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綠色信貸發展經驗與啟示

時間:2022-04-18 02:45:41

導語:國外綠色信貸發展經驗與啟示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國外綠色信貸發展經驗與啟示

[摘要]文章通過剖析美國、日本及英國的綠色信貸風險評價機制、綠色信貸產品創新機制、綠色信貸法律法規制度和綠色信貸政策激勵機制,得出國外綠色信貸對我國的啟示:制定綠色信貸規劃和標準、建立綠色信貸信息共享平臺、建立綠色信貸長效激勵機制及建立完善的綠色信貸法律體系。

[關鍵詞]國外;綠色信貸;發展經驗;啟示

綠色信貸作為一種現代金融現象,是綠色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和支持,已成為各國金融創新和改革的重要方向。綠色信貸不僅會促進商業銀行業務結構調整,同時也會強化企業環境保護觀念,從長期發展來審視企業發展規劃,摒棄傳統犧牲環境換取經濟發展的短期發展觀念,最終實現多方互利共贏的發展目標。在國外,綠色信貸也被叫做可持續發展金融或者環保金融,是指從信貸結構調整和控制角度來加強環境保護,促進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協調一致。綠色信貸是指利用信貸手段和政策,鼓勵和支持環保項目發展;通過提高高能耗、高污染項目信貸審批門檻緩解環境污染壓力;對落后產能和項目停止信貸發放,并提前收回信貸資金;對政策不允許的項目關閉信貸通道等。因此,綠色信貸已經成為當前社會發展的趨勢,對綠色信貸進行分析和研究對于金融創新發展和環境保護具有重要意義。

一、國外綠色信貸發展現狀

(一)綠色信貸風險評價機制

在實際開展業務過程中,金融機構主要堅持赤道原則。赤道原則是指對不同業務風險進行區別對待,將其涉及的環境風險以及監管、應對措施詳細列出來,并在項目融資計劃書中呈現出來,以作為項目綜合評價內容。根據赤道原則的要求,金融機構要重視信貸項目環境風險評價,并根據環境污染程度將其分為A、B、C三大類,其中C類項目環境風險最低、A類項目環境風險最高。對評級為B類及以上的項目,借款人必須出具環境污染評級報告。在這方面做得比較先進的有歐美和日本等發達國家。1.美國。美國在環境保護立法方面走在了全球前列,其建立了比較完善的環境法律體系。1980年,美國頒布了《超級基金法案》,這是一部專門的環境金融法律。該部法律明確規定了商業銀行在環境保護中應承擔的責任。商業銀行要對其發放信貸資金的項目環境污染負責,只有在保證項目不對環境產生有害威脅的前提下,商業銀行才可以對其發放信貸資金,同時承擔永久環境保護責任。如果項目取得信貸資金后,對環境造成了污染,那么商業銀行要承擔連帶責任。正是這條規定,使得不少商業銀行承擔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在法律、金融的雙重約束下,企業十分重視環境保護,幾乎沒有企業敢冒著雙重風險去做污染環境的投資。美國花旗銀行是最早簽署聯合國環境聲明的金融機構之一,花旗銀行制定了十分完善的綠色信貸審批管理制度。例如,花旗銀行實行的環境與社會風險評估制度,要求所有信貸項目都必須通過該項審批才能夠發放?!?011年度花旗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白皮書》顯示,在中國市場發放的26筆信貸資金中,有3項信貸申請因評為A類而被拒絕。2.日本。日本國土面積十分狹小,全國上下十分重視環境保護。近年來,日本跟進國際金融發展潮流,制定了一系列綠色金融信貸政策,為日本環境保護和產業結構優化作出了突出貢獻。日本根據本國環境保護需要,制定了一套企業社會責任評估體系,該體系一共包含五個方面的內容,例如項目環境、員工培訓、排放量等,以對企業經營風險進行全方位評估。2003年,瑞穗實業銀行宣布開始實行赤道原則,并制定了覆蓋38個行業的業務指導手冊;2004年,又制定了《瑞穗實業銀行實施赤道原則操作指引》,要求全行所有信貸項目遵循赤道原則;2006年,瑞穗實業銀行成立了可持續發展部,負責信貸項目綠色審核和評估,并重新調整了信貸審核流程,對客戶信貸項目進行分類評級管理,將信貸項目分成A、B、C三類,其中A類和B類信貸項目對環境存在或者可能會帶來巨大污染,一旦被列入A、B類信貸項目,可持續發展部門會對申請人進行全面審查,并提交一份完整的環境評估報告,為信貸部門提供決策參考。3.英國。英國是最倡導低碳經濟的國家之一。20世紀70年代以來,英國政府環境保護法律體系日益成熟和完善。根據英國環境保護法律,企業必須對自己的污染行為負責,否則要承擔巨額罰款,商業銀行如果向環境污染項目提供信貸資金,將會面臨行業監管部門的懲罰。因此,英國銀行在發放信貸資金時,都十分重視環境風險審查。作為英國乃至世界上最大的商業銀行之一,巴克萊銀行制定了一套覆蓋范圍十分廣泛的行業信貸審批管理辦法。該審批管理辦法明確了環境風險評級方法,并對涉事企業懲處作出了具體規定,為開展綠色信貸審批提供了充分的依據。英國另一大商業銀行匯豐銀行也制定了環境風險評估制度,規定涉及環境類的信貸項目都要通過嚴格的污染風險評估。

