詞:生活素材;初中物理;應用要求

初中物理這門學科對學生來說是陌生的,物理知識又是抽象不易理解的,如果教師只運用教材進行物理教學,學生的物理水平、物理能力都很難得到提高。初中物理學習是一個特殊的學習階段,教師要注意給學生一個良好的最初印象,以促進其后續的物理學習。教師如果能夠在物理課堂上應用生活中的素材,就可很好地幫助學生理解學習的初中物理知識在生活中有哪些具體的應用,進而理解學習物理是非常有用的。教師在物理課堂上使用生活素材,還可幫助學生強化自己學習的物理知識,深入理解和掌握這些知識。

一、生活素材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應用的重要意義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融入生活素材,可幫助學生明白物理的價值與作用,明白學習物理的作用與意義,讓學生知道物理知識對于他們的日常生活是很有用的,讓學生知道他們每天學習的知識非常有用。可豐富物理課堂的內容和形式,幫助學生將物理知識與生活實際相結合,學會合理地運用自己學習過的物理知識。

二、生活素材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要求

(一)利用生活素材進行課前導入

許多的初中物理知識都與生活聯系緊密,可在生活中找到與之對應的生活實例。教師在備課時,就要思考教授的知識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并列舉出這些實際應用的例子。在進行物理知識教學之前,教師就可先用這些生活中的實際案例進行課前導入。教師在課堂上,可先提出已經設想好的與本次課程相關的生活素材,或者是對這些案例進行提問,讓學生思考,來引入即將介紹的課堂知識,或是直接提出教師已經想好的實際生活中的具體案例,讓學生去總結這些案例中的特點和規律,從而引入課堂教學內容。教師也可直接向學生提問,調動學生的思考,讓學生去主動探索生活中的學習素材,思考生活中的實際案例,讓學生來發言回答他們想到的生活中的實際案例,最終教師再對學生的發言結果進行統一的整理,引出本次物理課程要講授的物理知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采用這幾種方式,利用生活中的素材進行課前導入,使物理課程自然地開始。教師除了采用問問題的形式,也可做一些課前小實驗,幫助學生進行更加生動的課前導入。例如,在學習摩擦力時,教師在進行正式的知識講解之前,教師就可先準備好一個塑料瓶和兩個瓶蓋,一個瓶蓋是粗糙的,而另一個瓶蓋是光滑的,教師要先給瓶子蓋上粗糙的瓶蓋并擰緊,再從課堂上選擇一個沒有多大力氣的學生,讓他去嘗試擰開這個瓶蓋,學生可比較容易地就將這個瓶蓋給擰開了,然后教師就再給瓶子換一個光滑的瓶蓋并擰緊,再讓這個學生嘗試去擰這個瓶蓋,這個學生會覺得很難擰開這個瓶蓋,教師再從課堂上找一個力氣大點的學生,讓他嘗試把瓶蓋擰開,這時這位力氣大的學生也會感到很難擰開瓶蓋,然后教師就可讓學生來思考,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結果,為什么擰比較粗糙的瓶蓋就會比較容易,不需要太大的力氣就可,為什么擰比較光滑的瓶蓋就會很費力氣,教師可讓學生自己去思考其中的原因,教師也可讓學生進行學習小組內的小討論,總之最終引出本次課程的教學主題———摩擦力。此外,通過這項簡單的課堂小實驗,學生們也可更好地了解摩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利用生活素材增加實驗機會,簡化物理實驗

