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物理教學淺析
時間:2022-08-18 02:40:57
導語:基礎物理教學淺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問題的提出
通過對2010年1月份~7月份的物理教育學術雜志進行統計發現:在給雜志投稿的作者中,江蘇籍作者所占比重最大。其中:《物理教學探討》雜志江蘇籍作者比重為28%,《物理教學》雜志江蘇籍作者比重為29%,《中學物理》雜志江蘇籍作者比重為29%,《物理通報》雜志江蘇籍作者比重為27%,《中學物理教學參考》雜志江蘇籍作者比重為22%,《物理教師》雜志江蘇籍作者比重為29%。再將這六本物理教育學術雜志的投稿者的籍貫進行綜合統計,結果顯示:江蘇籍作者所占比重為25%,遠遠超過其他地區投稿者。綜合統計結果見表1。這樣的結果不禁使人思考:為什么江蘇籍中學物理教師比別的地區的中學物理教師更重視在物理教育學術雜志上發表文章?是什么原因造成江蘇省和其他地區的中學物理教師在對雜志投稿方面有如此大的差異呢?經過查看相關資料和對中學物理教師進行問卷調查,筆者對此有了一些結論。為方便將江蘇和其他地區中學物理教師相對比,以說明原因,下面的結論均以江蘇和北京為例進行對比說明。
二、中學物理教師的關注焦點
對2010年1月份-7月份的物理教育學術雜志發表文章的主題進行統計,“課堂教學”、“考題分析”、“課程改革”和“探究教學”是出現頻率最高的核心詞。其中:《物理教學探討》雜志的核心詞是:課堂教學、教學設計、課程改革;《物理教學》雜志的核心詞是:課堂教學、考題分析、探究教學;《中學物理》雜志的核心詞是:課堂教學、課程改革、考題分析;《物理通報》雜志的核心詞是:課堂教學、課程改革、考題分析;《中學物理教學參考》雜志的核心詞是:考題分析、課堂教學、課程改革;《物理教師》雜志的核心詞是:課堂教學、考題分析、課程改革。再將這六本物理教育學術雜志發表文章的核心詞進行綜合統計,統計結果見表2。
三、中學教師科研的區域情況對比
北京擁有一大批國內著名的大學,不僅是在中國,而且也是世界上高等教育聚集程度最高的地區之一。北京得天獨厚的科技、智力和人才聚集優勢,燦爛悠久的歷史文化,為教育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1],使北京的教育水平居于全國領先行列。相對于中國其他省市,江蘇省的情況比較特殊。江蘇省的人口密度全國最大、物質性資源全國最少、人均環境承載量全國最小。在這種情況下,依靠教育才能提升江蘇的科技、文化、人才、勞動者素質,以教育的率先基本現代化來引領和支撐經濟社會的現代化,這是實現江蘇現代化的根本大計,是把江蘇巨大人口壓力轉化為人力資源優勢的根本途徑。[2]
江蘇的教育資源先天并不占優勢,但江蘇明確提出了“江蘇未來靠教育”的發展策略,集全省之力,大力發展教育。自1990年以來,江蘇教育經費總投入、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撥款都在全國名列第二。大力的投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這一點,從教育部2010年根據各地送審的754所省級重點高中,進行量化賦分,評出的全國重點中學排名100強中就可以看出來。全國100強重點中學中,前三名分別是:湖北省黃岡中學、北京市第四中學和天津市南開中學。在前十名中,北京的中學有兩所,而江蘇沒有一所中學位于前十名。在100強中,北京有四所中學,排名分別是第二名、第七名、第十一名和第二十二名;江蘇有五所中學,排名分別是第二十名、第六十五名、第六十六名、第六十七名和第七十一名。由此可見,北京依靠自身優質的教育資源,在基礎教育領域也占盡優勢,北京名校也在全國中學名校中名列前茅。
但北京在100強中的中學總體數目只屈居第九位,這和它在中國的政治文化地位和別的地區不能比擬的教育資源是不相匹配的。相反,江蘇名校雖然在全國名校排名中不算靠前,但在人多地少、自然資源相對匱乏的條件下,能名列全國第五名,且各名校均列于中等名次,也足以說明江蘇對教育的重視程度,“科教興省”真正成為全省人民的共識。江蘇為了實現更高層面的奮斗目標,努力拓展“完善國民教育體系”的內涵,其內涵包括:在層次和類別結構上進一步完善和國民教育的優質化。[3]
從以上對比可以看出:江蘇比中國其他省市從市政府到普通市民在思想觀念上更加重視基礎教育的發展。而這種地區教育發展策略的差異直接影響了包括物理教師在內的中學教師對自身社會地位和受社會重視程度的感受,從而影響了教師在教育教學領域各個方面的發展內動力。這種內動力當然也包括向教育學術雜志投稿的需求。
- 上一篇:物理教學邏輯思維培育策略
- 下一篇:物理教育在培育科學素質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