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生態課堂探討

時間:2022-01-15 10:59:59

導語:高中物理生態課堂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中物理生態課堂探討

摘要:根據當前的教學要求,在高中物理課堂方面構建生態課堂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受傳統教學形式影響,部分教師對相關理念及其作用都不是十分的了解.高中物理生態課堂在提高課堂質量、加強教學效率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本文中,就對構建高中物理生態課堂的相關途徑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高中物理;生態課堂;構建途徑

新課程改革過程中,教師以及諸多學者都會以嚴謹的態度構建高中物理生態課堂.在構建此種課堂模式時,需要注意許多方面的因素,教師需要建立師生之間親密的關系,利用多元化方法進行教學,充分實現學生的個性化成長,這對教師和學生的發展都是非常有利的.教育生態課堂,能夠有效加強學生學習效率,建立師生共贏的課堂狀態.因此,當前高中物理教師就需要正視這種課堂教學模式,促進學生的發展[1].

一、培養學生興趣、建設師生共生的生態課堂

根據生態學的相關原理,要加強系統中各個組成的聯系促進系統在功能方面的統一,也可以通過這種方式,實現師生之間的高度適應,從而建設師生共生的生態課堂.在進行高中物理構建生態課堂過程中,保證師生之間的高度統一,促進師生的共同發展.因此,物理教師就可以在課堂上適當的引入一部分比較有研究性的問題,通過引導學生以問題探究的形式來開展后續的教學工作.在必要的知識講述完畢之后,物理教師要對學生多進行鼓勵,教師真正的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這樣學生才能夠將自身的想法表達出來;雖然師生之間存在一定的上下級關系,但也是互相平等的,師生之間如果可以將自身的真實情感表達出來,這對知識的共享會有非常好的效果.構建高中物理生態課堂,教師與學生都是起決定作用的關鍵性因素,當思想不受限制之后,教師與學生都能夠將自身的精力百分之百的融入到其中,從而學生的學習也就會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在物理課堂上最簡單直接激發學生興趣的辦法,就是實現課堂教學的規律化、情境化、生活化.高中物理教學中許多知識都是通過實驗得出的,可以說實驗是形成物理知識體系與物理學科發展的關鍵性因素,好的實驗對激發學生思維活躍度有很大作用.學生可以通過操作實驗或者觀察實驗的方式,有效的發現其中的問題,并且展開相應的探究活動,就教學效率方面來講,學生能夠主動發現問題往往比學生直接知道結果要好很多[2].

二、對學生傾注感情、根據個性化差異構建生態課堂

構建高中物理生態課堂,主要有三個關鍵性因素,環境、教師、學生,這三者之間互相平衡,形成了師生與課堂互相作用的系統.用生態學的思想去觀察課堂上的每一位成員,教師要保證每一位成員都能夠活躍起來,這就是構建高中物理生態課堂的主要目的.教師作為生態課堂下的引導者,就需要為當前物理教學營造比較輕松的氣氛,協調學生智力與非智力因素,利用師生之間和學生之間的互動,使學生能夠不斷加強自身的價值與能力.不要讓學生以旁觀者的心態進行各項學習工作,人都是群體性動物,多進行參與,學生的探究能力才會得到真正的提升,另外,采取這種形式能夠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學生在思考相關問題時會考慮的更加全面,深度和廣度都能夠得到有效的拓展,這樣,就能夠在滿足學生個性化成長的前提下實現構建高中物理生態課堂[3].在生態學中有這樣一條原則“耐度與最適度原則”,就是說,如果生物量超過一定的范圍,就極有可能造成該生物的滅絕.在高中物理課堂上也是如此,學生對周圍環境的各個因素都有一定的承受上限,學生只有處在最合適的環境下,才能夠取得最好的學習效果.雖然學生群體是由不同的差異個體組成的,但是在構建高中物理生態課堂以及相應的教學活動中,不能因為學生之間存在個性化差異就放棄某一個學生,而是要發現并且與學生去共同面對學生自身遇到的各種問題,嚴謹細致的引導學生走向正確的道路,這樣才能夠使得構建高中物理生態課堂起到應有的功效[4].

三、立足教材、鼓勵提問的物理生態課堂

通過教育生態學我們可以了解,在教育系統中,如果存在某一因素的質或量,超過一定的界線,就可能成為教育生態發展的限制性因素,對其他個體的發展也有可能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因此,構建高中物理生態課堂就需要避免發生這種情形,可以通過協調師生與教材的關系來解決.首先,教師就需要將教材擺到正確的位置,教材是表現教學內容的重要載體,是教師教學的依據,也是學生學習的依據.但是在傳統教學中,過分強調了教學的作用,其中一部分內容已經受到了相應質疑,另外,隨著時代的發展,教材中的部分內容已經不符合當前的實際情況,這就給教師開展相應的工作造成影響,盡管這樣,部分教師還是采取“老一套”的教學方法,這不利于提高課堂質量.“盡信書,不如無書”,也就是說,教師需要立足教材,將教材中沒有爭議的知識講給學生,然后在根據教材對課堂教學進行延伸,對于教材中存在問題的知識,教師也要敢于向有關機構提出意見,這樣,能夠為學生起到榜樣作用,讓學生敢于提出問題,將教材中存在的限制因素轉化為非限制因素,達到構建高中物理生態課堂的目的[5].在高中物理教材中,有許多趣味性、探究性都比較高的實驗素材,“自由落體運動”“牛頓運動定律”等,都是學生可以選擇的.教師可以利用教材中這種比較權威的知識,提出相關問題,然后讓學生通過實驗的方法得出相應結論,從而讓學生體會歷史上科學家的大智慧.除此之外,利用這種形式進行教學,學生就能夠了解相應的物理學史、物理研究價值等.教師也要鼓勵學生將在實驗過程中遇到問題表述出來,然后提出自身的見解,對于每一位敢于提出問題的學生,教師也都應該鼓勵,只有這樣,才不會扼殺學生對物理的興趣,但是要注意,過猶不及,如果學生提出的問題方向不明確,教師要采取適當手段給予糾正[6].

總之,構建高中物理生態課堂的主要目的,還是要引導學生怎樣去學習,生態教育教學過程中,能夠給教師與學生都帶來美的享受.高中物理生態課堂,是提倡學生個性化發展、實現以生為本的課堂,所有的教學都是立足于學生的,學生需要處在積極向上的生態課堂中接受教育,這樣才能利于學生學習成長.

參考文獻:

[1]潘海林.構建高中物理生態課堂的途徑思考[J].中學物理:高中版,2015(12):59.

[2]吳乃慧.問題導學———高中物理生態課堂構建的重要途徑[J].新課程導學,2015(29):84.

[3]陸永華.探析個性化高中物理生態課堂構建的有效策略[J].考試周刊,2014(13):121.

[4]徐冬.淺析生態化高中物理課堂教學策略的發展途徑[J].高考,2015.

[5]吳建忠,田金石.“問題導學”在物理生態課堂中的功能及其實施策略[J].物理通報,2013(09):3.

[6]婁發勇.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有效建立生態課堂[J].現代教育科學:中學教師,2011(05):103.

作者:金燕峰 單位:江西省永豐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