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試卷分析論文

時間:2022-07-24 03:16:00

導語:中考物理試卷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考物理試卷分析論文

一、試卷的總體評價

今年中考理綜試題總體來說注重了對學生觀察、判斷、分析、理解和綜合等各種能力的考查,重視了對知識的理解與消化,避免了死記硬背。試題體現了“穩中求變,變中求新,新中求活,活而不怪”的原則,在注重考查學生初步的觀察、實驗能力,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和應用物理知識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的同時,注意考查了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創新精神。

今年中考理綜試題對畢業生來講難度不大,可能這也是每個考生的感覺。特別是物理試題,沒有出現難題、偏題,與我們復習的思路基本一致。

二、試卷的結構及變化

試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非選擇題分填空、簡答題;作圖、實驗題和計算題三部分。與前幾年比較變化較大的是取消了多選題,這樣做的目的是降低了試題的難度;還有幾處發生了變化,單選題中取消了化學題的每小題1分;填空、簡答題物理試題沒有嚴格采用每小題2分;作圖、實驗題增加了化學試題。

試題總分120分,其中物理61分;化學37分;綜合22分。

選擇題(46分)其中1—6化學12分;7—15綜合18分;16—23物理16分。

填空、簡答題:24—28物理15分;29綜合4分;30—31化學7分。

作圖、實驗題:32—35物理17分;36—38化學14分。

計算題:39化學4分;40—41物理13分。

三、試題的主要特點及體現的學科思想

命題突出學科知識與實際緊密聯系,題目大部分都有具體的實際背景,充分體現對學生素質的考查,命題充分體現中考服從于教學并服務于教學的指導思想,對今后的教學起到正確的導向作用。

根據這些試題分值變化,很明顯能看出今年的理綜試卷明顯增加了物理分值(2004年55分),降低了綜合題分值(2004年30分),這與2005年中考研討會上專家的估計是完全符合的。

今年大家感覺試題比較簡單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實驗題難度的降低。實驗題要求在熟悉課本實驗的原理、器材、方法的基礎上,突破框框、更新方法、更新器材,并能進行簡單的實驗設計。特別是根據實驗信息來進行試驗設計,試卷中基本沒有涉及,這大大降低了試驗的難度。

總之,整套試卷突出考查觀察和信息利用能力、思維能力、評估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更突出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這套試題注重理論聯系實際,關心科技發展,物理與生活密切聯系,小到日常生活、飲食起居,大到高科技的前沿知識。符合新課標要求的“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聯系生活實際、科技發展、社會熱點問題、相關學科,關注寬廣的人文背景。

聯系生活:如估算我們常見的家用電器(電視機、電冰箱、電飯鍋等)正常工作時的電流,需要同學了解家用電器的電功率的大致情況,再利用公式:P=UI進行判斷;

關注社會熱點問題:如磁懸浮列車(25題))、照相機原理(24題)、環境保護問題(8、29題)、科技技術造成負面效應等(8題)。

四、學生的學習策略

(一)緊扣課本,復習所有的知識

通過認真閱讀教材,把教材上的知識點系統進行歸類,切實弄懂每個知識點,懂的標準是每個概念和規律你能回答出它們“是什么”“怎么樣”“為什么”等問題;還要注意課本的內容涉及了哪些科學方法,這些科學方法是怎樣在習題中體現出來的,要特別注意發現自己尚不理解或理解不深的問題,對一些相近似易混淆的知識,要能說出它們的聯系和本質區別,以達到真正解決問題的目的。這樣既能掌握教材知識,又能達到“查漏補缺”的目的。

(二)通過一定量的練習,鍛煉思維,消化所學的知識

初中的物理規律并不多,但物理現象和過程卻千變萬化。只掌握了基本概念和規律是不夠的,還必須掌握科學的思維方式。如創設物理模型的方法(如:杠桿),控制變量法,等效替代法(如:等效電阻),比值法等等。因此在解一定量的習題的前提下,對相同類型的習題進行比較分析是非常有效的一種方法。

