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學多媒體的應用研究3篇
時間:2022-05-17 08:54:35
導語:物理教學多媒體的應用研究3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第一篇
1多媒體在創設物理情景建立物理概念上的應用
物理概念是在大量的物理事實和物理實驗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它是對物理事實的一種本質反應[1]。在物理教學中學生只有準確的把握物理概念,才能真正的掌握物理規律和原理,提高分析和解決的物理問題的能力。教師在物理教學中引導學生對物理概念的建立,是學生掌握學習物理的基礎,因此在現代教學中物理概念的建立是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在進行物理相關概念的教學時,結合多媒體通過感性認識來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需求,運用歸納總結歸類方法找出共性,例如在講自由落體有關的章節時,利用2個實驗讓學生進行感性認識。第一,演示世界著名的比薩斜塔實驗,讓重的鐵球和輕的鐵球同時下落,讓學生觀察比較兩球下落的快慢。第二,牛頓真空管實驗,讓軟木塞、小羽毛、小玻璃球同時下落,觀察三者下落的快慢。然后通過感官認識得出兩個實驗的結論,進而歸納出兩個實驗的共性,忽略原型的次要因素,集中突出原型的主要因素,抓住主要矛盾,概括出一般共性即共同的特征:兩個實驗中下落的物體都是初速度為零,受重力的作用。不同特征:前者受空氣阻力,后者真空中不受空氣阻力。最后抓住本質的特征,下定義:物體只在重力作用下從靜止開始下落的運動,叫做自由落體運動。運用多媒體技術通過動畫展示兩種從靜止下落讓學生自主發現和總結對自由落體概念的,潛意識的培養了學生的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學中的主要教學理念。
2多媒體在整合學習資源促進物理教學中的運用
在高中三復習階段,習題課中內容多,難度大,學生接受困難。教學中教師面對的問題是怎樣既能使課堂容量大又能讓學生輕松接受,并能快速的幫助學生歸納、總結和整理知識鏈條,然后,通過在習題中的運用,加深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并能熟練的運用。相比傳統的教學多媒體教學,可以事先制作好課件,快速直觀地展示給學生;同時也可以加入聲音和視頻從視覺和聽覺上給學生進行刺激,加深記憶和理解。
2.1運用多媒體呈現物理圖像
在習題課上,圖像是必不可少的,對圖像的要求也非常的嚴格精準,如果用計算機作圖,即可達到精確、清晰,同時相比傳統的老師在黑板上作圖要快速省時,面對高三學生要求復習知識多而雜,時間寶貴的問題更能顯示出多媒體教學的優勢。更重要的是運用多媒體呈現物理圖像,不僅能夠清楚,形象將圖像展示給學生,提高教學質量,還能引起活躍物理課堂氣氛。
2.2運用多媒體模擬物理情景
在習題課中面對學生對物理情景、狀態和過程的理解很難突破,如果這時運用多媒體的動畫效果來形象直觀的展示物理情景、物理過程和物理狀態,這樣解決了教學中的難題,突出了教學的重點,學生再去分析、解決類似的問題就會達到不錯的效果。運用多媒體模擬物理情景,可以有效地將物理情景展示給學生,這中教學效果是語言講解無法達到的。
2.3運用多媒體建立物理模型
在習題教學中,培養學生建立物理模型,解決該模型下的各類試題是物理教學的特色。即教會學生解物理試題,只需教會學生建立物理模型。如果這是運用多媒體教學,將一些典型的模型通過動畫的模擬,形象生動的展現在學生的眼前,讓學生通過多重感官刺激,深刻的理解模型的本質,再通過適當的變試題練習鞏固,可以有意識地幫助學生建立物理模型,提高學生對物理模型建立的能力。
2.4運用多媒體進行物理實驗教學
物理實驗在中學物理教學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大量的物理概念的建立以及結論的得出都是建立在物理實驗基礎上。布魯納通過心理學實驗得出,人記住最多的是看到東西。而物理實驗是可視信號是最易被人感知的信號。人腦在處理視覺信號時速度要比處理聲音和文字信號時快的多。而且視覺信號中的圖像也更加容易記憶,不像聲音和文字信號那樣容易忘記[2]。物理實驗教學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強大功能。在物理實驗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可以提高物理實驗的教學質量,是學生的物理實驗能力有效提高。
