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物理教學開放性原則論文
時間:2022-07-24 04:00:00
導語:中學物理教學開放性原則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教學活動是教師和學生借助一定的教學媒體來授受一定教學內容的雙邊活動。在現行班級制的管理模式下,課堂是進行教學活動的主陣地。從靜態看,教學活動的人物、空間、時間相對穩定,封閉性很大。但是,教學活動作為人類所特有的一種社會現象,也將隨著社會的發展變化而發展變化,是動態的;教學活動的三因素(主體、客體、媒體)之間、三因素與外部環境之間都在不斷地相互作用著。因此,教學活動具有開放性的原則。在中學物理教學中,認真貫徹這一原則,意義重大。
1、知識經濟的時代要求
在即將到來的21世紀,以高新技術為核心的知識經濟將占主導地位,國家的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能力將越來越取決于教育發展、科學技術和知識創新的水平。面對知識經濟的挑戰,現代教育的基礎化、綜合化、社會化、網絡化及國際化的程度將進一步提高,封閉式教學觀念將會被時代所淘汰。物理教學接觸現代科學技術較緊密,先進教學手段的運用較迅速,因而,物理教學的開放性更強。
2、素質教育的內在要求
為迎接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推進教學改革、實施素質教育已成為廣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識共舉。素質教育要求面向全體學生、讓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讓學生主動發展等這三個方面是一個很寬的領域,需要教育工作者用開放的眼光去探索教育教學規律,培養出社會需要的高質量人才。當今社會,由于職業崗位的裂變與重組,終身學習將是對人的生命質量的補償和有限生命的延長,素質教育的重心將是培養學生獲得、更新和應用知識的資質和能力,這便決定教學活動是在發展、開放的環境中進行的。物理教學是整個學校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理應實施開放性原則。
3、“3+X”高考制度的現實要求
教育部在高考改革方案中明確指出:近年內在全國推行“3+X”的科目設置方案,X為包括物理在內的6個科目或其不同層次的綜合,“3+X”的主體形式將是“3+綜合”。這種對學生綜合能力的測試,體現了知識經濟時代對人才素質的要求。因此,互不關聯的封閉式單一學科教育已不適應現代社會的需要,代之而來的應是滲透與綜合的開放式教學活動。
二、物理教學貫徹開放性原則的做法
教學開放性原則的基本精神是,將教學活動視為開放系統,堅持教學活動系統對環境的開放和系統內部的開放。下面就中學物理教學中教學要求的提出、教學內容的設置、教學方法的運用、實驗室的開放等幾個方面闡述貫徹教學開放性原則的做法。
1、提出開放性的教學要求
教學的基本任務是完成教學大綱所規定的教學要求,而教學的對象是處于一定社會時期的人,社會對人才多方面素質的要求及學生的個體差異,是提出開放性教學要求的根源,這也是與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相一致的。
物理教學的任務不只是傳授物理知識、解答物理問題,更重要的是通過學科教育,讓學生受到科學態度和科學方法的訓練,以及受到思想教育,這是他們終身學習的必要基礎。因此,教學要求應是包括科學知識、科學態度、科學方法、思想教育等在內的廣泛開放性內容。
例如,人們對原子結構的認識過程,可簡單表示為:德漠克利特提出“原子”不可分;湯姆生提出“棗糕模型”;盧瑟福提出核式結構學說;玻爾模型;“電子云”模型。讓學生了解這些物理知識是教學的基本要求,而滲透在物理知識教學過程中的科學態度教育、科學方法熏陶等又是素質教育的良好素材;上升到哲學角度看,上述認識過程還是“否定之否定”規律的生動例證。這樣,教學要求的開放性才得以體現。
教學要求的開放性另一方面體現在對不同學生的區別對待。由于環境、教育、學生本人的實踐、主觀努力和先天遺傳素質等的不同,學生之間具有較大的個體差異,教學要求的提出不應是一個層次,而應是“劃定底線、上不封頂”的開放式。“劃定底線”是指按照大綱的規定,面向全體學生的教學要求必需扎實完成;“上不封頂”是指對于程度較好的學生,應鼓勵他們在力所能及的條件下獨立鉆研、超前自學,引導他們在廣闊的知識天地中過翔。例如,在圓周運動向心加速度的教學中,給出a=v2/r的公式,說明公式中v和r的含義以及在不同的具體運動情境中分析、比較、計算向心加速度的大小和變化,這是“劃定底線”的教學要求,僅此而已,對程度較好的學生顯然吃不飽。這里,可引導他們自學極限思想推導向心加速度公式,還可進一步引導他們涉獵取微元、求極限這種重要的物理學方法,讓他們較早一些認識變與不變的物理辯證邏輯。
2、設置開放性的教學內容
物理教材是師生進行教學活動的重要媒體,是完成教學任務的必備資料。教材依據教學大綱編寫的教學內容,不是呆板的教條,而是思路清晰、邏輯嚴密的完整體系。教學中對教材的把握不僅需要扣得準,而且需要放得開,即吃透教材。設置開放性的教學內容是吃透教材、完善教材的重要途徑。