(二)綠色信貸產品創新機制

1.美國。美國幾乎所有銀行都為綠色產業和項目提供資金支持。例如為生產節能產品、環保產品的公司,為使用節能設備、電池動力汽車的家庭提供優惠信貸政策?;ㄆ煦y行的全球消費信貸管理部門面向全球客戶提供綠色信貸資金支持。花旗銀行還與其他大公司合作鼓勵民眾使用環境友好型產品,例如與夏普公司合作為購買太陽能產品的客戶提供低息融資貸款;花旗銀行將節能指標納入信貸評審指標體系當中,針對中層階級客戶提供綠色信貸優惠支持。富國銀行為建筑企業提供專門的綠色建筑信貸資金支持。2.英國。巴克萊銀行專門發行了一種綠色信用卡,持卡人在購買公司制定的綠色產品或服務時,可以享受延期還款和低息利率優惠,而且巴克萊承諾將綠色信用卡業務50%的利潤用于環境保護。英國金融聯合協會(CFS)推出了生態信貸項目,客戶在購買房屋時,可以獲得免費的綠色環境評估服務,2006年該項目就有效減少了6萬噸二氧化碳排放量。3.日本。日本瑞穗實業銀行積極參與溫室氣體排放控制,針對可再生資源和碳排放量期貨交易推出了經紀業務以及大宗期貨交易產品和服務,為從事可再生能源研發和推廣企業提供融資支持。三井住友銀行成立了一個環境保護發展研究中心,邀請業內專家和學者負責環保政策制定和相關業務咨詢,為發展綠色信貸項目提供專業指導。通過為企業提供綠色節能減排項目資金支持,引導企業積極參與環境保護。

(三)綠色信貸法律法規制度

1.美國。20世紀70年代以來,美國先后頒發了多部環境保護、綠色信貸方面的法律文件,明確了政府、企業和銀行在發放綠色信貸過程中的責任和義務,為推行綠色信貸奠定了堅實的法律基礎。美國法律規定商業銀行要承擔環境保護責任,在嚴格的法律制度之下,企業和銀行都十分重視信貸項目環境保護問題。2.英國。英國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環境保護指標體系。20世紀70年代,英國緊跟美國步伐,加快了環境保護立法和建設,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環境保護法律,例如《國家環境保護法》《污染治理法》《水資源保護法》以及《固體污染物管理法》等。上述法律對污染控制具體措施和標準提出了十分明確的要求。例如,《污染治理法》針對數千種生產工藝和流程制定了具體的環境保護標準,所有新項目上馬之前,都要經過環境保護部嚴格審查,這大大控制了企業源頭污染擴散。3.日本。20世紀60年代,日本經濟迎來了黃金發展時期,此時日本政府也意識到了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并頒布了多項法律法規,對破壞生態環境的生產和消費行為,制定了十分嚴格的查處、懲罰措施,并對環境污染評估提供了具體的操作細則和標準。日本環境保護法律對政府、企業和商業銀行的責任與義務作出了明確規定,具有很強的操作性和適用性。1993年,日本頒布了《環境基本法》,該法是所有環境法的上位法,這進一步完善了綠色法律體系。通過制定一套完善的環境保護法律,商業銀行在實施綠色信貸項目過程中有了充分的法律依據。

