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醫用物理教學自悟能力培養

時間:2022-01-02 10:08:48

導語:中職醫用物理教學自悟能力培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職醫用物理教學自悟能力培養

[摘要]中職生普遍存在以下幾種心理情況:松懈心理、逆反心理、不適應心理、自卑心理。物理學對于很多學生來說是一門難學的學科。對于基礎一般的中職學生來說,面對抽象性、邏輯性和實踐性較強的醫用物理新課程的學習,這門課程更是“老大難”。筆者在中職醫用物理學教學中,結合學科特點,通過引導學生學會觀察、體驗式學習、充分利用現代多媒體技術和通過設疑、質疑提高學生的自悟能力,消除學生的自卑心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良好教育教學效果。

[關鍵詞]醫用物理;自悟能力;培養途徑

醫用物理是中等衛生職業學校醫護專業的一門基礎課程。由于人體生命活動中充滿了物理現象,醫用物理的學習是為醫學生后續醫學課程的學習和臨床工作打下重要基礎。但是,在中職學校里,有相當部分學生是理科“學困生”,本身物理基礎不好,學生不愛聽聽不進。隨著教授內容的加深和教學中教師唱主角、學生被動學習的教學模式,學生在醫用物理學習的路上與我們漸行漸遠。有些學生甚至逐漸放棄了醫用物理學科。因此,教師必須轉變教學觀念,樹立以人為本以學生發展為本的理念,更新人才培養模式[1]。在醫用物理教學中,通過創新教學模式,運用自悟教育,讓學生在認識實踐中主動建構,能獲得良好效果。自悟教育是學生通過各種方式參與活動,獨立地思考問題或經過別人提醒之后,經過充分的內部思維活動,發覺自己的錯誤或發現了某件事物的處理方法,領悟道理,對問題做出合理的解釋,以獲得知識、經驗或漸漸地明白了自己的錯誤或發現了某件事物的處理方法。在醫用物理教學中培養“悟”,教師引導學生對這些零碎的經驗通過觀察、思考、甚至靈感作出有組織的整體反應,讓學生“自探—自悟—自得”,形成知識內化,實現教學目的。

1觀察生活悟出知識

觀察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的知覺活動。觀察是醫用物理學習的起點。學會觀察也是教師對醫學生能力的一種培養。由于物理知識多來源于生活,學生往往可以通過觀察生活、利用日常生活學習醫用物理。所以,教師要教會和引導學生觀察生活,讓學生抓住事物的特點,多角度地有序地進行觀察,使學生更好地探究認識自然事物。如講述電勢章節時,為了讓學生明白電場的強弱與檢驗電荷電量的大小無關的原理,教師可以讓學生帶著“你們看到的是風嗎?”、“風的大小與有無樹葉及樹葉的大小無關嗎?”這兩個問題去觀察風和樹葉。最后,讓學生總結結論:我們看到樹葉在擺動,樹葉是用來檢驗有無風及風向的物體,風的大小與有無樹葉及樹葉的大小無關。這樣引導學生觀察,使學生更快更好地明確了電荷是用來檢驗電場的,電場的強弱是由電場本身決定的,與電荷的電量無關等一系列問題。

2體驗式學習是自悟的有效途徑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感悟是一種心理現象,也是一種心理過程。先有所感,方有所悟。在美國華盛頓兒童博物館墻上有一句教育名言說的一樣:“我聽了,我忘了;我看了,我懂了;我做了,我會了”。學生有了一定的感性經驗,就可以通過自己的感受、體會、揣摩而有所感悟。醫用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一個物理概念的提出是一種深刻的思維加工過程。體驗式學習在醫用物理的學習更為重要。所以,在醫用物理課堂中,教師不必過早地將具體的知識抽象化,感性的知識理性化,使學生匆匆跨過感性階段而步入理性的殿堂。否則可能會出現知識講得越多,學生越不明白,而應更多地讓學生利用實驗室的儀器和身邊環境讓學生在體驗式的教學中自主參與學習、體驗,加強操作,通過實驗并引導學生觀察物理現象,引導學生理解現象的本質,在動手中自悟。這樣才能讓學生他們全身心地去體會去感悟去吸收去內化,自悟自得,更好地理解概念。如學習《幾何光學》章節,教師可以讓學生分別站在平面鏡、哈哈鏡前觀察自身的變化,引導學生感悟平面鏡、凸透鏡、凹透鏡對光線的作用和常見的近視、遠視、散光等屈光不正的矯正辦法。在體驗式教育活動中,不但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能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以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體驗式教育活動更容易在學生的記憶中留下痕跡,成為其成長道路上寶貴的財富并伴隨他們一生,是一種對學生的影響是最深刻的教育效果最好的的教學模式。

