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銀行零售信貸業務論文

時間:2022-09-25 05:38:39

導語:商業銀行零售信貸業務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商業銀行零售信貸業務論文

一、運用RAROC工具提升零售信貸業務經營管理水平的路徑

(一)做好RAROC精準計量,形成零貸業務統一的量化評價標尺

商業銀行使用RAROC做好零貸業務經營管理的前提是實現精準的RAROC計量。根據RAROC計算公式的各計算因子,需要梳理出每筆零貸業務貸款定價、資金成本、營運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預期損失與資本占用情況,計算出每筆業務的RAROC數值,才能開展具體的定價管理、授信準入與評價分析工作。其中,貸款定價采用該筆貸款業務本身定價及其衍生收益;資金成本目前國內商業銀行已基本建立較為完善的內部資金轉移定價機制(即FTP),也較易取得;營運成本需要根據貸款狀態區分為已發放貸款與尚未發放貸款分別處理,對于已發放的貸款,大型商業銀行具有較為完備的管理會計體系,較易獲得逐筆業務的營運成本,小型商業銀行可考慮采用專家法確定成本,如按筆、按金額分別設定成本率,再乘以本筆貸款金額,加總獲得整個營運成本,對于尚未發放的貸款,可考慮采用已發放貸款的平均單位金額成本率進行代入,乘以申請貸款金額即可獲得大致的營運成本預估值;營業稅金及附加主要依據相關法律法規計算,屬于衍生計算項;預期損失與資本占用主要取決于該家商業銀行自身風險計量水平,對于已經獲得新協議達標審批的大型商業銀行,可以考慮采用內部評級法進行計算,這樣更便于對每個客戶的風險進行定量計量,對于尚未開展新協議達標工作的商業銀行,預期損失可以來自自身所建設的專家打分卡,也可以根據歷史平均值,同時也可以采用2002年人民銀行印發的《銀行貸款損失準備計提指引》相關要求計算,資本占用則可采用《資本管理辦法》中的權重法進行計量。綜上,通過對RAROC每個計算因子的逐項提取,我們最終可以獲得每筆業務的RAROC值。商業銀行可以利用RAROC各項因子的可加性,建立客戶、項目、產品以及機構等多個維度的RAROC指標體系。一是建立客戶維度的RAROC指標體系,從客戶角度,完整審視客戶對商業銀行的綜合貢獻,并為差異化服務打下基礎。二是建立合作項目維度的RAROC指標體系,解決零貸業務每個項目組合收益無法定量評估的問題。三是建立產品維度的RAROC指標體系,及時把握不同零貸業務品種的總體收益水平,便于及時制定、調整經營策略。四是建立機構層面的RAROC指標體系,為商業銀行各層機構提供更為直觀的、定量的衡量指標。

(二)設置差異化的RAROC目標值與管控方式,打造零貸業務量化經營管理體系

建立“由商業銀行總行管理組合收益、各地分支機構牽頭項目準入、具體經營機構開展客戶篩選”為主的RAROC組合收益管控模式,與單筆、孤立的零貸業務形成差異化管理,實現統籌兼顧,促進商業銀行零貸業務可持續健康發展。首先,商業銀行需要明確哪些零貸業務需要走組合的管理模式,哪些需要走逐筆的管理方式,對于與合作商密切相關的零貸業務較為適合以組合的方式進行管理,達到整體合作關系的維護以及單筆業務收益的兼顧,而對于分散受理的其它零貸業務,更適合于采用逐筆、單戶的管理模式,強調收益覆蓋風險。在明確以上差異化管理原則后,商業銀行應在總行層面結合自身的業務特點、業務體量、當年貸款額度及發展重點,在有數年RAROC監控與管理、RAROC各因子的數值計算已經穩定精準、同時具備較為完善的RAROC指標體系的基礎上,可以設定一個總的零貸業務組合RAROC發展目標值,并可根據業務品種的不同,進一步細分房貸、消費貸以及經營貸各組合的RAROC目標值,從而把控好全行零貸業務的收益大方向。其次,在總行層面,結合各地分行的業務發展階段、業務發展目標及當時市場情況,設置每家分行零貸業務總體的RAROC發展目標值。第三,各地分行要根據總行設定的RAROC目標值,結合當地情況,細分當地分行各業務品種的RAROC值,并結合自身營銷的每個合作項目的目標客戶群、定價、風險容忍度、管控要求等,自主設定每個合作項目的RAROC目標值。最后,在支行與客戶經理具體經營管理中,通過系統實時、自動計算每個項目、每筆業務的RAROC值,用于綜合評估每筆業務的RAROC以及對整個項目RAROC的影響,從而做好具體業務與客戶篩選工作。此外,對于非合作項目類的零散零貸業務,可以考慮由總行統一設定RAROC保底值,并鼓勵分行根據實際情況拔高設定分行目標值,針對逐筆業務實施準入管控,實現單筆業務與合作項目業務管理的有機結合。

