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課程引入多媒體初步研究
時間:2022-04-21 10:12:00
導語:物理課程引入多媒體初步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多媒體作為一個現代新型的教學工具,為新理念指導下的課堂教學的順利實施提供了最大可能性的硬件支持。從教學手段上看,多媒體對課堂教學特別是物理課堂教學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它有利于創設良好的物理模擬場景,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大幅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建構學生認知模式。然而,如不注重其合理應用,必將導致喧賓奪主,過猶不及的后果。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物理課堂教學、模擬場景、課堂教學效率、科學性。
隨著現代教育教學的不但發展,教學手段,教學方式,教學理念都有了很大的變化。其中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是現代教育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物理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手段進行教學,可以更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以達到最優化的教學效果。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可以把語言,聲音,圖像,影像結合在一起,從而達到最優化的教學效果。以計算機為主的多媒體技術,改變了傳統授課僅憑一張嘴、一支粉筆、一塊黑板的比較單一的教學方式,傳授課的內容由靜態的教師灌輸變為圖文并茂的動態傳播,從而使得學生的學習質量有了更好地提高。通過本人的教學實踐總結,對利用多媒體技術教學有以下看法,愿與同行們談談并加以探討:
首先,我談談利用多媒體教學的優勢所在:
一、利用多媒體技術在物理課堂教學中可以很好的突破知識的重難點,使抽象轉化為形象
在物理教學中,實驗教學是最基本的一部分內容,做好物理實驗是我們學好物理的前提。但是,有很多物理實驗內容非常抽象,用以往單純的,死板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學生很難接受,很難理解,并且感覺到枯燥無味。因而我們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為學生提供直觀形象的場景,便于學生理解、記憶,就可以使抽象的、靜態的內容轉化成形象的、有趣的、可視的、可聽的動感內容,使教材和媒體之間優勢互補。從而能夠很好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刺激學生的思維,使一些比較抽象的物理內容,變得比較形象,更加直觀。
1.定理、規律是物理學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學習內容,他們絕大多數都是在“理想狀態”(真空、光滑無摩擦等)下推導出來的。例如:牛頓運動定律、萬有引力定律,庫侖定律等等。這些在傳統課堂教學中是難以實現的,教師在進行演示實驗時,實驗過程以及實驗結果不可避免的會與定理規律有所偏差,甚至有些實驗根本難以實現,容易使學生造成誤解,影響教學效果。而借助多媒體技術運用演示多媒體課件制作就可以很容易的模擬出“理想狀態”,使實驗過程以及實驗結果與定理規律很好的吻合,避免了實驗誤差對學生學習效果的影響,使其更清晰準確的接受、理解,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2.物理實驗對象涉及宏觀微觀物體的實驗。物理學中有許多微觀結構和微觀現象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演示實驗是無法實現的。例如:電流的形成以及方向,是有微觀的帶電粒子做定向移動形成的;還有分子的熱運動、分子的擴散、布朗運動等等。這些實驗如果用多媒體課件設計相應的模擬場景,就顯得比較直觀,學生就更加容易理解。另外,還有一些關于宏觀物體現象的學習,由于時空、環境的限制也是不可能進行演示的。例如:天體的運動里面日食月食的形成過程,傳統課堂教學只是靠掛圖、板書以及教師講授來進行,學生學習時枯燥無味,學完后印象不深,抽象空洞,難以達到規定的教學目標。運用演示實驗的多媒體課件可以很逼真的模擬這些宏觀的現象與結構,使學生將抽象的內容具體化,給以深刻的印象,實現教學目標,優化教學效果。
