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課程創新能力培育

時間:2022-08-11 10:32:40

導語:物理課程創新能力培育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物理課程創新能力培育

當代社會,培養富有創新能力的競爭性人才非常重要,創新能力是體現國家綜合競爭力的重要表現之一.人才的培養在于教育,學生創新能力的高低是衡量一個國家教育水平的重要標志,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必須要認真思考的問題.高中物理教學更要強調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我國傳統的物理教學往往只注重教師課堂教的一面,而忽略了學生積極主動學的一面,教師應引導學生改變固有的學習思維習慣,變被動接受學習為積極主動學習,從而讓學生的創新能力得到培養.

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要消除學生認為高中物理難學的心理,激發學生學習高中物理的興趣,注重培養學生的鉆研精神、思考能力與創新能力,從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下面淺談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一、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

學生的思維能力主要表現為復合思維和發散思維兩種形式,兩者相輔相成構成了學生思維體系的完整形式.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教學目標.其中發散性思維能力的培養尤為重要.發散思維區別于常規的思維方法,它以問題為中心點,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展開分析,多元化地去尋求問題答案,能在學生頭腦中形成一種擴散狀的思維形式,能夠豐富學生的想象力,提高學生的思維深度,促進學生綜合學習能力的提高,是創造性思維的主要表現形式.教學中教師進行恰當的引導對學生發散性思維能力的培養非常重要.

課堂教學是學生思維能力培養的主要途徑,教師要把握好課堂教學方法,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想象、嘗試,拓寬學生的思維,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利用實驗教學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是一種有效的途徑.在實驗教學中,學生通過直觀觀察和操作實踐,在提高觀察、思考能力的同時,展開發散性思維,從而提高創新能力.例如,在講“測定金屬電阻率”時,教師要對金屬導線的橫截面積進行測量,除了常規的解答方法之外,可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進行思考,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

二、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

在教學中注意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非常重要.只有擁有探索精神才會不怕艱辛,才能不甘失敗,也才能有所發現.許多偉大的物理學家之所以取得巨大的成功,就是因為他們擁有讓人敬仰的探索精神.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從事物的本質出發,運用現有的表面現象,分析、歸納、總結、概括出原理和科學規律,讓學生掌握物理規律及一些基本原理.在探索過程中,學生會主動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并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通過教師的指導,學生牢固掌握知識,并能舉一反三,提高創新能力.

例如,在講“交流電”時,矩形線圈在勻強磁場中勻速轉動產生感應電流、感應電動勢有兩個重要結論:(1)當線圈平面垂直磁場線時,磁通量最大,感應電動勢為零,過此位置感應電流方向變一次;(2)當線圈平面平行磁場線時,磁通量為零,感應電動勢最大,過此位置一次感應電流方向不變.把這兩個結論應用到電磁感應,許多問題就會得到解決.事實證明,通過應用這種教學方法,學生的分析探索能力得到了提高,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三、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

物理實驗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學生實驗能力的提高與教師良好的教學方法是分不開的.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與探索創新精神決定著學生能否順利完成實驗課程.通過提高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的動手操作能力,可以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通過對有趣的實驗現象進行分析講解,可以發散學生的思維,學生的創新能力就能得到提高.

很多物理實驗都是經過大量的摸索和反復論證以后才完成的.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通過思考對實驗過程提出自己的看法,促使學生應用已經學過的理論知識,并思考分析.高中物理本身就是在實驗的基礎上形成的,而探索性實驗設計往往要求學生要熟練掌握基礎理論知識,并且要有強烈的求知欲望.學生在輕松、積極、活潑和興奮狀態中積極思考,能有效培養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將演示實驗改為學生自己動手操作的實驗,把一些對真理驗證的實驗設計成探索性實驗,不但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而且在實驗過程中使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得以發展,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由此可知,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要通過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優化課堂教學設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為學生創造良好的教學環境條件,有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總之,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非一朝之功.教師要努力提高自我創新能力,在這個基礎上,才能夠改進教學方法,才能夠進行教學創新.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應把握創新素質培養目標,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創新教學方法,為創新性人才的培養作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