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和憲法執行效力研究
時間:2022-10-15 04:02:43
導語:行政法和憲法執行效力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國家的發展中,法律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不僅是治理國家的重要手段,還直接關系著國家的命運。同時,法律和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工作聯系也十分緊密,既能夠維護人民群眾的基本權益,又可以約束人民群眾的日常行為,為大家提供公平、公正的生存環境。因此,憲法和行政法都是我國重要的法律,在社會的發展中占據著重要位置?;诖?,文章介紹了行政法和憲法的關系及相關內容,研究了行政法和憲法的執行效力和應用范疇。
關鍵詞:行政法;憲法;執行效力;應用范疇
在現代化社會的發展中,憲法和行政法是我國的重要法律,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為國家的穩定發展提供了保障。憲法作為我國基本大法,其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全國各族人民及我國現存的各種形式的組織機構都應該遵守憲法規范,任何觸犯憲法的行為都會受到處罰。而行政法和憲法是息息相關的,其主要作用是維護行政管理秩序、限制行政權、保障人權,規范行政機構的行為舉止。
1我國憲法實施的現狀
在新時期的發展中,相關學者需要加強憲法實施狀態的研究,在整理和分析實際情況的基礎上,總結了憲法實施現狀的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第一,在憲法實施過程中,憲法的實施主體還不夠明確,社會各個領域都能夠監察并督促憲法。例如,個人、組織、各個階層針對其他人的行為都具有違法的行為,都具有批判其他人行為的權利,在出現這種情況時就說明在實施憲法的過程中,實施工作的開展主體尚未明確,這就無法統一憲法的具體實施途徑,但憲法實施路徑的規范性和合理性比較差;第二,在憲法實施過程中,應用的實施方法缺乏合理性,只注重審查法律性文件的憲法規定等內容,缺少相關制度,這就在很大程度上出現了無監審查的問題,導致憲法實施方法的合理性比較差;第三,違憲審查過程中的相關規定和內容的執行力度有待提高。
2憲法對行政法的影響
2.1傳統觀點。一般而言,憲法的存在不會對行政法帶來一定的影響。在傳統的觀點中,憲法的存在是靜止不動的,其存在于原則性問題中,本質是抽象的規定,但對行政法的認識是動態的,有生命存在。但是,從我國法律發展的角度來看,憲法和行政法都是持續變化的,從我國法律的相對性來看,憲法和行政法是相對靜止的,而傳統的管理只重視行政法和憲法之間的區別,缺乏對憲法和行政法關聯性的重視。2.2現代化觀點。目前,我國正處于轉型的重要階段,社會問題十分明顯,這就需要相關部門確保憲法和行政法具有生命的活力,雖然憲法具有抽象難懂的特點,但可以在司法案例、司法訴訟、憲法解釋的基礎上進行了解。憲法和法律存在一定的差異性,憲法和法律之間也存在共同性,憲法的實施需要在媒介的基礎上完成,而媒介指的是行政法,因而憲法和行政法是相互依存的關系,憲法在行政法的基礎上實現實施的目標,但中間存在探索的過程,這一過程是確保憲法的法律化。
3憲法與行政法的關系
在我國的快速發展中,憲法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為各項法律的有效實施提供了支持,約束并管理著國家、家庭的發展,并起著指導性作用,還為行政法的實施提供了基礎保障,為人民群眾提供了行政幫助,且控制行政權力也需要憲法的方向性作為指導。同時,行政法作為憲法實施的主要載體,憲法需要在行政法實施的基礎上完成,而兩者的基本關系也體現在這些方面。3.1憲法為行政法的實施提供基礎保障。在憲法的實施過程中,政府明確了各項規章制度,為行政活動的基本價值取向進行了指導,且在執行行政權時,需要遵守憲法規定的法治國基本原理。在現代化社會的發展中,憲法的基本職能是保障公民自身的切身利益,維護公民的合法權益。3.2行政法是憲法的具體化。德國著名學者福斯多夫曾說:“每個人都應該自求多?!保@是過去社會的信條,但在現代化社會的發展中,人民群眾不再依賴傳統的基本人權,還將其轉變成依賴“分享權”。在新時期的發展中,人民群眾對法律的感情不只是單純要求公權力的行使正當化,以及不得逾越法律的界限,通過守法確保實現自身權利,而且還對法律有了更高的追求,即迫切需要國家存在完備的行政法體系,在人民群眾自身利益受到公權力侵害時,可獲得多途徑救濟,并同時對違法犯罪進行打擊。3.3行政法是憲法的補充和完善。行政法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對憲法進行了補充和完善,行政法的深入發展促進了憲法的修正。通常情況下,在規定憲法原則的過程中,普遍都是立法人員在主體環境中產生的主觀認識,但在新時期的發展中,社會生活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傳統的憲法規定中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在傳統的憲法規定中,憲法具有“高度原則性、預測及概括性能力的有限性,都注定了其往往滯后于復雜多變的社會關系”。從調整對象的角度來看,憲法和行政法存在很多共同特點,這就使得行政法不僅需要遵循憲法的總體精神和基本原則,還要不斷更新并完善憲法的相關內容。
