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課堂教學設計研究

時間:2022-09-29 08:42:14

導語:高中物理課堂教學設計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中物理課堂教學設計研究

一、通過教學情境創設問題

想要在課堂上構建以問題為中心的教學模式,首先需要教師能夠在課堂上靈活地提出問題,能夠讓問題充分激發學生的探究欲。借助教學情境來實現問題的創設便是一個很好的方法,通過將相關問題融入教學情境中,不僅容易被學生理解與接受,在教學情境的輔助下也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思維,使其能更加透徹地理解與分析問題。隨著各種教學輔助工具的不斷發展,教學情境創設的方式也越來越多。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來給學生們營造好的教學氛圍,并且創設豐富多樣的教學情境。這不僅能極大地豐富課堂教學,而且能更好地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讓以問題為中心的教學更好的發揮教學功能。在“平拋運動”的教學過程中,首先我們可以利用實驗給學生演示平拋運動的物體和做自由落體運動的物體同時開始運動、同時落地的過程,隨后引發學生思考:這個現象說明了什么問題呢?學生的問題意識被有效激發,在相互討論的過程中得出平拋運動在豎直方向的分運動是自由落體運動的結論,不過也有部分同學有所懷疑。在此基礎上,為了讓學生更為清晰地看到實驗現象,深化對結論的理解,教師可以進一步利用Flash動畫模擬,重現整個運動過程。可以通過兩個小球連一條直線,使直線隨小球一起下落,放慢動畫速度,學生會發現直線始終保持水平,這很好地證明了平拋運動的物體在豎直方向做的是自由落體運動,有了這個過程后,學生對于這一結論自然有了更深的理解與體會。透過教學情境來融入思考問題是問題創設的一種很好的方式,這也能夠給學生的思考過程提供很多好的輔助功效。

二、借助合作學習引發思考

想要進一步活躍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對問題的研習探究,教師可以有意識地豐富課堂教學形式,讓學生以合作學習的模式更好地對問題展開思考與探究。針對特定的教學主題,教師可以給學生創設一些開放性的學習任務,讓他們以合作學習的形式對問題展開分析探究。這可以給學生提供一個交流合作的平臺,讓他們的思維能夠得到很好的激發與碰撞。同時,通過學生間的合作互動,也能夠讓學生更好地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案。在“交流電有效值計算”教學的過程中,筆者讓學生先自主計算,然后相互討論,根據學生自己的方法探究尋找一種更為簡單的表示正弦量的方法。隨后,又讓學生緊緊圍繞“怎么才能找到呢?”“找到以后應該怎么用?”這兩個問題展開討論,讓學生通過討論與合作找到求“正弦交流電”“不完整正弦交流電”“矩形波交流電”等一些形態各異且成周期性變化交流電的有效值問題,深化對“等效”的理解。合作學習能夠給學生們提供一個非常好的交流平臺,能夠讓他們共同對某個問題展開較為深入的分析與探究。整個過程不僅很好地激發與鍛煉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能提升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

三、強化建模思想的應用

高中物理課程中,很多教學知識點在講授時都是以模型為基礎直接展開,很多內容在實際生活中無法找到原型,只有通過模型的構建來進行知識點的剖析。在許多實際問題的解決中,建模思想發揮了很好的輔助作用。因此,教師要強化對建模思想的應用,進而培養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教師可以在知識講授時有意識地引入各種物理模型,讓學生對各種建模方法更為熟悉。同時,在具體問題的分析中也可以以建模思想作為輔助,讓學生感受到模型的應用可以促進實際問題的解答。建模思想不僅能深化問題教學,還是學生綜合物理素養的一種直觀體現。從實質上來講,編寫物理教材的過程,其實就是對概念模型不停地構建過程,建模思想可以在很多的物理概念中體現出來,如理想氣體、電場線、磁感線等。在建模的時候,教師要引導學生忽略掉次要因素,以便更好地凸顯一些主要因素來強化學生的建模思想。學生在學習很多概念時自然會提出問題,會下意識地分析這屬于什么問題?這個問題的本質是什么?學生每次思考問題都能夠與物理模型聯系到一塊,有利于物理素養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提升。教師要深化對學生物理建模能力的培養與鍛煉,這不僅能夠讓學生更好地解決實際問題,也能提升學生的物理素養。在高中物理課程的教學中,想要讓基于問題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更好地發揮效用,教師在教學設計上就應當有所突破。首先,教師可以將問題融入教學情境中,引發學生的思維,促進他們問題解決能力的提升。同時,教師也可以在課堂上創設更多學生間的合作學習,這對于學生思維的發展和問題解決能力的提升很有幫助。此外,教師要深化對于學生物理建模能力的培養,這種能力的具備也是學生綜合物理素養的一種直觀體現。

作者:徐勁松 單位:江蘇省濱海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