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物理教學成果

時間:2022-08-11 10:17:15

導語:提升物理教學成果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提升物理教學成果

如何提高物理教學效果□江蘇揚州市梅苑雙語學校王麗華新的物理課程標準明確指出,物理學習的目標是:學習物理知識和技能,參與科學探究的過程,培養優良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全面提高科學素質.也就是說教師不僅要教知識,更要教學習方法,“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就是這個道理.物理的學習可以遷移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自然科學以外的其他領域,可使他們終生受益.那么,如何才能學好初中物理呢?本文就學生學好物理的幾個要素進行簡單的分析.

一、正確的學習心理

要學好物理,就必須樹立學好物理的信心,不要覺得它很難,不可逾越,其實物理很簡單,簡單到我們生活中隨時都可以看到物理現象.嘗試著對它感興趣,從身邊發現一些簡單的物理知識,以此來培養學生學好物理的信心.例如,在講“摩擦力”時,可以聯系一下,雪天路滑,清潔工是怎么防滑的,往路面上灑石灰,這不正是為了加大接觸面的粗糙度嗎?由此再聯系教材上給出的實驗,物體在毛巾表面滑動的距離最近,就可以很輕松地記住摩擦力是跟接觸面的粗糙度有關的.又如,在講“浮力”時,很多同學都不會應用阿基米德浮力原理,可以死記硬背過,但就是不會應用,這時就可以想一下,一個大人和一個小孩子,在裝滿水的浴缸中洗澡,是大人進去時溢出的水多,還是小孩子進去時溢出的水多呢?這樣常常聯系實際生活中的現象,一些看似很難的物理定理、公式,就變得不那么神秘莫測了.

二、將思維顯現出來

物理是抽象的,除了公式有直觀性以外,筆者認為,學會畫圖是很重要的.學習物理的一個基本功就是會畫示意圖,畫受力圖,拿到計算題不是坐在那里空想,而是要動起筆來畫好示意圖,然而很可惜的是很多學生都不具備這種能力,連最基本的受力圖都不會畫,總是多畫一個力,或少畫一個力,所以一定要養成畫受力圖的好習慣,這就是為什么要真正理解力是什么的原因了.概括地說,物體的狀態有兩種,平衡和非平衡,平衡又分為靜止和勻速直線運動,如果學生腦子里有這種力的基本概念,即物體平衡一定是受平衡力或不受力,反之物體處于非平衡狀態就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那么受力圖基本就可以畫正確了.

三、做題的技巧性

許多學生反感題海戰術,然而做題對學習物理來說是非常有必要的.不做題發現不了問題,只有多做題,才可以查漏補缺,找到知識的盲點,從而對癥下藥;也有的同學走到極端了,認為非題海戰術不可以學好物理,于是整天抱著各種復習資料狂做題,到頭來也不見得有所提高,這就是如何做題才可以提高自己的問題了.總的來說,要在熟練理解掌握物理定理的基礎上反復做題,而不是盲目做題,舍本逐末,把基礎知識丟掉了.

四、要重視課堂筆記的記錄

對于教師來說,在課堂教學中,不能忽視隨堂筆記這一環節.精要的講解、啟發性的提問、多角度的練習,無疑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可是,只讓學生聽聽、說說或者練一練還不夠,還應當指導學生扎扎實實地寫好隨堂筆記.對于學生來說,課堂上要認真聽講,不走神或盡量少走神,認真做好筆記.教師講過的一些好的解題方法、例題,或者是聽不太懂的地方都要記下來.課后還要整理筆記,一方面,是為了消化好、爭取把漏洞、難點都掌握;另一方面,“溫故而知新”,通過對課堂筆記的回憶,總結出自己的學習方法;還要對筆記作好補充,自己在作業中發現的好題、解題方法也要記在筆記本上.“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有些知識當時可能學會了,但間隔一段時間后容易淡忘,如果能及時地做好筆記,不間斷地加以復習,形成永久記憶,就能把所學知識真正變成自己的東西.當然,記錄的過程也是回味、思索和整理消化的過程,通過這個過程,學生對教師講解的重點、難點、疑混點會認識得更清晰,理解得更透徹,印象會更深刻.特別地,對于教師講述中的提問、點拔和小結,以及學生自己的重要思想和見解,都要在一定時間內溫習、再認識,這樣才能得到加深和鞏固,而要實現加深和鞏固,又必須以扎實的課堂筆記為基礎.如此日積月累,學習方法就會變得靈活,學習效率自然就會提高.古往今來,許多名人大家或博學者,無不得益于勤奮的記錄,成名于雄厚的積累.

五、要重視基礎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學好物理首先要重視基礎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基礎知識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即基本概念(定義),基本規律(定律),基本方法.基本概念要清楚;基本規律要熟悉;基本方法要熟練.熟記公式及推論,記住一些結論對于提高解題速度、提高應試技巧等是大有幫助的.要理解和掌握好物理概念,就要研究和思考這個概念是怎樣引入的?如何定義的?有什么物理意義?學到什么程度才能稱為真正理解呢?理解的標準是對每個概念和規律你能回答出它們“是什么”“怎么樣”“為什么”.對一些相近似易混淆的知識,要能說出它們的聯系和本質區別,能用學過的概念和規律分析解決一些具體的物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