4行政法與憲法的執行效力
4.1憲法的執行效力。憲法是我國的根本大法,既為我國其他法律立法提供了基礎,又為其他法律的建立提供了依據,憲法的法律效力在眾多法律中是最高的,任何法律的執行都應該在法律的基礎上完成,其他任何法律的執行都無法和憲法形成抵觸關系,且憲法制定和修改十分嚴格,需要以嚴格程序為基礎。憲法的執行效力指的是憲法的強制力度和約束能力,憲法的執行效力和執行程度直接反映著國家的強制力和執行力,與國家發展的穩定性和安全性息息相關,在國家憲法缺乏執行效力的情況下,國家的社會治安會受到很大的影響,無法為國家的發展提供穩定的發展環境,這就使得人民群眾的安全感比較差,阻礙了國家的穩定發展。同時,憲法作為一部法律典籍,其自身是一些書面文字,但國家要想將自己建設成法治國家,需要在制定和修改憲法的過程中嚴格執行相應的程序,并安排全國各地的代表參與到制定和修改過程中,但憲法被制定和修改后,需要得到嚴格執行,任何觸犯法律的行為都應該受到一定的懲罰,任何人都無法凌駕于憲法之上。4.2行政法的執行效力。行政法是國家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法律之一,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建設過程中,都需要完善的行政法作為支持。行政法在確保行政管理順利進行、保障公民、法人和組織合法權益等方面占據著重要位置,行政法的表現形式是在行政管理部門的行政執法行為中,行政執法行為是行政法的執法效果。同時,行政法的執行效力為行政法的實施起到約束作用,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約束行政機關。行政法將權利賦予行政機關,在行政機關的具體實施過程中體現出來,在行政法未得到修改的情況下,行政機關存在執行行政法的權利,各個機關和組織都要積極配合行政機關執行行政法,且法律之間不存在上下級的區別,各個組織和機構的上級機關都無法以上下級的名義影響行政機關執行行政法的工作;第二,注重行政相對人的約束,行政管理的相對人是行政法的主要管理對象,行政相對人應該積極配合行政機關對行政相對人進行的合法行政執法行為。同時,為了確保行政法的執行效力,相關部門需要做好以下工作:首先,主體合法,行政法執法部門在執行行政法的過程中,需要具備合法的依據;其次,權限執法,行政機關在執行行政法的過程中,需要掌握執法行為,避免出現越權執法的情況;最后,內容合法。行政機關在針對各人和組織執行行政法的過程中,需要確保執法內容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因此,行政執法應確保執法效力,從嚴格要求行政機構和實際執法人員的行為做起,實現執法的公平性、公正性和公開性。
5行政法對憲法的積極功能
行政法和憲法是息息相關的,憲法是行政法的基礎,憲法是由行政法實現具體化的。行政法和憲法相互依存,行政法在憲法規定和指引的過程中發展,憲法的具體實施和成長過程都在行政法發展的基礎上進行,行政法的發展確保了憲法的進一步完善、修改和補充。5.1行政法充實和發展憲法。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社會關系、社會生活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呈現出多樣性的特點。在現代化社會的發展中,憲法中應該明確社會關系、公民和社會生活變化的多樣性,以此為基礎予以調整和完善,其主要原因是憲法是立法者通過分析社會關系和社會生活中遇到的問題,以及相關限定的基礎上撰寫的,這就違背了社會關系和社會生活發展的無限性特點。由于憲法具有原則性和概括性等特點,且實際的社會生活和經濟發展也具有復雜性與多變性的特點,從而使得憲法無法改變實際的社會關系和日常生活,進而引發憲法缺乏權威性的問題。政府部門需要以憲法為基礎,建立相應的應變制度,以緩解憲法和社會關系、社會生活之間的緊張局面,恰恰行政法滿足了憲法應變機制的要求。在現代化社會的發展中,行政法的出現對憲法進行了有效的補充和拓展。例如行政法將憲法賦予公民的諸多基本權利在其具體法律規范中加以細化,在對國家公權力進行規范和制約的同時,更多為公民合法權利受公權力侵害時提供有效的行政法保障,這并不是單純地復制和具體化憲法,更重要的是以憲法作為基本發展理念和存在價值的發展。5.2行政法具體化憲法,普及憲法的基本理念。憲法和行政法的實施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公共權力的執行,且人民群眾越來越注重基本人權保障問題,這就使得憲法和行政法結合起來共同發展,行政法原則和制度是在憲法規定的范圍內進行了約束,且憲法在制定原則性規范后,通過行政法規范來具體落實。如《行政訴訟法》《行政處罰法》、《行政強制法》等法律規范,使憲法的基本原則和規定在行政法律規范中更加具體。由于憲法的最高權威性和規范的抽象性,人們對憲法僅是從憲法地位方面有所了解和認識,但對憲法基本理念的理解和認識比較淺顯,更不要說在經濟社會生活中靈活有效地實際運用。