(三)關注新課程改革

新課程改革突出考查觀察和信息利用能力、思維能力、評估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更突出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注重理論聯系實際,關心科技發展。因此在復習時對一些熱點問題應有所側重。

(四)加強實驗探究,突出實驗過程、方法和科學精神

給學生一些實驗數據,要求學生分析所給的數據得出結論,結論可能是學生初中物理中沒有學到的,對學生得表達能力要求較高。

(五)關注信息題和開放性試題

開放性試題體現在學生能從材料中展開思想、放開思想去發散、去發現、去創新,應用物理知識、技能分析和解決問題,對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開放性有較高的要求。

五、試題對教學的啟示及今后復習的方向

通過對今年中考試題的仔細分析,從中獲益很多。更主要的是它為我們今后的備考指明了方向。

(一)正確理解復習的重要性

考前復習,一是鞏固所學的知識,二是彌補過去學習中的漏洞,三是提高綜合運用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試題中較易和中等題占80%,對教學大綱中要求的各個知識點做充分、細致的復習,會取得更大的收獲。部分學生通過考前復習,中考能夠達到一個質的飛躍。

(二)復習要分階段有序進行

1、要緊扣大綱、教材,抓好基礎知識

在復習時一定要明確大綱的范圍,并且在復習時要緊抓教材(近幾年中考試題中教材中的原題或在其基礎上加以改變的題型非常多)。抓基本,就是要看清教材內容,看清教材中的每個學生實驗,看清教材中的每個圖形、圖表。注意不可忽視教材中的非重點內容(現在的中考試題是題小、題多、題量覆蓋面廣),注意教材中的公式推導,注意教材中分析例題的方法和過程,注意教材中的“想想議議”,注意教材每章后面提出的“學到了什么”。基礎知識的復習,要對已經學過的知識進行歸類,有系統、有重點的進行復習,以基礎知識訓練為主,對容易混淆和發生錯誤的問題以及知識的交叉點,要著重進行復習、講解和訓練;并應給學生一個知識結構,即知識的網絡。我們在學生復習過程中建立知識的相互聯系,而不能將知識割裂成為一堆毫不相干的零碎知識。學生要在中考取得優異成績,基礎知識的復習效果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只有基礎知識復習好,才能提高學生分析能力、解題能力,所以基礎知識的復習一定要扎實。

2、相關知識點的綜合復習

以初中物理各知識點為載體,考查學生的分析、判斷、理解和綜合能力和應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是各省中考命題的重點,一般我省物理中考命題中這類命題約占總分的40%左右,并且中等難度以上的命題基本上全是這類習題。因此對于這類問題的復習應是我們指導學生復習的重點,也是中考復習的難點。對于這部分的復習我的體會主要是兩點:一是“準”;二是“精”。

“準”指的是物理學科內容易出現綜合部分的各個知識點把握的要準;中考命題中綜合部分命題的范圍及方向要把握的準?!熬敝傅氖窃凇皽省钡幕A上要精講精練,尤其是對于重點習題、難點習題、熱點習題、學生易混淆習題(如:慣性和力;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一定要有針對性精講精練,使學生能夠做到舉一反三。

3、專題復習

由于中考命題的題型是保持穩定的,因此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部分專題復習。例如:作圖專題;實驗專題等。

實驗專題,要以教材中的演示實驗、學生實驗為主,在此基礎上加以適當的變化,形成不同形式的探究性實驗或開放性實驗。

4、模擬訓練

現在各地、市的模擬習題比較多,我們可以適量的進行中考全真模擬,使同學們熟悉中考氛圍,以及中考題型,但千萬不能以練代替基礎知識的復習,也不要由于模擬訓練太多導致學生厭惡考試。講解模擬試卷時,要針對省中考試題結構的特點,對不同題型要知道正確的解題方法和解題時注意的事項。例如:試題的順序可能導致的問題;選擇題一般采用的排除法和對號法;填空簡答題中的單位問題及空的長短;作圖題的規范性;計算題的解題方法與步驟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