3.物理實驗過程不可控制的實驗。自然界中有很多物理想象的過程過快、過慢或者過于抽象,但在教學過程中它們要通過細致的觀察才能學習掌握。例如:“碰撞”是一個極短時間內完成的物理過程,僅僅通過教師講解、板書,難以讓學生真正認真認識理解。在教學中運用多媒體課件就可以控制兩物體的相互作用過程,通過放慢、定格,學生可以細致的觀察整個實驗過程,加深理解,引發學習興趣,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又例如:在初中物理中講到的固體的升華、液體的蒸發等,都是在比較緩慢的,比較長的時間里才能完成的物理現象,在我們物理課堂有限的時間里根本無法完成這些實驗。若用多媒體課件將這些物理現象加以模擬,就顯得更加逼真,學生理解起來就比較容易,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4.實驗現象抽象化的實驗。物理實驗中有許多實驗現象具有隱含性、抽象性,不便于學生觀察,也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例如:磁化現象、電容器的充放電現象,傳統教學只是通過一些表面現象來進行教學,學生對知識的認識不夠深刻,通過演示實驗的多媒體課件可以展示物體磁化過程和充放電過程的內部變化,使該現象形象化、具體化,給學生一個直觀的印象,揭示物理本質,較好地實現教學目標。
二、利用多媒體技術在物理課堂教學中可以很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如以往的教學方式相比,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能夠讓學生感覺到更加的新鮮,更加的好奇。所以利用多媒體教學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現代心理學告訴我們:“新奇、多變的事物能增強大腦皮層的刺激強度,采用了新穎的方法,能使學生集中注意力,提高學習興趣?!蓖ㄟ^多媒體教學,運用聲像媒體,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及強烈的求知欲。才能積極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善于學習,勤于思考的好習慣。多媒體教學是集聲音、圖畫等一體,使枯燥無味的教學內容以生動有趣的畫面展示出來,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多種感覺器官參與學習活動,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利用多媒體技術呈現實際生活實例,模擬實際生活場景,可以給學生創設出逼真的物理情景,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有那么多的物理知識,從而提高其對物理的學習興趣,幫助其從生活走向物理。例如:我在講授“多普勒效應”時,預先錄制了生活中的多種多普勒效應的聲音:放禮花、飛機(汽車)急馳而過、火車鳴笛呼嘯而過……,讓學生親身領略聲音頻率的改變,大大地增加了多普勒效應的直觀性,可讀性,讓學生深刻體會到物理與生活是那么的貼近,只要你有善于發現、善于提問的好習慣,你會發現物理就在你身邊。又如,在“人造地球衛星”這一節教學時,一方面通過課件模擬當年牛頓在高山頂上以不同速度平拋物體的場景,速度越大,落地點離拋出點越遠;另一方面把楊利偉乘坐的“神舟五號”成功發射的真實錄象放給學生看,還播放了太陽系中九大行星的運行模擬圖,使學生對很抽象的天體的運動倍感親切,更好地提高學生學習萬有引力定律的興趣。
三、利用多媒體技術在物理課堂教學中可以縮短教學時間,提高學習效率。
提高學習效率,對教師來說,就是在一定的時間內要完成比原先更多的教學任務;對學生來說,就是在一定的時間內要學到比原先更多的知識。多媒體技術的應用能縮短教學時間,提高學習效率,教學中復雜的圖形或總結性的文字,可以事先制成多媒體教學軟件,根據教學需要隨時放映、再現,既省去了教師在課堂上繪圖和書寫的時間,又使學生充分利用視覺和聽覺去獲取知識,加速感知、理解進程,化解了難點,避免了通過“題?!庇柧毷箤W生掌握的“戰術”,減輕了學生的學習復擔。例如:在講“交流電的產生”時,課本用四幅圖加以說明,但這些圖都是靜止的、間斷的,不利于學生對整個過程的理解。教師可利用設計好的多媒體教學軟件,把四幅圖制作成連續的影音圖片,通過鼠標的點擊,計算機就能按科學規律運行交流電的產生過程,其中線圈切割磁感線方向、線圈中的電流方向也都正確呈現出來,再配以聲音講解。這樣既符合了學生思維的流暢性的特點,又豐富了學生對于物理情境的感性認識,深化對于科學規律的理解。因此,采用多媒體可以綜合利用多種感官進行學習,能取得較佳的教學效果,提高學習效率。
