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學方法選擇及創新
時間:2022-09-13 03:41:45
導語:初中物理教學方法選擇及創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新課標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學被提出了新的要求,更加注重學生物理素養的培養。隨之,必須進一步改革、創新物理教學方法。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圍繞物理教材內容,選擇適宜的教學方法,注重教學方法的創新,優化課堂教學形式,構建高效課堂,提高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有效性,更好地踐行素質教育提出的客觀要求,更好地貫徹素質教育理念。
關鍵詞:素質教育理念;初中;物理;教學方法;選擇;創新
初中階段是學生掌握各方面理論知識的關鍵性時期。在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為學生創設一種“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提高他們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學生探索科學的精神、良好的品德素質等,更好地將物理理論知識靈活應用到實踐中。在此過程中,教師必須與時俱進,樹立全新的教育理念,改變滿堂灌傳統教學模式,選擇并優化創新初中教學方法,注重理論與實踐的有機融合,促使學生更好地學習物理知識與技能,促進他們德、智、體等全面發展。
一、借助實驗法、比較法,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素養
就初中物理學科而言,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具有較強的實踐性、邏輯性。而物理實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激起他們的探索欲望。在物理教學過程中,一些物理現象僅僅憑借教師講解,他們是很難深入理解地,無法感受到物理學科所具有的魅力,準確把握對應的物理理論知識、基本規律。以“光反射與成像”為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準備一些生活實際用品,作為凹、凸面鏡仔細觀察。這是一種特別簡單的物理教學方法,大大降低了“光反射與成像”方面知識的難度,還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主動性,迅速融入到新課題學習中,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在物理學習過程中,學生會接觸到不同類型的測量器具,大部分測量器具都具有某些相同點,比如,天平、刻度尺、溫度計,教師可以優化利用比較法,引導學生準確掌握這些測量儀器的操作要領、操作技巧,在觀察之前,需要校對刻度尺、溫度計等的零刻度線,在使用完儀器設備之后,需要把他們放在正確的位置上。以“聲和光”為例,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工具,利用其集圖片、文字等一身的特點,制作“聲與光”的PPT課件,讓學生觀看相關的視頻等,刺激學生感官,使其留下初步印象,促使學生迅速融入到新課題學習中。教師需要扮演好引導者、協作者等角色,引導學生客觀分析在空間中聲、光傳播情況,讓學生清楚地知道聲音、光傳播之間的明顯區別,即聲音傳播需要借助某介質,而光的傳播并不需要,甚至可以真空中傳播,在遇到物體的時候,聲音、光都出現反射現象。在反射之后,聲音成為了回聲,而光反射后會成像。在實驗法、比較法作用下,學生可以準確理解不同知識點的區別,完善已有的物質知識結構體系,構建全新的知識結構框架,可以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素養,提高他們的實踐操作、理解等能力。在實驗教學中,教師要優化利用探究式教學方法,多角度指導學生做各方面的探究式物理實驗,引導他們正確選擇實驗儀器,認真觀察實驗現象,客觀分析實驗數據,通過實驗來驗證對應的理論知識,培養自身的創新素養。
二、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素養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激發學生探索欲望,調動他們學習積極性、主動性的關鍵所在,也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與質量的關鍵所在。在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也要圍繞物理理論知識,巧設問題教學情境,引導學生自主思考,提高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比如,在講解浮力章節知識的時候,可以設置這樣的問題,比如,為什么會漂浮在死海上,不會沉下去。又比如,為什么在雨天會先出現閃電后大打雷,而不是在同時發生。以“大氣壓強”為例,由于初中生的生活經驗有限,對大氣壓并沒有過多的了解,很難準確理解“大氣壓”這一概念。在講解“大氣壓”知識的時候,教師可以借助實驗法,演示相關的實驗,刺激學生感官,降低“大氣壓”知識點的難度,促使他們更加準確、客觀地理解“大氣壓”。教師可以向學生演示這樣的操作,將玻璃杯裝滿水,并用塑料卡片把杯子蓋住,將杯子倒過來。在倒過來之前,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相關的問題,即如果此時將手移開,杯口處的卡片是否會掉下來,杯中的水是否會流出來,并讓學生相互探討,大膽說出自己心中的真實想法。進而,向學生演示接下來的操作過程,驗證學生心中的猜想,會發現在將手移開之后,杯中的水并沒有溢出來,卡片也僅僅貼在杯子上,這是因為大氣壓的作用。借助問題情境,優化利用物理教學方法,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識,引導他們不斷探索物理這一未知的世界。
三、借助多媒體手段,做好課堂小結
在科技日益發展的浪潮中,多媒體輔助教學工具被廣泛應用到課堂教學中,極大地提高了課堂教學有效性。在進行課堂教學小結的時候,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工具,簡潔地概括課堂教學內容,讓學生明確本堂課的教學重點、難點,進一步鞏固本堂課學習的新知識點,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培養他們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創新能力等。在此過程中,教師要根據班級學生已有水平,章節內容難易程度,采用適宜的課堂小結形式,比如,問題式小結、對比式小結,互動性小結,但一定要“簡單、明了”,要具有針對性、目標性,有利于學生準確掌握新的物理知識點。
四、結語
總而言之,在初中階段,物理學科占據著核心位置,必須引起高度的重視。教師要全方位分析物理學科具有的特點,客觀分析初中生已有的興趣愛好、個性特征、心理特征等,合理安排物理教學內容,選擇合理的教學方法,加以優化創新。在此基礎上,教師需要樹立“生本教育”理念,將課堂還給學生,充分展現學生在整個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不斷挖掘他們各方面潛能,學好物理這門重要的學科,為進入更高階段的學習做好鋪墊,也在一定程度上改變初中物理教學現狀,真正走上素質教育的道路。
作者:韓士鼎 單位:江都區宜陵鎮中學
參考文獻:
[1]鐘炳權.初中物理教學方法選擇與創新探究[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4.05:133+164
[2]鄭志明.初中物理教學方法選擇與創新探究[J].學周刊,2014.35:48
[3]劉明坤.加強初中物理理念教學的方法分析[J].生物技術世界,2013.07:119
[4]王雷.初中物理教學方法選擇與創新研究[J].中外企業家,2015.08:221
- 上一篇: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改進與創新
- 下一篇:初中物理教學生活化研究10篇
精品范文
6初中班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