具體案例如下:【案例1】天體運動案例描述:教師運用多媒體播放衛星、行星圍繞饒各自中心天體運動的動畫提出討論問題,放大或鎖定某一天體的運動視頻,讓學生自己觀察這一天體的運動的軌跡和在運動過程中速度的變化的規律,在通過動畫演示顯示運動天體在不同位置的速度,讓學生明顯的看出其運動軌跡是橢圓型,最后引入課題。教師通過多媒體技術制作天體運動饒中心天體運動的的模型,可以讓學生一直感覺神不可測的天體運動瞬間展現在眼前,變神秘為具體的天體的運動,感官認識幫助學生通過形象的再現天體運動的情景,進而發現整個宇宙中天體運動的規律,從個別天體的運動推測出宇宙界天體的普遍運動的規律?!景咐?】曲線運動案例描述:教師利用播放生活中的一個雨天轉動傘把的一個視頻提出曲線有關的討論問題,在傘轉動時讓學生觀察,傘上被甩出的雨滴的運動情況,然后再具體到傘的不同部位,通過動畫演示從不同角度拍攝的傘上同一部位甩出雨點的運動軌跡,總結出曲線運動的速度的方向,最后引入曲線運動的課題[3]。教師由生活中雨天轉動雨傘的拍攝視頻,引導學生分析雨滴運動的軌跡。也就是說多媒體技術幫助教師將生活中特定環境下的現象搬運到課堂讓學生在觀察了解生活中現象通過排除干擾因素,突出主要矛盾,進而抽象出物理規律。
這樣不但是學生較容易接受物理知識,同時也引導著學生用所學的物理知識去解釋生活中的物理現象。運用多媒體呈現物理圖像、模擬物理情景、演示物理模型及實驗,不僅使物理教學質量大幅度提高,而且還活躍了物理課堂氣氛,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另外,將多媒體運用物理教學達到了語言講解無法達到的效果。通過本課題的研究,讓我深刻的體會到,多媒體技術在高中物理課堂上刻不容緩。一方面,它是21世紀教育科技貫徹了教育要緊跟時代的發展重要方針;另一方面,它利用多媒體技術的優勢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物理的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也培養學生的解決和分析物理問題的能力符合物理學習的規律。總之在現代中學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的風暴是不可阻擋的,也只有在課堂教學中充分合理有效的利用多媒體技術手段,才能不斷地專研出正真高效率的課堂。
作者:龔紅梅工作單位:鄭州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第二篇
1、多媒體應用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優勢
多媒體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可以加強教師、學生、教材三者之間的聯系,豐富教學內容,開拓學生視野"與傳統教學手段相比,多媒體教學具有一定的優勢,主要可以體現以下幾個方面:
1.1豐富教學內容"物理是一門科學性學科,教材上的知識一般都比較概念化,學生在學習時不能根據教材內容進行聯想,限制了學生思維的發散"通過多媒體教學教師可以結合教材知識,多角度、多形式的對其進行補充,為學生帶來大量豐富的信息,豐富教學內容"同時,多媒體在課上的應用降低了教師粉筆板書,使呆板的教學模式更靈活化,能夠有效調動學生參與積極性"另外,多媒體應用相關內容的增多使學生對所學知識理解更簡單,縮減了教學講解以及板書寫的時間,使教師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可以對教學內容進行深度和寬度的研究。
1.2降低學習難度"初中物理是一門對邏輯思維要求比較好的學科,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一定的難度"傳統教學過程中,教師大部分是利用教學道具來完成教學,或者是在實驗時教師在上面做實驗學生在下面看,但是一個實驗幾十個學生如何看的過來,對于一些實驗現象學生并不能觀察到,完全是由教師告知,學習效率比較低"通過多媒體應用可以通過圖片、視頻等形式將教材內容以更形象的方式呈現在學生眼前,使學生更容易理解,降低學習難度,進而提升學習效率"例如在學習自由落體以及拋物線運動時,傳統教學過程中教學就是通過拋物體來展示自由落體,而通過多媒體可以將物體自由落體運動進行慢動作回放,通過改變各種外界條件觀察物體運動軌跡,并在這個過程中展示物體受到的各種力"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更形象的理解拋物體運動相關知識。