(四)綠色信貸政策激勵機制

1.美國。美國不僅制定了完善的綠色信貸法律制度,同時也為其實施提供了激勵政策。以稅收政策為例,1978年,美國國會頒布了《能源稅收法》,該法明確規定凡是購買綠色節能產品(例如充電式機動車或節能產品)的消費者,購買額度低于2000美元的可以享受30%的購置稅折扣,超過2000美元的可以享受20%的購置稅折扣,優惠幅度十分大。2.英國。英國政府為了保證環境保護政策貫徹落實,制定了一套激勵配套機制。以融資擔保為例,該業務主要是政府為從事環境保護的企業和項目提供融資擔保,對于引入清潔項目、環境友好生產線的企業,不管其經營實力如何,也不管其還款能力強弱,都可以申請政府融資擔保,獲得最高7.5萬英鎊的低息信貸資金,其中80%的資金由政府擔保解決。政府既然為企業提供融資擔保,意味著其也要承擔環境保護責任,因此在發放這類信貸資金之前,企業必須取得政府審核通過,通過嚴格把關可以將一批污染型企業剔除在信貸發放資金之外。這為促進和鼓勵綠色產業發展創造了良好的融資環境。3.日本。日本政府為綠色項目和企業提供財政補貼、政策支持、利率優惠等鼓勵和支持。例如,民營企業如果從事綠色產業研發、生產,可以申請政府優惠政策,享受稅收、融資等多項補貼和優惠;企業如果從事循環經濟開發和投資,可以向商業銀行申請中長期低息信貸資金;從事污染治理的企業,可以直接申請政府財政補貼以及稅收減免等優惠。

(五)綠色信貸社會監督體系

西方國家綠色信貸服務體系覆蓋范圍十分廣泛,公眾參與積極性較高。它不僅考慮了社會各方利益需求,同時還建立了環境污染第三方評估體系,市場上有十分活躍的第三方環境評估組織和機構。企業在申請綠色信貸資金時,要征求社區意見并共同參與環境保護活動。加拿大建立了環境保護信息公開披露制度,環境主管部門會定期向社會公開環境保護法律政策、城市主要環境監測指標數據以及重點企業污染物排放和治理情況,同時為公眾參與環境保護監督開辟了多個信息溝通渠道。政府主導建立了環境動態巡查和評估制度,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面提供政策支持和指導,這為發展綠色信貸奠定了堅實的政策基礎。政府還與社區、社會團體合作,對全國各地生態環境保護進行密切監控。為提高公眾環境保護監督的積極性,加拿大政府會定期向公眾公開《加拿大環境保護報告》,并在主要媒體上相關環保信息。上述規定和措施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環境保護體系,在全社會營造了一種濃厚的綠色發展氛圍,為促進商業銀行綠色信貸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

二、國外綠色信貸發展對我國的啟示

(一)制定綠色信貸規劃和標準

我國推行綠色信貸缺乏完善的標準指引,表現在流程、細則等方面沒有詳細的指引和依據,尤其是環境風險評級體系不完善。我國鋼鐵行業頒布了第一個綠色信貸操作指引,但是從實踐經驗來看,還存在許多不完善之處,還需要借鑒和學習歐美、日本等國家的成熟經驗,同時政府相關部門(例如環保、金融、立法等部門)以及行業協會等要加強合作,共同制定行業綠色信貸項目指南。行業綠色信貸指南主要是做好環境風險評估指引,建立一套可操作性強的實施細則,為企業和商業銀行做好綠色信貸提供制度和標準參考,不斷促進綠色信貸業務健康發展。