其一,現代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為教學內容的開放性提供了充分的物質條件。為滿足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對物理教學提出的新要求,美國、蘇聯、日本等一些發達國家早在五、六十年代就對物理教材進行了大膽的改革,把現代科學技術成果和創造發明充實到教學內容中。從目前的情況看,我國物理教材中約百分之九十的知識是五十年代以前獲得的。把握時代脈搏,將現代科技研究的開放性內容納入物理教學,是現代教育的重要特征。例如,在人造衛星的教學中,可介紹“銥”星全球電話系統,這在99年全國高考化學卷中已提及。
其二,對現有教材內容的拓寬、深化,也是使得教學內容具有開放性的重要方法。例如,對測量導體電阻的教學內容,教材介紹了歐姆表和伏安法,教學中可以圍繞此內容介紹替代法、比較法、補償法等,還可以引導程度較好的學生自學用電橋測電阻的方法。在97年的上海市高考卷和99年的全國高考卷中均有替代法、比較法測電阻的試題,充分說明了掌握以教材為核心的知識輻射的必要性,這也只有不斷設置開放性的教學內容,才能奏效的。
其三,加強學科聯系“3+綜合”考試的“綜合”,并不是現有不同學科的拼湊,而是強調學科的滲透、交叉與綜合,強調理論和實際相結合、學以致用,強調人與自然、社會協調發展的現代意識。1998年普通高等學校招收保送生綜合能力測試題的第五大題將物理現象、地理知識、數學方法有機結合起來,確是考察學生綜合能力的優秀試題,也為物理教學提供了正確的導向。
3、堅持教學方法的開放性
教學方法是以教學規律為依據、師生在教學過程中的活動方式。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人,常規教學方法不斷完善,新型教學方法被不斷試驗。但不管哪種具體的教學方法,都需要貫徹開放性的原則。
其一,注意多種教學方法的合理配合。
例如,講授法是最常用的教學方法,這種方法的優點是簡便易行、傳播的信息量大。能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但也存在師生交流較少的弊端。堅持教學方法的開放性,就需要揚長避短,采取多種教學方法的綜合運用。例如,在“機械波的生成”教學中,教師用準確、通俗的語言講解介質間的彈力將探源的振動沿介質傳播出去而形成機械波的難點,再結合演示(或模擬)裝置的慢鏡頭式操作加深學生的理解,然后再提出問題(如波傳播的是什么?),師生討論,這樣多種教學方法綜合運用,貫徹教學方法的開放性原則,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其二,借鑒發達國家教法改革的成功經驗,這是堅持教學方法開放性的重要內容。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教授講過,中美雙方教育方法的長短是互補的,若能將二者和諧地統一起來,在教育上將是一個有意義的突破,這是對教學方法打破封閉、堅持開放的忠心希望。又如,多年來日本始終提倡并實行探究式教學法,是日本教育成功的一個重要內容,而現在,探究式教學法已被我國許多普通中學所借鑒,為培養創造型人才起了積極的作用。
4、開放實驗室
物理是一門實驗科學。通過演示和學生實驗,能夠使學生理解物理概念和規律的建立與實驗的關系,培養學生一定的實驗能力,因此,實驗不僅是物理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是物理教學的重要手段。但就目前情況看,演示和學生實驗均限制在課堂這有限的時空內,學生參與和投入的精力不多,而課外一些寶貴的時間卻花在了習題演算上,使得學生的實驗意識和實驗能力相對滯后。有些學校在高三總復習的最后階段,采取開放實驗室、舉辦實驗展覽的做法,不失為明智之舉。但時間有限,只能治標不治本,何不從教學之初就開放實驗室呢?例如,在高一物理教學中,可提出問題:除了課本上學習的“用單擺測定重力加速度”的方法外,你還可以用什么方法測定本地區的重力加速度?開放實驗室,讓學生去動手測量。學生會使用紙帶法、落球法、滴水法、斜面法、圓錐擺法等多種方法去實際操作,極大地鍛煉了學生的實驗能力。當然,實驗室的開放會帶來諸如儀器保護。實驗室管理等一系列的問題,但這也正是進行多方面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
三、物理教學貫徹開放性原則的不利因素
教學的開放性,是現代教育的重要特征,也是教育改革和發展的必然趨勢,但主、客觀條件的限制,卻成為貫徹這一原則的不利因素。
1、狹隘的教學觀
面對追求升學率這種狹隘的教學觀是貫徹教學開放性原則主觀上的不利因素。片面追求升學率的觀點是把升學作為衡量教學效果的唯一指標,反映在學科教學中,就是只注重應付考試,不考慮學生的全面發展;只注重學科分數,不考慮學生的個性發展;只注重灌輸知識,不考慮學生的能力培養;等等。以這種教學觀指導的教學,勢必是封閉性的書院式教育,必需摒棄。
2、狹隘的知識面
貫徹教學開放性原則,需要教師豐富的知識、開闊的視野,需要教師不斷加強學習、更新知識。教師知識面的狹隘,將是貫徹這一原則客觀上的不利因素。據有關部門統計,當今世界上平均每天發表的論文約1.4萬篇,各種書籍每年增加25萬種,1976年的大學畢業生在校學的知識,到1980年已有一半過時,到1988年將全部老化??梢姡處熥陨聿粩唷俺潆姟?,是貫徹教學開放性原則的先決條件。
總之,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努力學習、不斷提高,是現代教育賦予教師的使命;教學中貫徹開放性原則,是教育現代化的必然要求。結合中學物理教學實際,不斷探索貫徹開放性原則的途徑,是物理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
- 上一篇:電流強度教學設計論文
- 下一篇:規范化解題研究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