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初中物理科學方法
時間:2022-01-15 11:06:36
導語:淺議初中物理科學方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傳統的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對于科學方法的教育不夠重視,導致學生在物理學習時知識是破碎的,沒有形成相應的知識系統,同時,學生的科學思維方式和創造能力也沒有得到培養。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教師應當促進自身教學觀念的轉變,在課堂教學中注重科學方法的教育,從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一、物理知識教學中滲透科學方法教育
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物理知識教學是重要的教學環節,物理知識是教學的重要內容。因此,在知識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促使學生進行觀察、實驗,結合自身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對事物進行分析和總結,對物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規律進行概括和總結,進一步獲取知識內容。在知識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僅需要重視教學的結果,同時需要引導學生對物理思想和研究方式進行了解和掌握。例如,在蘇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級上冊“歐姆定律”章節知識內容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電流、電壓以及電阻等知識概念進行回歸,引導學生對相互之間的關系進行猜測,并且設計相應的實驗進行探究,對實驗中的數據進行記錄,通過記錄的數據以及實驗中數據反映的圖象進行分析,對相應的關系進行總結:電阻一定的情況下愛,電流和電壓之間的關系進行總結;電壓一定的情況下,電流和電阻之間的關系。進而能夠促使學生對歐姆定律進行概括,并且給出相應的表達方式RUI=。因此,在對知識內容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采取科學方法進行教學,促使學生能夠感受科學方法在概念總結、規律發現中的意義,激發學生對科學方法的自主學習和靈活使用,促進實際問題的有效解決。
二、物理實驗教學中滲透科學方法教育
物理是一門注重實驗的科學學科。在物理教學的過程中,實驗既是教學的重要方式也是教學的重要內容。在實驗教學的過程中,通過實驗的演示對學生進行啟發,給學生相應的引導。在進行實驗教學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實驗,對實驗的現象進行觀察,數據進行分析處理,歸納實驗的結果等過程中,都能夠體會到科學方法的運用。同時在生活中的實驗能夠引導學生利用科學方式對實際問題進行解決,促進學生進行自主的探究。例如,在蘇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級上冊“電阻”中“決定電阻大小的因素”實驗教學中,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合理化的分析,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實驗,首先,在實驗開始前,引導學生對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進行猜測,如導體的材料、長度以及截面的面積等。然后引導學生對實驗進行設計和自主探究。如導體材料和截面面積相同的情況下,探究電阻的大小和長度是否有關,選擇實驗的器材,對實驗的現象和數據進行記錄,得出相應的結果。然后根據同樣的原理,對電阻的大小和導體的材質、橫截面積的關系進行探究,最終對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進行歸納和總結。在實驗探究的過程中,滲透科學方法的教育,促使學生對科學方法進行掌握和運用。
三、結合物理史教學滲透科學方法教育
在漫長的物理發展長河中,有很多取得成就的物理學科,這些物理學家在進行探究的過程中,運用了科學的方法進行探索和實驗構想,因此,在物理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融入物理史,在物理史教學的過程中體現科學方法教育。就是引導學生對很多年前的情境進行想象,讓學生對當時科學的背景進行了解,了解科學家在什么問題上、什么環節中、何種情況下,采取怎樣的方法和思路進行科學發明和發現,對學生進行科學方法的滲透教育。例如,在蘇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級下次“牛頓第一定律”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向學生講述這一定律的提出是結合伽利略的斜面實驗。在17世紀伽利略在著作中多次提到了類似慣性原理的說法,在《兩門新科學》的著作中提出了他的理想斜面實驗,并且通過推向得出結論:假如物體沿著光滑斜面落下,并且沿著另一面向上運動,則物體不受斜面傾角的影響能夠達到原來同樣的高度,只是需要不同的時間。笛卡爾對伽利略的不足進一步的彌補,最后牛頓在笛卡爾和伽利略的理論基礎上,提出了慣性定律。同時引導學生對伽利略的斜面實驗進行模擬,激發學生的興趣,領悟前人的科學方法,促進學生物理學習信心的樹立。
四、結語
在初中物理教學的過程中,整個教學環節很多的內容能夠對學生進行科學方法的滲透教育。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對教材內容進行深入發掘,尋找科學方法教育的內容,對教學內容和教學環節進行組織,在物理教學中合理滲透科學方法教育,促使學生能夠在潛移默化中感受科學方法,對物理知識內容進行深入學習。
參考文獻:
[1]李福忠.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滲透科學方法教育[J].中學物理,2012,30(18):45-46.
[2]崔廣鳳.淺析初中物理教學中科學方法教育的滲透[J].基礎教育課程,2016,(14):64-66.
作者:張杰 單位:江蘇省盱眙縣第一中學
- 上一篇:探索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方法
- 下一篇:初中物理實驗教學創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