(二)建立綠色信貸信息共享平臺

我國綠色信貸發展面臨信息不對稱、數據共享水平低的問題。從當前金融機構與環保部門信息共享情況來看,可共享和交互的信息主要局限于企業環境保護違法違規信息,且信息溝通效率低下,信息獲取成本較高,嚴重制約了商業銀行對信貸項目環境風險評估以及貸后信貸資金跟蹤和監管。國內一些經濟發達地區正在嘗試建立綠色信貸數據庫。從我國現狀來看,要盡快建立全國統一的綠色信貸信息共享平臺,通過采用現代信息技術打造一套信息高效傳播共享的信息系統,實現不同行業、不同地區、不同部門間信息交換和共享。在共享信息內容方面,要將企業環境污染、環境風險以及信貸風險評估有關的信息納入信息共享平臺當中。在信息傳播和利用方面,要不斷拓寬信息渠道,利用公共媒體和渠道綠色信貸信息,保證公眾的知情權;信息共享平臺不僅要促進綠色信貸業務健康發展,同時也要為不同行業提供業務數據分析和指導,促進行業信息化水平提高。

(三)建立綠色信貸長效激勵機制

綠色信貸在我國正處于初級發展階段,商業銀行面臨的市場競爭不斷加劇。因此,我們要借鑒國外先進經驗和做法,環保部門、中國人民銀行、銀監會以及產業主管部門等要加快制定扶持綠色信貸發展的政策,通過制定優惠政策鼓勵商業銀行大力發展綠色信貸業務。行業主管部門、行業協會以及金融機構要加快建立一套科學可行的綠色信貸評價指標體系,對商業銀行綠色信貸執行情況進行科學評價,定期公開綠色評價信息,引入社會監督,在全社會范圍內營造濃厚的綠色信貸發展氛圍。

(四)建立完善的綠色信貸法律體系

在制定一套完善的法律體系前提下,司法機關要做好執法監督工作;中國人民銀行、環境保護部門、工信部等要履行部門監督職責,通過開展部門合作制定產業政策、行業審核政策等,將綠色發展理念貫徹于行政審批和監管各個環節,為商業銀行發展綠色信貸業務指明方向,以為商業銀行受理和審批企業信貸項目提供可靠的政策支持和指導,不斷提高環境風險評估和分析水平;要大力促進傳統產業升級改造,通過發展新能源、可再生能源以及新材料等,不斷促進具有良好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的新興產業健康發展;對納入國家淘汰或整改名單的企業和項目,要關閉其信貸通道;要加強社會監督機制建設,發揮媒體、公益組織和個人監督作用,不斷強化社會綠色信貸審批監督,促使政府、銀行、企業履行各自職責,為推進綠色信貸業務發展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三、結語總之,環保部門、銀行以及政府部門之間應該加緊協調合作。在借鑒國外先進經驗的基礎上,制定出一套適合我國實際的綠色信貸制度,提高綠色信貸的可操作性和可執行性,提高綠色信貸的效果,促進我國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協調發展。

作者:紀霞 單位:六盤水市委黨校

[參考文獻]

[1]胡乃武,曹大偉.綠色信貸與商業銀行環境風險管理[J].經濟問題,2011,(3):103-107.

[2]胡蓉.國際綠色小額信貸的發展經驗以及對我國的啟示[J].中國證券期貨,2013,(3):120-121.

[3]羅慶慶,蔣剛林.我國綠色信貸發展中的問題及對策[J].時代金融,2014,(36):174.

[4]馬秋君,劉璇.發達國家綠色信貸業務發展經驗借鑒[J].新金融,2013,(4):57-59.

[5]葉燕斐.綠色信貸的實施與管理[J].中國金融,2012,(10):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