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學習物理困難應對策略
時間:2022-12-17 04:12:22
導語:高中生學習物理困難應對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主要從抽象的知識體系、各階段銜接斷層、學習方法不靈活、物理課堂缺乏吸引力等多個方面分析了學生學習高中物理困難的原因,并從精心設計中學物理實驗、細化知識以更好地銜接、讓學生從多角度探究物理知識、課堂教學多樣化等層面提出了相應的應對策略和方法,希望從本質上解決學生學習物理困難的問題。
關鍵詞:高中學生;物理教學;學習困難
在高中生的學習過程中,無論是學科特征,還是理論方面,高中物理學科都注重對學生實踐能力的考查,注重實踐和創新,對學生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實驗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難度較大,導致學生在物理學習中常常遇到困難,影響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老師應該客觀分析學生物理學習困難的原因,改進教學方法、方式和理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高中生物理學習困難的原因分析
(一)抽象的知識體系。高中物理課本里的知識比較抽象,有很強的理論性,各知識點相互之間的關聯又很密切。這對學生分析問題、梳理思路、理解原理的要求比較高。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需要靈活地掌握課本知識,在腦海中構思物理模型,進而搭建理論處理橋梁。因此,他們難以在短時間內很全面地理解其中的道理、公式和定律,面對考題時,判斷容易出現偏差,在潛意識里感覺物理好難。(二)各階段知識銜接斷層。當前,高中物理與初中物理在知識體系和結構上出現了銜接的斷層。初中知識難度低,與實際生活聯系不大。學生只要知道和了解定義,記住簡單的物理公式,就可以解決基本的物理問題。但高中物理知識比較深。學生不僅需要熟悉物理公式,而且需要了解三角函數、幾何關系、數學圖像及向量等知識。但他們不容易將這些知識聯系起來解決問題。這也是物理難學的原因之一。
二、高中物理學習困難的應對策略
(一)精心設計物理實驗。教師在物理教學中要精心設計學生實驗和演示實驗,要留給學生觀察和主動探索的空間,讓學生學會思考,學會動手。比如,對物理必修2的“研究平拋運動”這個實驗,除了課本中的基本實驗講解和操作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利用自己現有的生活用品去設計這個實驗,甚至改進、優化原有實驗。這個實驗學生比較容易自主探究,實驗效果又比較明顯,就很容易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筆者在教學這個實驗時,先演示了一些紙片、紙團的平拋,讓學生觀察實驗現象,理解平拋運動的性質和概念性問題,然后,帶著學生一起做實驗。實驗中,筆者用基礎、常規的儀器做了一遍實驗,然后,讓學生發現操作中的問題、實驗中的困難和不足。緊接著,筆者又用二維拋體高中生學習物理困難的應對策略趙連棟(蘭州市第六十一中學新區分校甘肅蘭州730300)儀做了一遍實驗,讓他們進行比較,并進行數據處理,發現兩種實驗的優勢和不足。最后,筆者讓學生在課后自己用生活用品做這個實驗。筆者后來發現,學生想法還挺多。在學生有所理解的基礎上,筆者展示了高大上的數字實驗操作及電腦數據處理,加深了學生對平拋運動的理解(如圖1)。(二)做好知識銜接工作。高中教師一定要做好初高中物理知識的銜接工作。教師要了解學生的物理基礎知識儲備量,了解學生的知識結構,總結初高中物理知識的聯系和差異性,明確同一概念知識教學對初、高中學生掌握能力的要求。教師還應該引導學生由淺到深地理解高中物理概念知識,學習相關數學知識,尤其要使學生的物理思維能過渡到高中階段。(三)課堂教學多樣化。在物理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借助多媒體技術、電子白板和生活中的其他元素,融合先進的教學模式,為學生創建適應當代中學生學習的多樣化物理教學課堂。教師要借助多媒體課件和生活情境式教學互動課堂,創建良好學習氛圍與課堂環境,為學生提供直觀化的物理理論知識解說,讓學生能夠享受物理實驗課堂,并通過創設有趣的問題情境,真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物理思維[1]。比如,筆者在“力的分解”這節課中穿插了一些解決生活中的困難的應用實例(如圖2)——小女子拉車(四兩撥千斤),更深層次挖掘學生的探索欲望。
三、結束語
學生在學習高中物理知識的路上經常遇到困難。如何讓學生快速汲取課本知識一直是個“老大難”的問題。面對這一問題,教師應該重指導、輕灌輸[2],激活學生對物理課堂的學習興趣,合理創新實驗設計,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發散思維能力及創新思維能力,還可以通過多樣化的課堂教學模式來提升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王書方.高一物理學困生成因分析與轉化策略之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7.
[2]謝靜.初中物理學業不良學生問題解決能力的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7.
作者:趙連棟 單位:蘭州市第六十一中學新區分校
- 上一篇:信息化技術在高中物理教學的應用
- 下一篇:物理核心素養培養方法及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