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學論文

時間:2022-05-06 05:51:00

導語:物理教學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物理教學論文

從2005畢業到現在,我參與一年多的物理教學,在這段時間里,我從高一物理教學到現在從事高二物理教學。我們這批新教師正逢高中新課程改革,對我們來說,既是機遇,又是挑戰。根據我在教學上的所思所想,總結了一點教學方法和教學注意點。

一.教師首先要在教學中養成不斷反思的習慣

一位優秀的高中物理教師,決不會教死書,只會在教學中不斷反思,不斷學習,與時共進。新課程提倡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探究式學習的習慣。可是,如果物理教師對于教學不做任何反思,既不注意及時吸收他人的教學思想,自己對教學又不做認真思考,上課時,只是就事論事地將基本的知識傳授給學生,下課后要他們死記,而不鼓勵他們思考分析,那么,就不能轉變學生被動接受、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

二.充分了解學生物理基礎和接受能力

新課程改革要求以學生為主體,課堂上注重啟發引導,老師對課堂內容的把握很重要,講到什么程度,怎樣可以最大程度得啟發學生。把握不好,會出現學生目瞪可呆、不知所搓,還有可能會出現一講到底的情況,那就變成了舊的教學模式——灌輸式。這種古老的教學模式不利于21世紀的中學生能力的培養。

對以上出現的情況,我有以下幾點想法:

1.課后經常找學生聊天,了解學生的聽課情況,一段時間后就會知道學生需要什么樣的授課方式了。

2.注意觀察學生對提出問題的反映,了解學生的思維動向

3.注重舉生動形象直觀的事例來說明問題,還應該多用實驗器材,這樣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啟發學生思考

4.認真檢查學生作業,作業完成情況可以反映學生的存在的問題。

5.一切從學生的實際出發。

我從事工作的中學由于學生生員質量比較差,學習能力和接受知識的能力都比較弱,經常不勤于思考,所以如果以全部的新課程理念進行授課,學生一時難以接受,我覺得對于基礎比較差的班級學生,應循序漸進,逐步培養他們的思考能力

三.認真準備每一節課

備課的出發點應該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從學生接受能力出發,由易到難、由簡到繁

1.注重設計問題,啟發學生思考

根據新教材對物理概念敘述通俗、簡潔、淺顯的特點,在教學上可以有目的地引導學生進行自學。為了使學生的自學目標明確,教師要精心設計問題。設計問題要力求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問題要具有啟發性、針對性、趣味性,在學生自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及時根據學生的自學的情況進行點撥,引導學生自學,進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維能力。

2.注意使教學環節逐層深入,讓學生易接受、感興趣。

物理概念、規律比較抽象,要求物理教師在各個教學環節上要求趣、求新、求活。所謂求趣,即教學中努力創造條件,增強趣味性,把學生的直接興趣轉化為對物理學科持久的濃厚興趣,使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去刻苦學習。

3.盡可能設計實驗,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新教材與原教材相比,實驗項目和數量都有所增加,經常遇到探究實驗,教師要設計實驗,直觀、形象、有趣的實驗能收到比任何語言描述都好的效果。教師在指導學生實驗制作過程中,應有目的地讓學生獨立設計操作,分析實驗結果和成敗的原因。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獨立思考、分析判斷、推理的習慣,同時又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實驗設計操作的能力。

四.注意對教材的整體把握

以書為本,這就要求老師要對教材充分了解,課本上的每一節在整個章節中有什么作用,這一節到底要掌握到什么程度,老師心中應該有底,這樣可以避免浪費時間或留下后遺癥。

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認真閱讀整套物理課本,注意觀察知識點之間的聯系。

物理選修班學必修1、2及選修3-1、3-2、3-3、3-4、3-5選4。看的時候主要注意知識的銜接,比如我們在3-1上學到磁通量這一內容,書本上只有很少的一段文字,如果新老師不注意閱讀3-2電磁感應部分就不會知道這一內容的重要性,電磁感應主要就是圍繞磁通量變化,如果在3-1把磁通量講透,3-2的電磁感應這一部分學生就水到渠成的掌握了。

2.多做題目。

要想教好物理,把握好重點難點內容,做題是少不了的,理科教師必須通過做題來把握重點難點以及獲得新信息新知識。多做題還可以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和解題能力

3.多向老教師請教。

在自己努力提高自己業務水平的情況下,向老教師請教,多聽老教師的課,這樣可以吸取教學經驗,把握重點難點內容,還可以讓自己走捷徑,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早點成熟,成為一位優秀的物理教師。

以上幾點是我對高中物理教學的幾點反思,也是我對教學方面的總結。由于教學年限尚少,內容上或多或少會有些不足和片面性,在以后的教學生涯中,我將會不斷的反思總結,努力提高自己的物理業務水平和教學能力,使自己適合不同層次學生的物理教學,做一名優秀的高中物理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