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習題教學論文8篇

時間:2022-09-25 09:13:00

導語:高中物理習題教學論文8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中物理習題教學論文8篇

第一篇

一、抓好課堂效率

在日常的課堂教學當中,教師要注重物理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具體如下:

1.在傳統的高中物理教學當中,教師只注重自身所要灌輸給學生的教學內容,而不注重學生的吸收狀況。在對高中物理習題教學優化過程當中,我們要充分考慮自身的教學內容以及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在選擇物理習題方面,要選擇那些典型的、具有一定代表意義的習題作為例題讓學生進行練習。

2.對于課堂的層次性要進行很好的把握,對于習題的設計要講究層次遞進,由淺入深,充分考慮到每個學生的吸收程度以及課堂的教學效率,讓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收獲自身想要獲得的物理知識,進而提高學生的水平。

3.在傳統物理習題講解的基礎上,還要注重知識的延展性,對于習題要學會不斷地變化讓學生做出解答,確保以不變應萬變,開闊學生視野的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4.注重發展學生的發散思維,讓學生學會一題多解和多題一法,不斷強化加以鍛煉,讓學生銘記于心。

二、做好學習方法指導

對于教學,我們最終的目的就是讓學生主動地學。為了達到這樣的目的,教師在日常教學當中,就要教會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方法。把握好審題、解題的關卡,培養學生做到讀懂題,學會做標記,理順解題的思路。具體包括:第一,弄清題目當中所包含的信息,題目的知識點在哪里;第二,將解題的思路進行條理化之后,想好從哪里做起以及怎樣做;第三,進行有條不紊的解答,做到準確無誤。

三、加強課后輔導

由于班級學生的智力存在差異、思維方式不同,所以在課后就要對不同的學生進行分類指導,確保每個學生都能以最快的速度和方式成長。對于掌握物理知識稍慢一些的同學,應該督促其掌握牢固基礎知識,再進行其他方面的嘗試。對于中等學生,要讓其掌握基本方法的同時,反復練習,爭取更上一層樓,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得到最好的鍛煉,確保因材施教。綜上所述,在當前教育背景下,如何提高課堂效率已經成為教育界最廣泛的話題,與此同時,高中物理習題教學的優化勢在必行,高中物理老師應該科學地選擇習題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在高考中取得優異的物理成績。

作者:李偉娜 單位:湖北省武漢市新洲區第一中學

第二篇

一、選擇趣味性的習題

高中階段的物理知識具有一定的難度和抽象性,很多學生不喜歡學習物理。為了促進學生物理習題學習的質量,教師在選擇物理習題時應注意趣味性,提高學生對物理習題的興趣,激發他們的學習欲望,讓學生自然地融入到物理習題教學中,接受物理知識,掌握解題方法。例如利用這樣一道物理習題:一只偷油的老鼠通過傳送帶運輸油,傳送帶的速度是0.1M/S,不計轉輪a和b的大小。AB=1.2M,老鼠跳到A點,以相對傳送帶0.3M/S的速度向B點跑去,到達B點后又以相對傳送帶0.3米每秒的速度回到A點?;氐紸點后又以相對傳送帶同樣的速度向B點爬去,到達后又返回。速度不變在A,B點掉頭的速度不記。問從A點開始記時,經過多久傳送帶上將布滿老鼠身上的油污漬?通過老鼠傳送油的題目提高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進而促進物理教學效果的實現。

二、探究合作學習

新課改要求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強化學生的積極作用,因此在物理習題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探究合作的形式,讓學生對物理習題進行合作分析和探究,強化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例如題目:在方向水平的勻強電場中,一不可伸長的不導電細線的一端連著一個質量為m的帶電小球,另一端固定于A點。把小球拉起直至細線與場強平行,然后無初速釋放。已知小球擺到最低點的另一側,線與豎直方向的最大夾角為θ。求小球經過最低點時細線對小球的拉力。然后引導學生探究問題:題目中的小球處于分為哪幾個狀態,受力情況是怎樣的,在小球無初速下擺過程中,可以分為幾個過程,分別有幾個力對小球做功?通過合作探究使學生對物理問題有更深入的認識,實現良好的物理學習效果。

