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學與素質教育研究論文
時間:2022-12-22 09:24:00
導語:物理教學與素質教育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物理教學與素質教育有著內在的關聯,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學過程中應設疑質疑,激發學生積極思維,因材施教,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加強素質教育。
【關鍵詞】:素質教育;物理教學;科學素質
根據物理教學的特點及規律,就美育教育、德育教育,科學素質教育寓于物理教學的分析探討。
1、物理教學中的美學教育
物理學是研究自然界中物質結構和性質以及物質在空間上和時間上所存在形式的科學。物理學的規律體現了自然界的簡單性、對稱性,和諧與統一性的科學美。因此,展示物理學的美學特征,應是物理教學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大千世界看似紛繁復雜,而其背后的自然規律卻具有某種簡單性,而物理學中的簡單之美提示了這種特征,對于低速運動的宏觀物體,牛頓三定律描述得簡單而完美,建立了經典力學理論。而對于電、磁、光的基本現象,麥克斯韋方程組的四個方程把它們完美的結合起來,建立電磁場動力學理論。而愛因斯坦相對論更是物理學的簡單美的完美體現:它是經典力學和電磁學的自然推廣。通過體會物理運動簡單之美,培養學生透過復雜的現象抓住其本質的東西,培養其簡單、執著、豁達的人生觀。
對稱性是指一物體或一系統各部分之間比例的平衡和協調,由此能夠產生一種簡單性和美的愉悅,物理學中的對稱性是到處可見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正電荷與負電荷的同時存在,正粒子與反粒子等,這其中體現出的對稱性從更高的層面上揭示了自然界的對稱性,與此同時,對稱性原理又是物理學中一強有力的研究方法,在物理學理論中,有許多我們熟知的物理定律。
統一性是自然界和諧性的必然體現。物理規律深刻地反映出這一特性,愛因斯坦說:“從那些看來十分不同的復雜現象中認識到它們的統一性,那是一種壯麗的感覺”。物理學發展的歷史,就是一個不斷從小的統一走向大的統一的歷史。如我們熟知的各種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動量守恒定律、角動量守恒定律等,它們都是在物理學家們追求統一的道路上奮力進取的結果??茖W家們探索真理時所體現的堅忍不拔、嚴謹求實的科學精神也是物理學中科學美的完美體現。學生們通過對統一性、和諧性的認識,能夠更好的樹立與他人、與社會、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更好的塑造自己健全的品格。
2、在物理教學中滲透馬克思主義哲學觀
以人為本的素質教育的重要環節是要使學生們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培養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作為現代科學技術基礎課的物理課程應提供給一個學生與社會的接口,而其中的關鍵是如何把馬克思主義世界觀滲透到教學中。
2.1辯證的唯物論思想的滲透。
在物理教學講到小到微觀粒子,大到天體宇宙,從一把椅子到電場、磁場,它們都具有物質性。從時時接聽的手機闡述,不依賴于我們感覺的客觀世界的物質性。這樣即加深了對場的認識,又使學生對辯證唯物主義中的“世界物質性”思想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在講到牛頓經典力學時,一定使學生明白:“只有在宏觀低速條件下才正確,對微觀、高速不再適用”。使學生逐步克服形而上學的絕對化思想,有意識去辯證地思考問題,樹立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
2.2唯物辯證法思想的滲透。
從物理學中的作用與反作用,矢量的合成分解,原子核的裂變與聚變,都滲透著“對立統一規律”的思想。波動光學中的雙縫的干涉,單縫的衍射以及光柵的衍射。實際上是在不同的條件下,光的波動性的外在表現,它體現了由量變到質變又到新的量變交替變化的過程。彈簧振子做簡諧振動過程中,動能和勢能交替轉化是“否定之否定”規律的很好例證。通過在教學中滲透這些觀點,有利于學生樹立唯物辯證法思想的理念。
3、在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們的科學素質
素質教育的另一個關鍵之處強調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大學以前的教育都是應試教育為主,而在大學階段應該注重培養他們的科學能力,科學方法和科學習慣。物理教學在培養學生高素質方面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和義務,同時物理教學中實現素質教育也是可行的,具有廣泛的內容。3.1科學方法的培養。
物理學與自然、社會哲學都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在其產生和發展過程中蘊含著豐富的科學方法:如質點模型,剛體模型,理想氣體模型這些都是理想化方法的基本體現,它教會學生學會科學抽象,抓主要矛盾,忽略次要矛盾,如何處理實際問題,另外,大學物理中的數學方法是極其重要的,數學作為工具應用于所有學科。物理學是最早使用數學,也是數學應用水平最高的學科。例如剛體力學中的微積分方法,振動與波動中的旋轉矢量法,熱力學中的概率,統計方法等。這些方法幾乎涵蓋了學生未來所要用到所有的數學方法,因此說物理學是高等數學的實驗田并不為過。另外,幾乎所有的物理概念的形成都與歸納與演繹,分析與綜合的科學方法是分不開的,比如熱力學中幾個重要定律,它們都是通過觀察,實驗得出的基本定律,然后通過邏輯推理的方法,把相關知識聯系起來,建立熱力學的知識體系結構??傊?這些科學的方法是學生們將來從事科研、工作必不可少的工具。
3.2科學精神的培養。
在物理教學中,講述物理學史的經典史段,如奧斯特在一次實驗中偶然發現通電導線旁的小磁針發生了偏轉,在其它人都沒注意的情況下,他又做了無數次實驗,終于發現了電、磁之間相互轉化的規律,通過講解,使學生感受到要善于抓住科學的機遇;又要學習科學家們鍥而不舍、堅忍不拔的科學精神,正如居里夫所說:“追求科學完美正是追求人生至美的過程?!蔽蚁?這種科學精神的獲得將對人的一生受益菲淺。
參考文獻:
[1]龍麗紅素質教育中的物理教學[J]銅仁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0,(01)
[2]邱愛芬物理教學中的素質教育[J]中國科技信息,2005,(14)
[3]范廣玲淺談素質教育的內容在物理教學中的滲透[J]柳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1,(03
- 上一篇:市加強高中教育工作意見
- 下一篇:物理教學創新分析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