2、多媒體應用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問題
多媒體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可以豐富教學內容,吸引學生注意力提高學習興趣,但是同時也存在一定的問題,主要可以體現以下幾個方面:
2.1多媒體課件質量較低
教師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應用多媒體應該與物理學科的特點相結合來制定課件,否則只會掩蓋物理學科具有的閃光點,甚至轉移學生注意力,降低學習效率"物理學科邏輯性、嚴謹性比較強,教師在設計課件時應該突出這一特點,但是就目前初中物理多媒體應用教學現狀來看,很多教師在制作課件時不能與實際應用需要相結合,背景過于復雜,過多的視頻、音頻、圖形喧賓奪主,過多吸引學生注意力,干擾學生正常學習"例如在學習/力0這一知識點時,教師為學生播放大量展示/力0的視頻和音頻,讓學生觀察各種不同的/力0,但是就這一概念完全不必這樣興師動眾,這樣反而過多吸引學生注意力,而且浪費大量教學時間,降低教學質量。
2.2逐漸成為/機灌0課堂"在沒實現新課改以前教學模式
大部分就是教師講學生聽,不管學生能不能接受的/滿堂灌0,教學質量比較低下"隨著新課改的提出,更多的教師意識到教學過程中應該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教師為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往往就是手點鼠標讓學生跟著課件自己學習"無論是知識概念還是問題,都由學生自己隨著課件去思考"甚至是實驗也是教師向學生播放相關視頻,讓學生自己觀察總結"這種教學美其名日為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以及獨立思考能力,是實質上與傳統教學/滿堂灌0差不多,只不過由/人灌0提升為/機灌0"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就是不聽的點鼠標,學生就是不停的隨著課件思考,看似整節課堂很充實,學生主體性得到充分發揮,但是學生根本沒有太多思考時間,并不能提升教學質量。
3、以辯證態度看待多媒體應用
信息時代的來臨,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應用多媒體毋庸置疑,但是應該以辯證的態度看待多媒體應用,不能過于夸大其具有的功效,也不能一味的指責其具有的缺陷,應該根據教學的實際需要選擇合適的應用方式,以求不斷提升教學質量。主要可以在兩個方面改進:一方面要認清多媒體應用并非完全取代,而是輔助"傳統教學模式都是人們長期流傳下來的經驗,在新時代教育面前不能將其全盤否定,特別是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多媒體的應用主要是起到一個輔助的作用,課堂中最重要的還是教師"多媒體的應用只是教師教學思想的一個表現形式,只是為教師教學提供方便的輔助教學模式;另一方面,多媒體在教學中的應用是時展的需要,也是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應該通過合理運用,將其趣味性、多樣性、直觀性等優點應用到教學中,將教師的教學理論以更形象的形式呈現在學生面前,吸引學生注意力,使其主動參與到教學中去,進而不斷提升教學效率。
4、結束語
時代的發展決定了多媒體在教學中應用的必然趨勢,但是怎樣應用卻需要教師進行合理的規劃,只有如此才能用好這把雙刃劍,不斷提升教學質量"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教師必須要從實際出發,與傳統教學模式相結合,正確看待其中的利與弊,努力做到揚長避短,尋找最有效的教學方法,不斷提升教學質量。
作者:宋愛風工作單位:山西省古縣三中
第三篇
一、從學生畏難心理到積極性高漲的轉化