三、習題與實驗相結合

物理是一門實驗性的科學,很多物理概念和規律現象等都需要通過物理實驗來驗證,物理實驗是進行物理習題教學的有效方法,通過實驗觀察和分析指導學生得出物理問題的答案,同時在物理實驗中,通過自己的動手操作,也能夠加深學生對物理知識的印象,實現良好的學習效果,提高了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例如在學習《感應電動勢的大小》問題時,教師在教學時,可以通過演示導體切割磁感線,導體和磁體發生相對運動,閉合電路的磁場發生變化,利用實驗引導學生分析得出“穿過閉合電路的磁通量變化越快,感應電流和感應電動勢就越大”的結論,然后總結出“電路中感應電動勢的大小,跟穿過這一電路的磁通量的變化率成正比”的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通過實驗教學,使學生對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有更深的理解和認識。

四、一題多解

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很多物理習題存在著多種的解法,教師可以在習題教學中引用一些可以一題多解的題目,讓學生積極發散自己的思維,開發自己的智力和創造性,提出物理習題的不同解決方法,有助于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提升。習題是高中物理教學中十分重要的內容,教師應提高對習題的重視程度,采用多樣化的習題教學方法,加深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和重視,實現良好的物理學習效果。

作者:蔡金友 單位:安徽省明光市第二中學

第三篇

一、把握物理習題課的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的理念,習題教學的主要目的是為高中物理教學三維目標(即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實現服務。所以,習題教學的目標一般有以下幾個:(1)通過習題課的教學,使學習者能夠選擇正確的技能,依據正確的解題步驟,解答教學中的習題。這是學生所要達到的“知識與技能”目標。(2)通過習題課的教學,使學習者理解解決一類習題的方法,并在新情景下正確運用該方法。這是學生所要達到的“過程與方法”目標。(3)通過習題課的教學,使學習者理解一類習題的題型特征,以及解決此類問題的方法,形成解決此類問題的圖式。這是學生所要達到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目標兩者整合。

二、選題要針對學生和教材的實際情況

物理習題是實際物理問題、物理現象的科學簡化、科學抽象和理想化模型。因此,在教學中,選取優化組合好的物理習題,是物理課堂中的一個重要環節。物理習題的選題不應太難,最好選取教材里面的題目,也不能脫離學生的實際水平,使學生感到物理題目高深莫測;更不能太易,一目了然,要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過程,選擇適應不同層次、不同階段的題目。既要一定的坡度,又要有豐富的層次。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對所學的知識循序漸進逐步加深理解,以求全面掌握,才能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通過練習從中有所得。差生不會因不能正確求解問題,而挫傷他們學習的積極性而喪失學習的信心;優生也不會因自己的“余熱”無處發揮而覺得物理枯燥無味,失去學習物理的興趣??傊?,習題教學所選的題目要具有典型性,能夠充分反映物理概念、規律的本質和關鍵,所選的題目要有層次性,根據學生和教材的實際情況,從注重基礎出發、多考慮學生的智力水平、可接受能力,從而來提高物理習題教學的有效性。

三、分析問題要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

高中物理習題教學不僅要注重教師的“教”,更應關注學生的“學”,在講解物理習題時,教師應引導學生通過各種途徑來分析題目的物理過程,啟發學生分析、理清解題思路,尋找解答習題的正確方法;另外判斷學生的解答是否正確,不能看答案是否正確,也不能把解答過程是否符合“標準答案”作為判斷的唯一標準。教師不能因為完成教學任務,節省時間,忽略中間的物理過程和思維過程的分析。