四、利用多媒體技術在物理教學中可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多媒體輔助教學所具有的交互性特點,不僅能實現學生對知識信息的獲取、加工、儲存與反饋,還能調控學習的深度與廣度,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如多媒體計算機制作的物理教學系統,在系統運行過程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不同的章節、難易各異的內容進行學習;對重點的內容一次弄不清楚,弄不明白的可重復播放;還可以參與練習、測驗等實際操作??傊?,學生可以自主地選擇自己所需要學習的內容并控制程序的流向,從而使其在學習物理過程中由被動地接受知識轉變為主動地選擇性的學習知識。
五、利用多媒體技術在物理教學中可以實現資源共享。
現在是網絡時代,網絡環境為師生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庫,網上資源具有信息量大、更新速度快的特點,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Internet查閱相關的物理知識,或瀏覽網絡上的權威網站查看有關學科最新發展動態,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展,多媒體信息的自由傳輸,使多媒體課件可以讓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及教師與教師之間互相交流,從而使每一個學生或教師能夠同時擁有無限的信息來源,以便實現教學信息交流,資源的高度共享。
同時,如何利用好多媒體輔助教學也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注意多媒體的輔助性
利用多媒體教學雖然是一種比較先進的教學手段,并且在信息的識別、分析、判斷及綜合等方面有著其他手段無可比擬的優越性,但它在物理教學中只是一個輔助工具,它只是教師教學的一個比較完美的“道具”而已,如何利用好這個“道具”,讓學生能夠獲取更多更廣的知識,關鍵還是在于教師與學生本身。因此說有了多媒體并不是就不用教師,它永遠都不能取代教師,任何一節課課堂上師生間的知識交流與情感交融都是非常重要的,教師才是教學過程的設計、組織、傳授及先進媒體的策劃控制者。
二、注意多媒體的實用性。
利用多媒體技術教學的優勢在于它能給學生創設一個生動形象引人入勝的學習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變被動接受為主動探究式學習。但是,不是所有的教學內容都必須采用多媒體教學,如果通過明顯真實的實驗演示、激烈的討論爭辯、以及科學的分析推斷等方式可以獲得理想的教學效果,就不必非得使用課件,以免造成畫蛇添足。然而目前存在利用多媒體工具進行傳統灌輸式教學的情況,有的教師用課件只是替代板書,失去先進媒體的使用價值。因此,教師對現代教育技術的使用應充分考慮它的實用性與必要性。只有那些老師不能用語言詳盡描述、圖片不能充分顯示、實驗不能或不易操作,才考慮采用多媒體技術。
三、注意多媒體的科學性。
多媒體可以通過圖象、聲音、圖表、動畫等方式,直觀、形象、生動地呈現在學生的面前,直接作用于學生的感官,以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但有些教師認為一個多媒體軟件必須完整地含多媒體各要素,才能達到全方位刺激學生感官的目的。所以就出現了不管內容是否需要,總要生搬硬套湊些聲音、圖象以體現多媒體的現象。例如:當一個選擇題做錯時,呈現一張哭喪的卡通臉,并來上好大的一聲警告,嚇人一跳。再比如有人在光的折射定律模擬實驗中,入射、反射和折射光線分別采用不同顏色,給學生造成光線在兩種物質交界處變色的誤解。因此說物理課件的主要作用,是生動形象地向學生揭示科學而嚴密的規律,如果多媒體手段使用不科學,給學生帶來誤解,給教學帶來麻煩,將失去它的意義和使用價值。
總之,利用多媒體教學,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手段,無論是現在還是將來都是一種非常重要和適用的教學手段。它與傳統的教學模式相比具有很多的優越性。但是,要能夠很好的發揮這些優越性,對我們現在老師的教學水平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是否能夠熟練的操作計算機、是否能夠將多媒體課件與課堂很好的整合、制作的課件是否能夠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等等,對我們老師來說都是一個挑戰。所以,在物理課堂引用多媒體,一定要合理的引用,不能盲目的使用多媒體。
參考文獻:
1.《多媒體技術及其應用》清華大學出版社李大友。
2.《中學物理演示實驗教學的基本要求》湖南第一師范學報,周長春,2003。
3.《關于多媒體使用的幾點思考》陜西師范大學雜志社,柏露枝,2006。
- 上一篇:內幕交易民事賠償制度詮釋
- 下一篇:市建設局局長上任講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