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現性評價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應用
時間:2022-02-16 09:51:44
導語:表現性評價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長久以來,教育體系對學生的評價往往采用以紙筆測驗作為主要形式的量化評價,忽略了學生操作能力和表達能力等能力方面的考察。表現性評價作為一種新的評價工具恰恰能彌補這一不足。筆者探討了表現性評價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應用的可行性和策略,并設計了一節課中表現性評價的步驟。
關鍵詞:表現性評價;物理實驗教學
長久以來,教育體系對學生的評價往往采用以紙筆測驗作為主要形式的量化評價,這一評價形式雖然能精確評價學生的成就,有效提升公平度和效度,但忽略了學生操作能力和表達能力等能力方面的考察,漸漸顯示出它的不足。表現性評價作為一種新的評價工具恰恰能彌補這一不足,并貼合新一輪基礎課程改革對物理教學的評價方面所提出的注重實踐性評價和過程性評價的要求。近年來,表現性評價被越來越多的專家學者所認可。
1表現性評價概述
表現性評價主要是針對某一具體任務,利用觀察、評分等方式考察學生完成這一任務時的表現。表現性評價通過考察學生在完成實際任務時,應對、解決任務的真實反應和表現,處理問題的能力和水平,由教師或水平較高的評定者按照一定標準進行直接的觀察、評判。
2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應用表現性評價的可行性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在整個初中物理教學中幾乎每一課都有教師演示實驗或者是學生探究實驗,實驗教學是物理教學中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物理實驗是學生學習和研究物理概念和物理規律的重要方法,表現性評價有利于優化物理實驗教學過程,促進學生的學習。表現性評價既是活動又是測驗,既能測量學習結果又能評價學習過程。表現性評價運用靈活,可以嵌入在課堂活動中。表現性評價能真實的評價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通過設計條理清晰、公開透明的評價標準,全面反映學生在實驗中的情況,找到不足,從而提出針對性的解決方法,有利于學生的進一步發展。
3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應用表現性評價的策略
3.1在“引導”中評價“表現”。每次實驗對于學生來講都是第一次,在實驗的過程中遇到問題和困難在所難免。這就需要教師在實驗教學中時刻關注學生,適時給予引導,避免學生產生挫敗感進而放棄實驗。教師可以運用表現性評價的形式指導學生,將“引導”與“評價”相結合。在“引導”中進行評價,在“評價”中給予引導,在學生觀察、動手、思考的過程中引導其往正確的方向前進,同時評價其觀察、動手、思考的過程。3.2在“激勵”中評價“表現”。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教師可以邊引導邊激勵學生學習。激勵的方式多種多樣,可以是表情語言、動作語言、口頭語言,甚至是一個贊許的眼神,一個肯定的微笑。學生在收到教師的激勵后,必將大受鼓舞,全身心的投入到實驗實踐中。同時,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實驗態度、實驗過程、實驗結果做出綜合性的評價,引導學生更好的掌握實驗的知識。3.3在“全面”中評價“表現”。將表現性評價應用于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時,教師在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之外,更要注重發現學生多方面的的發展潛能,了解學生發展中的需求。教師在物理實驗中應用表現性評價,不能只評價學生的實驗結果,更要關注學生的實驗態度、實驗過程、實驗步驟、實驗分析等,表現性評價必然是全面客觀的評價。3.4在“公正”中評價“表現”。評價的目的是為了促進學生個體能更好的發展,而不是為了分出勝負。因此,不管是教師評價還是學生之間的互評,都要秉承公正的原則,拋棄個人的“前見”,就事論事,客觀公正的做出評價。
4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應用表現性評價的步驟
4.1評價目標的確定。一節課要考察的實驗探究要素重點包括進行實驗與收集數據、分析與論證。一節實驗課的教學與評價目標確定有三方面:(1)知識與技能;(2)過程與方法;(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4.2實驗評價過程。4.2.1實驗前的預習評價。實驗前學生需要預習本次實驗的內容,并完成教師設計的預習指導,具體如下:實驗名稱:實驗小組成員:指導語:為順利完成本次實驗任務,請同學們通過查閱書本及相關參考資料、小組討論等方式完成下列題目:(1)本次實驗的目的是什么?(2)本節課涉及的物理量有哪些?(3)明確相關物理概念和規律。(4)請嘗試設計記錄實驗數據的表格。教師設計好實驗前的預習指導后,提前發放給學生,給學生充分的準備時間,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有效充分的預習,將為實驗的順利開展打下堅實的基礎。4.2.2實驗過程中的評價。在實驗中,表現性評價內容包括評價學生的操作是否規范,學生在整個實驗過程中進行實驗和收集數據、分析與論證的能力,并分別通過行為核對表和PTA量表進行評價。由于受實驗器材數量及考慮學生實驗能力、培養協作精神等因素,將學生按兩人分組配備相應實驗器材。實驗課一開始,就向學生發放相關的行為核對表,并明確要求學生在接下來的實驗中對照核對表,檢查自己的實驗操作是否規范。在實驗中,學生進行實驗和收集數據能力、分析與論證能力是考察的重點,應用相關PTA量表進行評價。設計出合理的評價標準至關重要,教師和學生需要根據量表來檢查學習的水平,并進行評價,從而找出優勢與不足,促進學生的進一步發展。4.2.3實驗結束后的評價。實驗結束后,學生需要完成有關實驗報告,實驗報告中需要體現以下內容:實驗目的、提出問題、設計方案、器材、實驗與記錄、分析與小結、交流與討論等。教師通過對學生提交的實驗報告給出最終的評價分數,最終完成本次實驗的全部過程性評價。
參考文獻:
[1]朱虹.表現性評價研究[D].開封:河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
作者:侯海林 單位:江蘇省昆山市花橋中學
- 上一篇:“制表法”在高中歷史非選擇題的應用
- 下一篇: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提高實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