物理學中包含的物理規律大都是從客觀世界經過“定性”、“定量”、“建?!钡倪^程中抽象出來的,是一系列理想化的模型.在現實條件下,這部分實驗是很難或者說不能完成的.尤其是對于一些教學條件較差的農村中學來言,實驗的成功幾率很低.如果說老師為了使學生能夠直觀感受物理學的奧妙,培養學習物理的興趣,一定要做實驗的話,那么看似提升學生學習品位的實驗很有可能因為實驗的失敗造成學生的畏難心理,打消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喪失學習物理的興趣.這時,實驗的效果也就大大地打了折扣,使學生最初的學習動機化為烏有.根據教與學的心理學,學習動機是影響學習的重要因素,如果說學習動機沒有了,學生又何談學習物理的興趣和效果?多媒體教學手段的介入,恰恰可以解決這一難題.在講授某一物理知識前,老師可以運用多媒體的直觀功能,讓學生聽到、看到五光十色、千變萬化的物理現象,以激發學習興趣,產生求知欲望.如:講《浮力》這節課時,可以先播放一段錄像,創設物理意境:漂亮的海底世界,各種各樣的魚在水里游來游去,有的浮出水面,有的潛入深處;接著畫面上出現了小舢板、帆船、萬噸貨輪,一條比一條大,一艘比一艘重,但他們都浮在水面上.然后老師提出問題:為什么如此巨大的萬噸貨輪能浮在水面上,而一粒小小的石子卻會沉入水底呢?這時,學生已處于“心求通而不解,口欲言而不能”的狀態,從而產生強烈的探究欲望.再如:“聲波干涉”實驗,在實驗條件一般的學校不易完成,而單憑老師的講解,學生又難以想象出所發生的物理現象,那么對聲波的干涉與疊加理解起來就有一定的難度,對知識只能停留在知道或了解的層次,很難加深理解.如果運用多媒體教學,就可以將復雜的實驗通過FLASH或者POWERPOINT課件的形式,表現得栩栩如生,學生不僅可以通過多媒體清晰地看到波的整個疊加過程,再配以文字說明,利用圖像、動畫、聲音同時對學生的視覺和聽覺進行刺激,那么學生對“干涉”的理解就很容易了,也由此加深對機械振動與機械波相互干涉的實質的理解.從而使學生的畏難心理逐漸瓦解,煥發出學習物理知識的無限生機.
二、從抽象的理性認識到直觀的感性認識的轉化
在傳統的教學手段中,通常是通過實驗、掛圖等向學生展示物理事實與物理過程.而平面靜態圖形難于全面、準確地表示動態的、三維空間的物理過程,導致物理事實與物理過程的展示受到一定的限制.一些抽象的物理模型,也只能通過示意圖與語言表達等方式,讓學生通過想象而感知.這給剛接觸物理知識、對三維空間還處于混沌狀態的學生帶來了極大的不便.而多媒體的“化虛為實”、“化曲為直”的功能正好可以彌補這一缺陷,使學生的思維從抽象的理性認識過渡到直觀的感性認識.如:在講《光的直線傳播》這一節時,日食、月食的形成及三球的運動情況,老師不容易講清楚.如果通過FLASH制作,通過三維動畫把月球繞地球轉、地球繞太陽轉及日食、月食的形成過程展示給學生,把抽象的靜態模型轉化成直觀的動態演示,則會讓學生容易理解和接受.
三、從模糊的認知過程到清晰的發散思維的轉化
物理教學最重要的一環就是實驗.演示實驗必須確?,F象和過程清晰,并使全班學生都能觀察清楚,才能引起學生的思考,通過分析,達到理解的目的.而實際中,有些物理實驗由于物體小或者光線的影響,能見度差,有一部分學生因為位置的關系無法看清楚.還有些實驗,因為器材的原因,在實際操作當中,難免發生意外.而一次意外,就很有可能導致整堂課的失?。揖驮H自經歷過這樣的事情.在一次公開教學中,由于實驗器材比較落后,而且有個別實驗用具在搬動時出現了這樣那樣的小問題,使得很好的一節公開課因為實驗的失敗成為我教學中的一大遺憾,也使學生在興致很高的時候嘗到了失落的滋味,沒能看到最后的演示結果,覺得很掃興.多媒體演示實驗是將實驗的操作、實驗的整個過程以及所發生的實驗現象在大屏幕上且在人為控制下清晰地展現在學生面前,這就避免了由于位置關系或實驗現象不明顯而造成的對實驗過程及現象一知半解的事情,更不會出現由于在搬動過程中發生問題而造成實驗失敗,繼而導致學生對概念規律的不理解及整堂課失敗的后果.如:在一次給初二年級的學生講《熱膨脹》一節時,我專門下載了動畫課件給學生們看,學生們在通過課本上的實例和圖示感知的同時,對動態演示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更加深了對熱脹冷縮現象的認識,從而使原本模糊的物理現象在腦海里變得更加清晰,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綜合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也大大增強.總之,多媒體教學手段在物理課堂教學中的運用,可以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進一步優化課堂教學效果,使物理教學向著一個更加科學、更加形象、更加富有成效的方向發展.
作者:黃耀工作單位:江蘇省射陽縣盤灣初級中學
- 上一篇:高三物理教學總復習方式結合思考
- 下一篇:高中物理教學實驗設計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