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物理課堂結束語的設計
時間:2022-06-28 08:24:00
導語:透析物理課堂結束語的設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物理教學中,上好一堂課,教法的選擇固然十分重要,但一堂課結束時的三言兩語——課堂結束語,也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結束語應用得好,能使當堂課所學的知識得到概括,深化甚至升華,同時對教學三維目標的落實也能起到一定的保證作用。
那么,在物理課堂教學中,選擇怎樣的結束語才能恰到好處呢?就結束語而言,又有哪些形式呢?在多年物理教學中,筆者也摸索出了一些方法,下面就對物理課堂結束語的設計與使用,談點粗淺的看法。
1思考性結束語
亞里士多德曾說過,“思維自驚奇和疑問開始”,有疑問,才會執著追求,探根究底。好奇心人皆有之,對新奇的事物要問,對想知道的事物要問,對困惑的事物也要問。為了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養成多思、勤想的好習慣,在學生掌握了課堂學習內容的基礎上,教師通過精心設計的啟發性問題作結束語,運用思考性結束語,不僅能使學生學到的知識得以條理化,而且能使所學知識得到深化,這有利于發展學生的探究能力。例如,在講授“力”這一節時,課堂結束可給學生留下這樣一個思考題:“人用力推墻時,墻是否推了人呢?”學生通過對上面這個問題的討論、分析,會進一步明確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使力時,自身同時也受到了那個物體的作用力。
2懸念性結束語
人們常說:“學起于思,思源于疑?!痹谡n堂教學中,對于前后聯系非常密切的新授課,常采用“收”中寓“展”,設“懸”立“疑”的結束語。這種結束語會使學生感到:“思前,隱線纖纖,余音繚繞;顧后,興趣盎然,欲奮力再攀?!崩纾趯W習初中物理“阿基米德原理”一節時,同學們知道了浸入液體里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它排開的液體受到的重力。而在學習“阿基米德原理”前,學生只知道物體受到的浮力就是水對物體向上和向下的壓力差。因此在課堂結束時,可采用下面的問題作結束語:對于一個邊長為10厘米的立方體金屬塊與容器底緊密接觸后倒入密度為ρ的液體,使液面超出物體上表面,則該物體受到的浮力是多大?問題的提出無疑會給學生以“刺激”,同時也和前面的知識緊密結合起來,達到了設“懸”立“疑”,誘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的目的。
3概括性結束語
為了將所學內容加以梳理、概括,理順學生認識的程序,使學生對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加以鞏固和強化,往往宜采用概括性的結束語。例如,學習“汽油機工作原理”一節時,可采用下面的結束語:本節講授了汽油機的工作原理,它的工作過程可以概括為一首“汽油機工作歌”:排門關閉進門開,活塞下行汽空來,活塞上行氣門閉,壓縮沖程做準備,電花點火轉化能,迫使活塞往下沖,進門關閉排門開,活塞上行廢氣排。這樣的結束語,既能使學生對所學知識由離散變為集中,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同時又能使學生認知結構得以條理化。
4實驗性結束語
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讓學生在課外用一些簡單的儀器或自制的儀器獨立地進行觀察和實驗,是物理課堂教學的一種很有效的補充形式。對于一些深奧的內容,僅憑語言、板書,學生學到的也只能是口頭上、字面上的物理,其結果必然是教師教得吃力,學生得到的印象卻很模糊,理解不會深刻。為了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直觀印象,常采用實驗性結束語,讓學生做一些實驗。例如,在學習“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一節時,可采用下列結束語:大家在課外做這樣一個小實驗,找一個去底的塑料瓶子,在瓶子里放一個乒乓球,對著瓶口吹氣,觀察乒乓球會不會掉下來,然后思考這是為什么。這樣的結束語,不僅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領域,使理論緊密聯系實際,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對物理學科的學習興趣和獨立實驗、獨立思考的能力。
5激勵性結束語
對于作業講授課或試卷分析課,課堂結束時,教師要以感情真摯、滿懷期望和信任的語言鼓勵學生,使學生養成在失敗和挫折面前不灰心,在榮譽和勝利面前不驕傲的良好品質。對于成績好的學生,教育他們勝不驕、敗不餒,繼續努力,爭取更好的成績;對于成績較差的學生,要幫助他們樹立學習信心,幫助其準確地診斷產生錯誤的原因,并引導他們及時糾偏。
總之,課堂結束語不過三言兩語,但方法是多種多樣的,結束語運用得好與否,在一定程度上會直接影響到當堂課的教學效果。如果運用自如,則講者和聽者都會精神振奮;若結束語運用不當,勢必對教學效果產生不良影響。因此,要想取得教學的成功,就應在每個環節上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切不可輕視課堂結束語,這三言兩語。作為物理教師,應使課堂結束語真正發揮其應有的潛在功能。
- 上一篇:貫實計劃生育后進村攻堅工作
- 下一篇:分析高職數字電路教學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