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學有效性強化思考

時間:2022-06-12 09:51:22

導語:高中物理教學有效性強化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中物理教學有效性強化思考

一、導致物理教學低效的因素分析

高中物理教學經過這些年的課程改革后,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教學效果有了明顯提高。但是我們也看到一些現象,這些現象影響了教學的質量和效果。

1.教師的無效提問

教學是師生間重點互動行為,教師通過教學過程中不斷地提問引導學生向教學目標前進。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一問一答,才能夠構成教學過程。提問是否有效決定教學是否有效,教師要把問題提得精準,直接切入教學的難點和重點,并且具有一定的思考價值。但是有些教師的提問卻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問時的問題指向不明確,導致學生的思維方向無法確定進而混亂。

2.探究學習的無效

新課改大力提倡探究性學習,因為教學的有效性也體現在探究的有效性上。但是一些教師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缺乏有效性。教師指導下的學生探究活動流于形式較多,分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學生的參與面窄,一小部分學生是主角,大部分學生是配角。學生的注意力分散到其他事務上,缺乏有效性。

3.知識拓展的無效

教材的容量是有限的,所以新課改提倡教師的教學要適當拓展,開闊學生的知識視野。校外的知識延伸或者是課堂上的知識延伸,都缺乏真正的有效,學生的探究結果如何?探究的問題怎樣等問題,都沒有基本的效果保證。

二、如何提高高中物理教學的有效性

高效課堂和高效教學一直是教師努力追求的目標,如何提高教學效果,保證學生高效學習,需要教師認真備課、認真準備課堂提問的問題、認真探討實驗教學等措施。

1.有效的課堂提問是有效教學的前提

提問是教學活動的主要形式,是教師進行教學實踐的主要體現和標志。因此認真設計課堂提問是高效教學的前提和保障。精心設計課堂提問的基礎是教師對教材內容的掌握,對教學重點和難點的把握,對學生認知水平的了解。提出的問題要具有思考性,不是泛泛而談的問題。提問要具有思考性和探究性,要把學生的思維引導到問題的焦點上,不要問得盲目。

2.巧設學習情境

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對學習的四個要素進行了闡述,其中之一是學習環境,學習環境包括物理環境和客觀環境兩種,物理環境是指教室、實驗室、教材等與教學相關的實際存在的環境因素,而客觀環境則是指教師為學生創設的學習氛圍和情緒。良好的情緒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發散學生的思維,還可以增進師生之間的關系,實現民主化教學,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比如在《磁場》內容的學習時,我在新課前設計了一個小魔術,為學生營造了一個輕松的探究環境。我將磁鋼貼在一個木板的底下,然后在上面擺上硬幣,做成了4層的硬幣積木。然后把板子測斜,硬幣沒有掉下來。我說這個魔術好玩嗎?誰能猜想一下這里面的秘密是什么?有的學生緩慢舉手,有的學生則瞪大眼睛在思考。這樣的設計一下子就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了。學生在這樣一個濃厚的學習氣氛中開始了新課的學習,氣氛烘托得非常好,誘發了學生思考的情緒。提高高中物理教學的有效性還要做好實驗教學,實驗教學可以培養學生的科學意識和科學素養,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增強學生分析問題和判斷問題的能力。所以教師還應該重視實驗教學,重視學生的設計性實驗。當然,教師的專業素質不同,學生的認知水平也不同,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實際,確定適合自己和學生的教學方法,以便保證高效的物理教學。

作者:丁新偉工作單位:安徽省碭山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