四、注重解題方法的指導

教師在教學中必須加強解題方法的指導,必須教給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只有學生掌握了好的解題方法,才能以不變應萬變,輕松解題。(1)審題。審題就是通常說的讀題。在讀題過程中掌握和分清標點符號,對于分析題目所提供的信息和構建物理情景有很大的幫助。一般在讀題的過程中,要找出題中所給出的物理量和物體的運動狀態以便構建物理情景,選擇解題方法。(2)建構。就是構建物理情景,并將此情景進行簡單化。建立一個物理模型,使解決的問題清晰明朗化。這為解題選擇哪些相應的物理知識提供了依據,更是為解題成功埋下伏筆。(3)求解。求解就是將解題思路文字化,條理化的過程。具體來說就是根據構建的物理情景選擇合適的解題公式。但要使學生解好題要考慮答題順序,做到解題過程有條不紊;考慮每一步的理論依據,做到步步“有理可依,有章可循”,靈活運用所學的物理知識。(4)驗討。就是解完題后,引導學生從物理的角度來看,對結果進行驗證是否符合實際和物理規律。驗就是檢驗結果,檢驗結果是否符合物理規律和實際。例如解決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問題時應用基本思路:(1)審題后選取研究對象。(2)根據研究對象的物理過程,進行受力,做功分析,判斷機械能是否守恒。(3)恰當選擇參考面,確定研究對象在過程的初,末狀態時的機械能。(4)用機械能守恒定律建立方程,求解并驗證結果。在終結了基本解題方法后,在解題的過程中還要引導學生思考:①本題考察的知識點;②解此題的方法有幾種,孰優孰劣;③解題中暴露出知識上的不足和思路的偏差;④有哪些啟示等。

五、習題教學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探索高效的習題課堂的核心之一是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這是教師發現學生存在問題的最好機會。教師要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促進者、合作者、幫助者,而不是權威的知識講授者,要為學生創設積極主動參與習題教學的條件和環境,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在注重自主學習的同時,還要提倡教學方式多樣化。教師可以適當選取一些具有開放性或探究性的問題,采用討論或探究性學習方式,或者多種方式相結合,鼓勵學生大膽提出獨特、新穎的想法或見解,學生通過參加探究性學習活動,學習積極性就會大大提高,提高學習興趣,同時也提高了學習效率。

作者:尚春霞 單位:河北省昌黎衛生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第四篇

一、混淆物理公式的適用條件

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在解題過程中經常出現的一些問題,這類問題往往能夠反映出學生在知識掌握上的缺漏,也能夠體現出學生認知上的一些偏差,是非常有價值的一類教學素材.隨著學生積累的知識不斷增多,掌握的各種公式不斷豐富,學生在做題時常出現的一類問題就是混淆物理公式的適用條件.教師首先要深化對于學生這方面的引導,在知識教學時要明確告訴學生每一個公式的適用條件,這樣才能夠讓學生在今后應用公式時不至于出錯.同時,教師可以結合一些有代表性的例題,將一些學生容易混淆的公式進行知識串講,比較公式間的異同,并且強調每一個公式的適用條件.這樣才能夠深化學生的記憶,避免學生再犯類似的錯誤.物理公式都有一定的適用條件,而學生的錯誤來源往往是擴大物理公式的適用條件.例如,在講“電磁感應”時,有關磁通量的習題,根據磁通量的計算公式Φ=BS,此公式僅適用于勻強磁場,而且線圈面積小于磁場區域面積的情況.部分學生在解題時往往擴大了公式的使用條件而引起解題錯誤.這一類型錯誤的本質是學生對磁通量這個概念沒有深刻的理解和認識,因此出現隨意取代公式的舉動.教師可以列舉各類有代表性的范例來深化學生的認知,讓學生明確每一個公式具體的適用條件.這不僅能夠幫助學生牢固掌握相關知識,而且能夠避免類似的錯誤再次產生.