所以,只有在行政法律規范在社會生活實踐中廣泛實施的情況下,憲法的基本理念才被人們有所理解和認識,使得大家的權力意識和守法意識更加明確。5.3行政法是憲法修改的實踐檢驗。為了確保憲法的權威性,不能對憲法進行頻繁的修改,必須保證憲法實施的穩定性。但憲法絕非不能修改,目前我國憲法已經歷了五次修改和完善。從我國憲法實踐來看,憲法的修改一般是在中國共產黨的方針政策基礎上完成的,但行政法等相關部門法的發展為憲法修改提供了一定的經驗。同時,通過地方法律法規的實踐檢驗,使得憲法在修改過程中,有效地吸取了相關經驗,使得憲法的內容更加豐富。除此之外,行政法的發展為憲法帶來了一定的機遇和挑戰,這就需要憲法在行政法實踐的基礎上不斷完善,既要體現憲法的實體價值,又要將權力程序化,為法律權力的公正性提供保障。
6憲法和行政法的應用范疇分析
在社會的快速發展中,行政法和憲法是重要的法律,在很大程度上推動著國家的快速發展,為人民群眾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憲法是我國的根本大法,國家各族人民群眾和社會組織機構都需要遵守憲法的基本條例,任何法律都不能超越憲法。而行政法是憲法的具體化,在維護社會生活秩序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限制并保障了行政權和人權,能夠規范行政機構的行為舉止。同時,在社會的發展中,行政法和憲法在不斷調整、日益完善,兩者是息息相關、相輔相成的,兩者的應用范疇也有所不同?;诖?,下文主要分析了憲法和行政法的應用范疇。6.1行政法的應用范疇。在社會的快速發展中,行政法已得到了十分廣泛的應用,呈現出相應的基礎性特點,但行政法具有一定的獨特性,也被廣大人民群眾熟知,其特性主要體現在行政法律和相關法律的本質區別中。行政法的執行需要根據自身的規范性進行,在某些方面不夠明確的情況下,需要由刑法進行解釋,行政法還在很大成都上調整了行政部門的社會關系,有效地解決了社會生活中存在的特定性問題。同時,行政法是針對社會發展中的特殊性人群和相關范圍內部的政治、經濟文化開展的,并發揮出了一定的作用,將這些內容進行了連接構成了法律條文,這也體現了行政法的主要應用。行政法的發展經歷了很多發展時期,在最初的發展階段的應用主要體現在管理方面,在社會的發展和變化過程中,開始轉變成經濟、政治等方面,使得管理理念和社會發展出現了不協調的現象,這就使得行政法不斷適應社會的發展,滿足了社會各個領域的實際發展需求,為更多特殊人群提供了優質服務。6.2憲法的應用范疇。在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大背景下,憲法的作用越來越明顯,憲法的發展和社會文化、政治、經濟息息相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主要體現是憲法和一般法律存在很大的差異性,憲法作為我國基本大法,從法律效力的角度來看,憲法的效力是最高的,任何法律都無法凌駕在憲法之上。同時,憲法主要表現在社會力量關系對比等方面,相關學者認為憲法是階級性力量的劃分和對比,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一個國家不存在階級,憲法也能夠充分發揮出自身的作用。因此,從比較大的范圍來看,憲法能夠保護和保障公民的基本權益,公民的基本權利在憲法中具有支配地位,公民的法律權利是憲法的核心內容,憲法內容明確了公民在國家發展過程中的基本權利。從根本發展的角度來看,憲法規定了國家的基本形式,為國家公民提供了一定的權利,為國家的穩定、安全發展提供了保障。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我國法律在不斷調整和完善,并發揮出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行政法和憲法是我國的獨立法律,兩者的執行效力和應用范疇存在很大的差異,但又是息息相關的。憲法是行政法的基礎,為行政法的制定和修改提供了依據,而行政法是憲法的具體化,在執行行政法的過程中體現出了憲法的原則,行政法和憲法是相輔相成、相互彌補、相互配合的關系,為國家的穩定發展提供了和諧的發展環境。
參考文獻:
[1]李興.我國憲法解釋與憲法實施的動力機制研究[J].行政法論叢,2017(1).
[2]劉斌.信托收據的權利邏輯與規范完善[J/OL].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2019(03):1-10[2019-03-19].
[3]李樹訓.民事調解書中隱藏的法律風險———以“再無糾紛”等類似條款為例[J].公安學刊(浙江警察學院學報),2019(01):76-83.
[4]黃植蔚.論國際私法中“優先性強制規則”的性質與適用———以《羅馬條例Ⅰ》第9條為視角[J/OL].東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02):1-7.
作者:李宏斌 單位:喀什大學法政學院
- 上一篇:刑法任務司法邏輯解讀構架
- 下一篇:抽象盈余分配請求權司法救濟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