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學案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

時間:2022-09-27 09:41:49

導語:導學案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導學案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

1.導學案高中物理教學中應用的意義

對于很多學生來講高中物理的難度比較大,學習起來比較吃力,學生當中學不會物理、不愿意學物理的聲音越來越多。學生對物理學習沒有興趣,物理課堂中經常出現教師講、學生開小差的情況,教學效果并不理想。利用導學案開展教學,使學生在學習前根據導學案中教師的提示和問題對物理內容進行有效地預習,明確學習的目標。在預習過程中,學生找出自己的疑難之處,當教師進行教學時,帶著自己的問題進行學習,能夠極大地提高學習效果。學生對物理知識有一定的了解和認識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對導學案中的問題進行小組討論和分析,開動學生的腦筋,發散學生的思維,使學生能夠主動地投入到物理學習中,逐步形成物理學習的意識,促進物理學習效果以及學習能力的提高。

2.導學案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

(1)創設情境,導入新課。高中物理知識難度比較大,為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中來,教師可利用導學案,為學生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以及求知的欲望,順利地導入新課。

(2)以學生為主體,指導學生自學。導學案能夠在短時間內將學生帶進學習狀態,教師應以學生為課堂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作用,指導學生進行自學,教師在此基礎上給予適當的點撥,通過自主學習,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掌握會更加深刻,學習效果更明顯。例如在學習《向心力》時,教師可以通過問題的設置指導學生自學《向心力》:①向心力是根據什么命名的?②無具體條件,僅知物體做圓周運動,能否指出向心力的施力物體?③向心力是合力還是某個具體的力?通過這些問題的設置,讓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自學。這種自主性的學習,能夠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解答疑問,有助于學生享受成功的喜悅,提高自學興趣,促進物理學習效果的提升。

(3)加強課堂上學生的合作學習。在導學案教學中,對于學生提出的或教材中的各種疑難問題,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合作討論學習。學生通過與小組成員的共同探討和交流,逐步完善自己的問題答案。合作學習討論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之一,學生彼此間交換意見和想法,對于發展自身的能力,培養物理思維具有積極的意義,而且合作學習還有助于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例如學習《機械能守恒定律》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對以下問題進行合作學習探究:①課本中是如何研究打樁機重錘在下落過程中機械能的關系的?機械能守恒嗎?條件是什么?②機械能守恒的表達式是什么?③在只有重力和彈力做功的情況下,機械能守恒定律應該如何表述?④你是怎樣理解機械能守恒定律的條件“只有重力做功”的?通過合作探究,交換彼此的觀點,有助于問題的解決和能力的培養。

(4)注重學生思維發展。在導學案教學中,教師應從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出發,設計問題時要層層遞進,符合學生的實際能力需求,指導學生分析、思考問題。通過問題的逐個解決,不斷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深入和發展。例如在“用單擺測重力加速度”的實驗中,通過實驗觀察,教師指導學生解決問題:①如何正確地測單擺的擺長?②怎樣才能滿足擺角小于10°的要求?③如何正確測出單擺的周期?(應該在何處開始計時?怎樣才是完成一次全振動?)④如何正確使用秒表?秒表的讀數如何正確讀?⑤為什么在實驗過程中我們要防止單擺做圓錐擺運動?通過問題的逐個分析和解答,實現學生思維的開發和鍛煉。

3.結束語

導學案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被廣泛地應用于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應充分發揮導學案的積極作用,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指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以及合作學習,打破傳統教學中學生長期被動的局面,通過情境的創設,提高學生對物理知識求知的欲望,并通過自主學習以及合作學習,鍛煉學生的思維和能力,養成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意識,提高高中物理教學效果。

作者:秦素 單位:江蘇省阜寧中學左校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