二、學生認知上的偏差

每一個學生在解決具體問題時都是以自己的認知習慣為出發點,這就容易造成學生認知上的偏差,學生會根據自己的主觀意識錯誤判斷一些問題,進而導致一些解題差錯.要想避免這類問題,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有意識地糾正學生的認知偏差,要讓學生對于每一個知識點有更加準確的理解與認知,并且要通過有效的引導調整學生的思維習慣.這樣才能夠避免學生由于認知偏差而導致的各類解題錯誤,這是提升學生知識應用能力的一種有效教學模式.例如,在講“導體棒在磁場中做切割磁感線運動”時,對于導體棒兩端的電勢差,不同的學生就有不同的認識,有的學生認為這個電勢差大小應該就等于電源的電動勢,其理由是導體棒是電源,其兩端的電勢差自然是電動勢;有的學生認為這個電勢差大小應該等于導體棒本身的電勢差(即內電壓),其理由是這兩端是電源的內部;有的學生認為這個應該是外電壓,其理由是負載所得到的電壓應該是外電壓.這是非常典型的前概念錯誤所造成的知識理解上的偏差,也是學生對于知識掌握不夠牢固的一個體現.對于這類問題,教師一定要糾正學生的觀念,要展開對于相關知識點的深入講授,讓學生對于這些內容形成準確認知.

三、對于二級結論的不當使用

二級結論是指在做了若干習題后歸納出的一些推論,這些推論往往是基于某種特殊的情況而得到.很多學生解題時會受到經驗的影響,其中最明顯的一點就是受到一些二級結論的錯誤引導,在實際知識應用中一定要注意避免.不少學生由于對于知識掌握的不夠深入,自身對于很多內容缺乏判斷.學生會將一些自己見過的二級結論隨意使用,但是這些結論往往都有非常明確、十分有限的適用范圍.學生如果對于這一點沒有良好的把握能力,容易在解題時出現錯誤.對于這類問題,教師要有針對性地進行解決.教師可以透過一些范例,讓學生直觀認識到這些二級結論的適用范圍,并且讓學生了解如何在解題過程中正確使用這類資源.同時,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要隨意使用一些習題后的推廣理論,如果使用必須保證清楚其使用范圍,這樣才能避免這類問題的重復產生.例如,在講“切割磁感線運動”時,學生對于小燈泡會閃一下再滅的現象記憶猶新.教師可以將新授課中的斷電自感實驗再做一遍,此時教師有意設置線圈的直流電阻大于小燈泡的電阻.學生看到小燈泡沒有閃一下再滅,立刻產生疑惑,紛紛問道:為什么會產生這樣的現象?這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重新分析小燈泡為什么會閃一下再滅,并歸納產生這一現象的條件.有條件的學校,可以將斷電瞬間至穩定過程的圖象通過計算機顯示出來.透過這個教學過程,學生腦海中對于這一知識點的印象會更加深刻,類似的錯誤也能夠有效得到避免.

總之,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要合理地利用習題教學中的錯誤資源,并且夯實學生的基礎知識.學生常見的錯誤有:忽略公式的適用范圍,對于知識點存在認知偏差,以及對于二級結論的不當使用,等等.這些都是很好的教學素材,教師要有針對性地讓學生意識到其中的問題所在.這樣才能夠糾正學生的觀念,避免類似的錯誤再次產生.

作者:沈明 單位:江蘇省大豐高級中學

第五篇

一、定性試驗的定義和作用

所謂定性,是相對于定量而言的,直至目前,關于定性實驗在物理學中的定義和解釋仍沒有一個客觀定論,但綜合多國學者的觀點可知,定性實驗是將實驗者置身于大自然或模擬環境中,讓實驗者親自去體驗和觀察某一客觀現象,并收集和歸納信息材料,進而提出問題、作出假設、進行論證、得出結論的過程.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靈活引入定性實驗,一方面,可以豐富教學手段、提高教學質量;另一方面,能讓教學內容更貼近生活、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有助于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創新思維、邏輯推理能力、探究意識和動手實踐能力等.

二、高中物理習題教學的現狀

習題教學的主要作用在于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其好壞決定著學生學習成績的高低.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習題教學雖然也廣受重視,但在教學內容及教學方法上仍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習題教學中題型的安排不夠科學,未能嚴格遵循“少而精”原則,并且實踐性題型過少,導致學生思維受限,并且難以學以致用.另外,還表現在教師授課方法單一,只著重于講解教材內容,與學生之間缺乏互動,致使學生基礎參差不一、學習效率低下.因此,將定性實驗應用于習題課堂無疑是改善高中物理習題教學困境的有效途徑.