初中的物理實驗大多都是與實際生活聯系非常緊密的實驗,可在實際的生活中得到具體的實現。然而許多的初中學校實驗器材都是十分有限的,很多學生做物理實驗都需要幾個[1]趙靈香.生活素材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才智,2020(8).[2]梁福霞.基于生活素材下的初中物理教學應用探析[J].才智,2020(9).參考文獻:人一起組成一個實驗小組,一起用一套物理實驗器材進行實驗,這種時候學生往往都不能充分地參與其中,還有許多的物理實驗,都是教師帶進班級里一套實驗儀器,為學生進行實驗的演示,而學生是沒有機會自己去做這些實驗的,這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這對于學生學習物理來說是一個不小的問題,尤其是在許多的經濟發展不充分、教育比較落后的地區,學校的實驗器材更是十分有限的,甚至到了緊缺的地步,所以更是不能夠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打壓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挫傷學生對物理知識的學習的熱情,這是十分嚴重的壞影響。在初中的物理學習階段教師應該努力的培養起學生對物理知識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幫助學生喜歡上物理這門有趣的學科,這也是初中物理教師應該追求的物理教學成果之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可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將書中的教學實驗進行簡化,充分地利用實際生活中的物品,進行物理實驗物品的替換,從而降低學生進行物理實驗的成本,簡化物理實驗,增加學生的實驗參與度,盡量讓更多的學生親自動手去做實驗。教師可盡可能在生活中尋找物理實驗的替代品,然后再將這個實驗告知學生們,讓學生去做這個實驗,教師可組織學生自己準備生活素材,并帶到班級里來,學生們一起進行實驗操作,教師在直接對實驗進行清晰的講解之后,讓學生放學后可在家自己進行實驗,而且這種實驗,學生可在家中進行多次實驗,減少了學校資源有限的制約。同時,由于進行了實驗材料的替換,所以學生在進行實驗操作時,就可能會出現更多的問題,教師在給學生講解替換材料的實驗之前,可自己先實際操作一遍,以便教師確認這個實驗的重點、難點和關鍵點以及易錯點等,教師在給學生進行實驗講解的時候,就可向學生指出這些關鍵的地方,以提高學生做實驗的成功率,讓學生更加熱愛做物理實驗。

(三)將物理知識與生活實際相結合,提高實踐能力

初中的物理知識在生活中是有很多應用的,在一直以來的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都只是注重了物理知識的理論研究和理論學習,卻忽視了物理的應用性,忽視了物理的實際價值,學生自己平時也很難主動地將學習的知識真正應用在自己的生活里面,實踐能力也比較差。學生由于自身能力的限制,往往不能夠自己發現學習的物理知識與實際生活之間的聯系,不清楚自己學習的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所以只靠學生自身難以解決這個問題,要想真正地解決這個問題,需要教師進行引導,教師要幫助學生掌握自己學習的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教師可在教學過程中,多準備一些實際生活中的案例,在課堂上向學生提出,讓學生思考,為學生提供思路,教師也可多提問,教師要注意多鼓勵學生去發現知識與生活之間的關系,鼓勵學生去應用自己學習過的知識,讓物理知識真正發揮價值,這樣還能加強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和記憶,一舉多得,這對于學生的物理學習是非常有幫助的。例如,為了讓學生更直觀地理解大氣壓,教師可先準備一個煮熟的雞蛋,并把雞蛋的皮剝下來。教師再準備一個燒瓶、酒精、棉花以及火柴。教師先將棉花浸入酒精,再把浸過酒精的棉花點燃,放入燒瓶中,再拿一個剝好了的雞蛋,放到燒瓶口,再過幾分鐘,教師和學生就會發現雞蛋正在被吸入燒瓶中,通過這個實驗可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大氣壓,也可讓學生了解到物理知識其實來自生活,運用雞蛋、棉花這些簡單的東西就能進行物理實驗,巧妙地將物理知識與生活實際相結合,巧妙地將大氣壓這種無形的東西,轉化成直觀的可視化的東西,幫助學生們更加準確地理解大氣壓。

(四)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

一個科學嚴謹的態度對于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一個人要想成功,就必須要擁有科學嚴謹的治學態度。教師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應用生活素材時也一定要注意,有些知識是可觸類旁通和融會貫通的,但有的知識卻是:1就是1,2就是2,馬虎一點都不行,不能出現任何的誤差,這種時候教師就要抓住機會,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明確堅定地向學生說明這些知識的準確性和不可變性,培養學生實事求是、嚴謹認真的科學態度。一個嚴謹認真的科學態度是每位學生都應該具備的學習態度和生活態度,學習和生活中都有許多的東西是固定不可變的,不可與其他東西混淆,也不允許出現任何的誤差,教師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必須要注意這一點,要讓學生養成嚴謹認真的習慣,這個養成習慣的過程可能會比較困難,但是這個習慣一旦養成就會受益終身。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引入生活素材,對于學生的學習有很多的積極意義,但是對于許多要求嚴謹性的事情,教師絕對不能馬虎,不能為了使用生活素材而使用生活素材,不能太牽強,引入生活素材時一定要注意科學性和合理性,這是非常關鍵的問題。物理本身就有著較強的應用性和實踐性,并且物理知識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初中物理教師在進行物理教學的過程,不但要使學生理解物理知識,還要讓學生對相關現象有一個更加科學合理的認識,這就要求中學物理教師不僅要重視教學理論,而且要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所以教師將物理學習和生活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對于學生的物理學習是非常有益的。

作者:管永華 單位: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雙城鎮南安九年制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