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學路徑

時間:2022-03-03 09:41:14

導語: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學路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學路徑

【摘要】物理與生活的互動,既體現了物理學科屬性的特殊性,又展現了開放式教學的優勢。不但符合新課標對物理教學走出校園的要求,同時滿足學生個性化的發展需要。本文以初中物理與生活的互動為研究對象,結合初中物理與生活的互動原則,從樹立生活化教學理念、創設生活化的課堂引入、設計生活化的物理實驗器材以及開發生活化的課后物理習題資源四個方面探索生活化教學的路徑,希望在提升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效率的同時,對學生物理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生活問題的解決能力的形成有一定幫助。

【關鍵詞】物理生活化;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學

在物理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偶爾會產生一定厭煩和畏難心理。通過對學生的觀察并結合自身的一線教學經驗,筆者發現學生之所以會產生這些消極心理,歸根到底是由于物理學科存在大量的抽象知識,使學生感受到教學內容脫離生活實際,不利于接受和理解。而生活化教學,可以緊密聯系學生的認知和物理知識,對物理教學的開展有十分重要的幫助。

一、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學原則

(一)開放性原則

物理生活化教學,突破了傳統物理封閉式教學模式,使物理擺脫課本的束縛,走出校園,走向社會。一方面,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生活經驗細心的觀察,加強對相關物理知識的整理和收集。另一方面,生活化的課堂教學中師生之間有了更多的互動交流內容,學生與教師的關系更親密,使物理課堂教學具備開放性的特點。

(二)滲透性原則

綜合性強、應用范圍廣是物理學科的突出特點,而物理生活化的教學模式,一方面可以讓學生養成在日常生活中發現、分析物理知識的良好習慣,有利于物理知識在生活中的點滴滲透。另一方面有利于物理學科與其他學科的相互滲透,如語文、歷史、化學等。通過學科間的相互滲透可以激發學生對物理學習熱情,在物理學習的過程中逐漸發現物理的魅力,進而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

(三)適度性原則

物理生活化教學絕不是將大量的物理生活現象羅列到課堂教學中來,而是結合物理教學的實際需求,有選擇和目的性地展開生活化教學。如通過短小精悍的故事引導,重點突出的實驗設計提升教學效果,而不是大量的生活化教學素材的堆積。

(四)發展性原則

物理作為發展中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讓學生感受物理教學的發展性,以更好地服務生活,采用生活化教學十分重要。它不但體現了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而且有利于學生的未來發展。物理生活化教學能夠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可以由低到高地逐步提升學生素質。

二、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學路徑

(一)樹立生活化的教學理念

先進的教學理念是教學活動順利開展的前提,因此更新教師的教學理念是實現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學的首要條件。第一,樹立“生活物理”的教學思想。生活化的物理教學面向全體學生,結合學生自身的生活經驗、常見的生活現象,通過物理知識進行講解,不但沖破了書本的束縛,而且開放式的教學理念對于學生自我發展和完善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第二,創新以講授為主的教學模式。傳統的物理教學模式主要按照以下模式進行(如圖1)。

(二)創設生活化的課堂引入

利用生活中有趣的故事或謎語引入,初中生正處于心理思維發展的關鍵時期,對于一些開發智力的謎語和故事充滿興趣。因此,將生活中有趣的故事和謎語引入物理課堂教學,既可以增添物理課堂教學色彩,又拓寬了學科知識。例如,在“電流和電路”中驗電器(如圖2)的學習中,利用謎語“小小一銅人,手藏腹部內,頭頂遇電荷,兩手就抬起”,幫助學生了解相關電學知識。

(三)設計生活化的物理實驗器材

物理實驗器材作為物理教學開展必不可少的教具,對其進行生活化的開發,不但可以節約實驗成本,而且可以提升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在開發生活化的實驗器材的過程中要注意以下三點:第一,材料簡單,容易獲得。根據實驗需要,就地取材,以提高實驗的可操作性和普遍性。第二,靈活多變,一物多用。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打破學生的常規認知,發散學生思維。如鉛筆就是一種很好的物理實驗教具,在學習壓力的作用效果時,我們可以通過按壓鉛筆兩端,感受不同受力面積下壓力的差異。在摩擦力的學習中,可以利用鉛筆鉛芯粉末減少摩擦力大小,既簡單多變,又一物多用。第三,重復利用,節約資源。生活中的空飲料瓶、廢舊紙板等都可以在物理實驗中重復利用,如空飲料瓶可以在摩擦力的學習中使用,還可以在浮力的學習中使用,因此在物理實驗器材的開發過程中,加強對生活廢棄資源的利用,在學習物理知識的同時,還可以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

(四)開發生活化的課后物理習題資源

課后作業是學生進行物理知識鞏固的關鍵環節,因此提高作業布置的效率性十分重要。傳統的物理練習題具有一定的規律性和可操作性,學生通過重復訓練,物理成績確實可以得到一定的提升,但是習題內容相對單一,降低了學生對物理的學習興趣。而生活化的物理習題是在物理練習中融入生活化的元素,一方面有利于學生聯系生活經驗解決學習中遇到的物理問題;另一方面有利于學生發現生活中客觀存在的物理知識,并把所學的物理知識運用到生活實踐中去。因此,在物理習題中融入生活化元素,真正體現了學以致用。在生活化物理習題的開發過程中,可以從以下兩方面著手:第一,以生活和自然現象為基本開發點。生活和自然現象中蘊含著大量的物理知識,如家用電器蘊含著電學的知識,“水中月”蘊含著光的反射定律,我們要充分利用這些元素編制習題。第二,以最新科技發展為基本開發點。物理知識是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創新的,因此習題的設計也應當反映出科技發展元素。

三、結語

物理作為一門與生活緊密聯系的學科,采用生活化的教學模式是實現走向社會的必然趨勢。在初中物理生活化的實施過程中,我們要緊緊圍繞“生活—物理教學—實際應用”這一思路。首先,結合學生的情感認知,教師創設生活情境,激發學生的探索求知欲,使學生快速融入物理知識的學習中。其次,結合實驗需求,創設物理實驗生活化的平臺。指導學生制作教具、動手實驗。在實驗平臺的設計過程中,加深學生對相關物理知識的理解,同時提升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最后,開展生活化物理綜合探究活動。結合本地和本校的實際情況開展相關活動,促進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生活經驗的發展,以提高學生運用物理知識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楊光.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學的有效策略[J].試題與研究,2020(36).

[2]龔加銀.有效提升初中生物理學習效率策略探討[J].讀寫算,2020(33).

作者:姜玉仙 單位:山東省濱州市北鎮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