三、高中物理定性實驗在習題教學中的應用

定性實驗是以相關理論為基礎、結合生活實際經驗來進行探究式學習的一項實踐教學手段,這種教學方式特別適用于高中物理這門實踐性較強的科目.高中物理習題教學過程中靈活應用定性實驗講解物理現象和物理問題,在提高學生學習效率、保證教師教學質量等方面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主要表現為:

(一)習題教學中應用定性實驗能開拓學生思維,培養學生積極探索的習慣

定性實驗的實施過程需要借助大量假設與推論,這要求學生放開思維,以科學的態度分析生活現象,進而提出問題、做出假設并通過實驗論證,最后得出相應的結論.習題教學中引用定向試驗進行問題分析和講解,不僅有利于學生發散性思維的形成,也有助于學生融會貫通各方面知識,從而在整體上感知物理.例如,在介紹聲音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速度時,可以利用生活中常見的木棍、塑料管、鋼管等材料在敲擊下發出的聲音效果來做比較,這樣既便于學生感知和記憶,也容易啟發學生對其他介質材料產生好奇心理.除此之外,學生的創新思維和探索習慣也能得到培養,眼界也會更加開闊.

(二)習題教學中應用定性實驗,可以增加學生動手實踐的機會

物理知識源于生活而用于生活,學習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更好的應用,因此,有必要在習題教學中為學生創造更多實踐機會,而定性實驗的應用正是滿足了這一點.例如,在講解電流、電壓表改裝習題時,讓學生運用實驗器材親自動手操作來解出答案,這樣既便于學生理解,也能指導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于現實生活.因此,學生學習不能光用腦,也不能脫離生活,只有不斷實踐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課本知識.

(三)習題教學中應用定性實驗可將抽象概念直觀化,提高學生解題的效率

高中物理習題教學中的概念性題型往往比較抽象,學生不僅理解起來費力,而且還容易理解錯誤,而運用定性實驗的方法可將抽象的物理概念直觀化,以便于理解和記憶.例如,在描述勻速直線運動和勻加速直線運動的運動規律時,借助電火花計時器或電磁打點計時器紙帶上的黑點分布規律來講解,就能直觀地反映出兩種運動的具體情況,讓學生一目了然.這樣一來,可以將抽象化為形象、讓無形的物理名詞在學生腦海中變得有形,從而幫助學生舉一反三、快速解題.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將定性實驗應用于高中物理習題教學,不僅順應了“新課改”政策中以學生為主體的要求,而且還能帶動學生學習物理及其他學科知識的積極性,并在開發學生探索、創新思維及動手實踐能力上有積極的促進作用,與此同時,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也大幅提高,進而推動高中物理教學改革發展的進程.

作者:何書鳳 單位:河北省滄州市南皮縣第一中學

第六篇

1采取“一題多變、一題多問、一題多解”的教學模式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對一些經典物理題型進行適宜變化,引導學生發現、探究、分析并解決問題.同時積極組織學生展開小組討論,讓學生在自由交流、暢所欲言中正確認識問題,快速抓住問題本質,深化知識體系,從而促進學生合作交流能力、應變能力以及探究能力的逐步提升.實踐證實,通過這樣的變式訓練,不僅能啟迪學生思維,發展學生的探究意識,還有利于幫助學生建立平拋運動知識體系,即便題目再變,學生都能快速抓住其本質,順利得出正解.

2積極采取“實驗探究”的教學模式

在進行物理習題教學過程中,教師可針對一些與日常生活、社會生產存在緊密聯系的物理習題展開討論,鼓勵學生在已有生活經驗的基礎上,有效結合現有物理知識體系來認真分析問題;對于一些理解難度較大的知識點,教師應引導學生遵照“積極猜想→大膽假設→設計實驗→探究實驗→觀察現象→驗證猜想”的步驟來發展思維、深化知識體系.