3充分利用現代多媒體技術提高學生對物理知識的領悟

現代多媒體技術的迅猛發展和網絡技術的廣泛應用為豐富物理課程資源提供了技術條件。多媒體教學設計能夠提供文本、圖形圖象、音頻、動畫、視頻等多種媒體,甚至是人工智能,有效創設生動、直觀、形象的學習氛圍,使物理課程的學習更生動活潑豐富多彩,使教學直觀化模型化動態化,增加學生在學習中的感性認知,加強他們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提高學生對物理知識的領悟。如在《平面鏡成像》這一內容的學習中,教師可以先用多媒體播放器播放Flash動畫《猴子撈月》,接著提出學習的問題:井水里為什么會有月亮?這只猴子為什么總是撈不到月亮?從而引出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同時,通過多媒體技術可模擬完成現實環境下難以操作的物理實驗,如學習《電流的形成》《電磁現象》時,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使學生形象地看到“電流”“電磁”,提高學生對醫用物理知識的領悟,提高醫用物理教學效果。

4通過設疑和質疑培養學生自悟能力

思維是智力的核心。要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師必須善于設疑和質疑。教師通過設疑,可以激起學生思維,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鉆研,從而更好地培養學生獨立思維能力。醫用物理教學作為思維能力培養的重要學科,教師在講授新課或做實驗前,應該有意識地去設置一些必要問題。這樣才能更好地讓學生們帶著問題去學習、思考和研究,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同時,教師在設疑過程中要鼓勵學生敢于質疑善于質疑,充分挖掘學生的想象能力與發現能力,培養學生開拓創新精神。如學習《心臟作功》時,教師通過設疑——“從物理學看高血壓”的問題讓學生思考,通過設疑,可以讓學生明白了心臟作功是血壓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明白了降低血壓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包括直接降低心臟作功和增加血管容量、減少血容量等間接降低心臟作功來降壓,從而更好地理解心臟作功和血管容量與血容量之間的關系是人的血壓形成機制。同時,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敢于質疑善于質疑,教師向學生介紹臨床治療高血壓的用藥情況,讓學生思考這種治療是否有缺憾,缺憾在哪里,從而讓學生發現臨床上對高血壓的治療多是從神經體液方面著手,很少從物理學層面考慮?!皩W貴存疑”,設疑和質疑是培養探究能力的靈魂。教學中,教師通過設疑和引導學生敢于質疑善于質疑,充分挖掘學生的想象能力與發現能力,有利于培養學生開拓創新精神和科學、客觀的態度[2]。課程改革不僅是教材的改革,也是教學方式方法的改革。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生的引路人。教師結合學科特點創新教學模式,引導學生根據自己對學習活動的審視和反省,培養學生的自悟能力,讓學生在教師指導啟發下,有利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自主解決問題,有利于讓學生特別是醫學衛生類學生盡早建立臨床思維,使醫學生更好獲得解決臨床實際問題的知識和能力。

參考文獻

[1]黃曉燕.衛生職業學校教學管理從“基于教”向“基于學”轉變的策略[J].衛生職業教育,2017,35(23):20-22.

[2]馬瑩,張媛媛.如何在中學物理課堂中培養創新能力[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6(3):43-45.

作者:謝康華 單位:廣東省新興中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