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初中物理學科有效作業研究

時間:2022-11-16 05:55:31

導語:對初中物理學科有效作業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對初中物理學科有效作業研究

摘要:作業對于學生鞏固所學知識,教師掌握學生學習情況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當前的物理作業多從考試角度設計,呈現出無序、重復、量大的現象,不能真正、有效地滿足學生和教師的教學需求。本文以作業設計的思路和步驟為切入點,探討初中物理學科作業設計的有效性,以期實踐教學起到鑒見作用。

關鍵詞:物理;作業;有效性

一、作業的功能

鞏固所學知識的重要手段。根據“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學完的知識要及時鞏固。而教師布置作業,學生做作業,就是鞏固所學知識,防止遺忘的好方法。了解學生對知識掌握情況。在批改作業時,教師通過學生作業中出現的錯誤,能夠及時了解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掌握程度以及下一步教學的方向。由此可見,作業具有診斷功能,通過診斷的信息改正或補充教師的教學。

二、當前初中生物理作業的現狀

當前的物理作業大多是從考試的角度設計的,大量采用與測驗高度仿真的練習,直接追求應答記憶的結果,從而出現“以練代學”的現象,使“未理解就熟練”的學生隨處可見。在對我區部分學校學生作業進行的問卷調查中發現,八年級成績中等學生完成作業平均時間為2.5小時,九年級中等學生完成作業平均時間為2.8小時。雖然比教育部統計數據略低,但也屬于嚴重超時。當前書面作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無序。習題的選擇沒有經過教師的思考,習題鞏固和考察點排布無序,不利于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系統記憶;習題難度排布無序,學生在完成作業時思維跨越較大,不利于學生自主完成作業。

(二)重復。教師對同一個知識點從同一個角度布置了大量習題,或針對簡單知識點布置了大量難度較低的重復性的習題,這些習題是無效的,加重了學生寫作業的負擔。

(三)量大。在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下,多數教師在對待作業的態度上重量輕質,不根據授課內容與學生自主學習時間的多少合理確定作業量;不經過精心選擇,每天都布置大量作業,使學生整天淹沒在題海中,休息、活動和睡眠時間嚴重不足,影響了學生的身體健康和個性的全面發展。

三、有效性作業設計的思路與步驟

(一)明確知識點和目標要求

在設計作業之前,教師首先將一節課的學習內容用雙向細目表的形式整理出來,明確每個知識點的目標要求。按知識點的目標要求設置習題,不能出現知識點的遺漏。針對每個知識點,根據學生的課堂反應情況,思考需要配備習題的數量,保證學生對知識的有效鞏固。

(二)按講課順序排列習題

作業的第一個功能是鞏固,所以回憶所學內容,了解知識間的聯系,明確前因后果、來龍去脈、內涵外延很重要,按授課順序編排練習題最有利于鞏固和記憶。除此之外,這種排列方法使重復的習題一目了然,能夠最大限度地減少重復。

(三)按教學要求確定作業量

教師應以學生對所學知識是否認識、理解,學生是否達到教學目標要求,確定題量。如,密度單位的換算。教師可以用幾道題來鞏固或檢驗學生是否會換算,如果學生能夠得出正確答案,那么則可以為學生減少或不布置相關知識點的作業。另外,“有效”是相對于“無效”而言的。降低作業量是減少無效作業,不能由此降低質量標準。如果有效作業的實施導致質量標準的降低,則是不可取的。

(四)對于較難的知識點要多方面設題

有意地化解知識難度或多角度破解難度屬于命題技巧,需要教師具有創新能力。如,在凸透鏡成像規律的教學中,當學生通過實驗得到“三區兩點”所成的像的性質后,接下來需要學生記憶。從有效作業的角度來設題,可以做如下思考:1.從實驗中得來的結論直接記憶。2.附加條件再記憶,在情境中記憶。3.通過作圖記憶。這種變式記憶的效果遠大于一種方式方法的重復記憶,能夠增加有效記憶,減少無效記憶。

(五)注意題型功能的恰當利用

習題有多種類型,如選擇題、填空題、計算題、簡答題、綜合題等。不同類型的題在解答時的思考方式是不同的。如,填空題的主要功能是記憶;選擇題的主要功能是辨析與甄別。新課教學的課后練習主要以鞏固記憶為主,應該多用填空題,少用選擇題。由于中考試卷把選擇題放在最前面,很多練習冊也按中考試卷的題型順序排列。這樣排列雖然有利于學生熟悉考試,然而卻嚴重地忽略了課時作業鞏固練習的功能。且考試不僅是學業質量考查,還兼具選拔功能,具有很強的甄別性,而課時作業則主要是鞏固課堂所學的知識,以弄懂弄會為主,不關注選拔與排序。兩者在功能上明顯不同,按中考題型排序打亂了教學順序,不利于學生的理解與記憶。

所以,選擇合適的題型編制課后練習題也是應該重點考慮的問題。劃分層次由于學生學習能力的不同,因此課后作業的難易是需要有層次的。對于作業層次的劃分,我認為,在布置作業時,按講課順序排列,在難題上加“*”標注,不必刻意追求先易后難,只要把難題放在合適的位置即可。設計有效習題時,可以按如下步驟實施:確定知識點——確定目標要求——按點排布習題——多角度設題——加“*”標注劃分難度。

作者:楊德春 車忠海 單位:遼寧省大連市甘井子區教師進修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