3“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的原則精心選編習題

事實證明,物理習題選編的恰當與否,直接決定習題教學成效的高低.因此,廣大高中物理教師應充分考慮學生的認知規律,認真優化習題選編.這就意味著,在物理習題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秉承“減負增效”的先進思想,有針對性、有目的性地合理選擇習題,明確每一道習題的教學目的以及應達成的教學效果,努力實現有的放矢、專項突破.此外,教師應注重所選編的習題的特性,既要符合學生當前學習情況,又要有助于學生的持續發展,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總之,在新課程視野下,廣大高中物理教師們應在深刻認識物理習題教學現狀不足的基礎上,積極轉變教學模式,認真優化習題選編,從而顯著提升高中物理習題教學的成效,讓學生真正脫離題海戰術.

作者:王勇 單位:江蘇省江浦高級中學

第七篇

一、讓學生表達,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

1.小組討論

量子力學創始人之一海森堡曾經說過:“科學植根于討論之中?!痹谖锢砹曨}教學中引入小組討論能激發學生思考和培養學生科學表達能力。物理概念是物理學的基礎,但是學生受日常生活影響、知識的負遷移和對語詞的曲解會形成前物理概念,有不少前物理概念是不正確的,可以通過小組討論來澄清錯誤認識。如在鞏固“摩擦力”概念的習題教學中,教師可提出一系列問題:摩擦力是怎樣產生的?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運動方向有何關系?只有運動的物體才受摩擦力嗎?摩擦力一定是阻力嗎?然后讓學生分成若干小組,相互說明自己對問題的理解,相互補充、相互質疑,教師也可以“以平等的身份”參與其中給予指導。小組討論結束后,由各個小組的“中心發言人”發表本小組的討論結果,綜合、糾正與補充各小組的發言,從而達成對物理概念正確的認識。這樣做比教師直接講解的效果好得多。

2.說題教學

說題教學通過讓學生說清題意、說清解題過程及解題后的感想,把學生從“被動聽”推到“主動說”的位置,易于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思考的意識,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和創新能力,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二、讓學生體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物理實驗是以直觀形象為先導,而習題教學則是以抽象邏輯為前提,如果將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就能將抽象思維具體化、形象化。習題所依托的物理情景如能在課堂上設計再現出來,讓學生身臨其境,動腦動手,觀察思考,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開拓性思維,養成理論聯系實際,實事求是的科學素養。在習題教學中通過“體驗”讓學生感到物理就在我們身邊,這不僅可以增強學生學以致用意識,而且還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三、讓學生探究,培養學生的鉆研精神

科學探究是新課程提出的核心理念之一,《標準》指出了科學探究的七個要素: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分析與論證、評估、交流與合作?!耙亍辈煌凇碍h節”。一個過程缺少必要的環節就會中斷;而課程標準指出的要素是科學探究的標志,一個具體的教學過程只要具有一兩個這樣的要素,它就有了探究性。也就是說,課堂學習時的科學探究不一定是“完整”的。只要包含了科學探究的若干要素,但不包含學生實驗或演示實驗的教學過程,也是科學探究。因此科學探究不一定都要動手做實驗。科學探究需要有鉆研精神,然而鉆研精神又是學好物理的重要的精神品質,教師應盡可能挖掘習題中的探究要素,教會學生鉆研的方法,培養學生鉆研的能力。

四、讓學生評價,提升學生的質疑能力

評價是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又是教師最容易被忽視的一個方面?!稑藴省分赋龈咧形锢碚n程應體現評價的內在激勵功能和診斷功能,關注過程性評價,注意學生的個體差異,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促進學生在原有水平上發展。在傳統教學中,對教師評價關注過多。在新課程教學中,要調動學生來參與評價,讓學生成為評價主體。學生之間存在思維方式上的差異,教師應給他們充分的時間來發表自己的觀點,學生互評是一種重要形式??蓪⑼缹W生的作業互換,取長補短,相互幫助,共同提高?;蛞孕〗M為單位,使學生在“你來我往的思維沖撞”中相互交流,互相評價,相互賞識、相互糾正。實踐證明,通過學生互評可以充分暴露學生的思維過程,深化所學的知識,增強協作精神與團隊意識。當學生完成一個練習或回答一個問題后,讓學生獨立思考、判斷,養成自我檢驗,自我調控的意識。例如,“想一想自己在解決問題過程中成功之處和不足之處是什么?”讓學生對自己的表現進行評價,既是對知識的再現,又是對自己的能力和方法的全面反省。學生自評是培養學生主動學習、自我監控、自我調節的有效途徑。習題課應該成為進行評價行為最多的一種課型,通過適度、中肯和及時的評價,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營造和諧互助的學習氛圍。并不是每一節習題課或習題評講課都要涉及以上方方面面,只要體現了其中一個或幾個方面,我認為就是在實踐新課程。至于采用需要哪些教學策略,需要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來確定。

作者:單位:黑龍江省鶴崗市第三中學

第八篇

1生活結合,認真物理審題

高中物理學是探索自然界最基本、最普遍規律的科學,物理學的探索過程是通過觀察現實生活,明白生活中的原理,用學到的物理學知識去解決生活中存在的問題,得出結論,再用實驗去檢測所得出的結論是否正確。這充分說明物理習題的研究來源于生活并且作用于生活,因此教師在教授學生對高中物理習題進行審題時,要要求學生結合生活經驗,將習題與生活情境相結合,以此來達到對題意的準確把握,仔細讀每一句題干,找出對應的知識點,為下一步的解題打好基礎。例如,有這樣一道物理題,用常見的田徑場跑道進行比賽,問:運動員跑完一圈路程是多少?位移是多少?這道物理題及時即是一道需要用到田徑常識的問題,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思考題中給出的隱形條件,啟發學生結合常識考慮到“常見的田徑場跑道”一圈的周長為400m,同時結合課堂的物理知識得到此題是考察路程的定義:物體運動軌跡的長度,還有位移的定義:物體的位置變化。此題重點在于考察路程和位移的不同之處。所以教師教授學生如此將物理知識與生活實際相結合,得出答案,路程為400m;位移為0。

2根據要求,選擇解題方法

現在有些學校采取傳統的教育方式,要求學生采用題海戰術,讓學生大量且盲目的做題,導致學生身心俱疲,苦不堪言,導致做題效率低下。如果光讓學生自己做題就能找到規律,就能學好物理,那還需要我們教師做什么?首先,我們作為高中物理教師要善于從多年的教學實踐中總結做題方法,針對不同類型的題,合理巧妙的為同學尋求解題方法,將所有出現的習題都能合理有效地做好分門別類的歸納,為學生節省時間。第二,充分利用課堂上物理習題講解的過程,要讓學生達到觸類旁通,教會同學們一道題就要讓同學們會做一類題,之后再給學生留好相對應的習題,鞏固上課講到的解題方法,真正將學生從題海中解救出來?,F在最為常用的物理解題方法有數學模型解題法和微元法解題。數學模型解題法,高中的物理與數學知識結合的極為緊密,所以數學中的許多知識也可以充分運用到物理的解題過程中,建立數學模型來解決物理問題。

3總結錯題,拓寬習題思路

高中物理三年,學生要做許許多多的習題,有些學生做過的錯題,由于認識不深刻過幾天再做還是會做錯,這樣就大大增加了學習的做題量,嚴重降低了做題效率。針對這種現象首先教師應要求學生對做錯的習題要及時進行歸納總結,認識到自己哪里知識點掌握的不足,及時改正,避免下次再錯。其次教師應要求學生對做過的題進行一題多問,深入挖掘題目,設置第二問、第三問,挖掘題目隱藏價值,拓寬學生解題思路??傊谛抡n標下的物理習題教學,要緊密聯系課本,聯系實際知識,根據題目尋找最適合的解題方式,加強學習舉一反三的能力,提升學習效率。高中的三年時間太短,好的學習習慣往往會使同學們,在有限的時間內,獲得最大的收獲,教師還要教導學生使用錯題本,對錯題進行歸納總結,來進行自己解題能力的提升,努力培養出一批熱愛課堂,熱愛物理的新一代高中生。

作者:胡杰 單位:蒙古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