(三)利用RAROC工具促進風險定價機制的形成

與落實,強化零貸業務定量收益管理水平RAROC綜合考慮了資金價格、營運成本、預期損失與資本占用。其中,營運成本、資金價格主要由商業銀行自身經營效率與資金市場供求關系決定,一般對所有客戶在同類業務中都采用同一比率,同時權重法下資本占用的風險權重采用監管確定的統一值,不會對RAROC的計算結果產生影響,而預期損失與內評法下的資本占用則與客戶的風險情況息息相關,也就是說在某一時間點上發生的多筆業務中,客戶的風險水平最終決定著該筆業務的RAROC高低。商業銀行可以利用這一特性,通過設定一個零貸業務單筆RAROC最低準入值,形成一個以客戶風險為自變量,業務定價為應變量的風險定價模型,式3為差異化定價提供重要依據。在具體應用中,可以考慮在信貸系統的貸款申請流程中增加基于RAROC的定價試算工具,根據RAROC目標值及客戶經理錄入的客戶風險情況,直接由系統反饋該筆業務最低的貸款定價,也可以讓客戶經理利用定價工具,通過調整貸款定價,測算該授信方案的RAROC水平,做好收益管理。

(四)通過RAROC量化自動評估實現標準化業務

快速審批,降低授信審批成本RAROC的一大優勢在于可以將業務的各個關鍵影響因素通過一個比率指標集中體現,商業銀行可以利用這一優勢,對一些風險較低、收益較好的業務實施快速審批,以此提升授信審批的效率,即通過系統自動計算每筆貸款申請RAROC,對于RAROC在某一個合理低風險高收益區間的申請,由系統自動審批通過,之后只需安排專人進行信息真實性與合規性補充審批即可,實現人機聯動審批。如對于較為標準化的房貸業務,可以在客戶經理錄入房貸申請后,由系統自動評估客戶RAROC水平,對于符合快速審批規則的申請,系統自動將該筆業務提交至補充審批人,由其對該業務的合規風險、操作風險進行快速判斷,簽批同意后即可進入后續抵質押辦理與放款環節。

(五)通過開展零貸業務

RAROC量化跟蹤分析,提升零貸經營管理的整體水平RAROC作為一個授信準入的標準工具可以有效提升風險管控前提下的零貸收益水平,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商業銀行關注到存量客戶的挖潛工作,RAROC工具一方面可以幫助商業銀行跟蹤存量零貸業務的收益情況,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對存量客戶RAROC的跟蹤,找出低貢獻客戶,并依此擬定重點提升客戶名單。對于高RAROC貢獻客戶,在續貸業務中給予優惠,對于低RAROC業務,則要做好減退加固工作,從而強化精細化管理水平,促進客戶與銀行互贏的良性局面。進一步,通過開展各地分行各業務品種零貸組合的RAROC剖析工作,可以發現哪些分行在哪個業務品種中的RAROC某個因子上存在哪些比較優勢,可以安排業務專家開展專題分析,提煉這家分行的優秀做法,并在全行范圍內推而廣之,從而集中全行優勢,全面提升零貸經營管理的綜合水平。反之亦可找出短板,開展針對性提升。

二、RAROC應用中應當重視的幾個問題

(一)RAROC應用強調數據基礎,要注重循序漸進,并結合其他業務指標,實施全方位評估審視

1.強調數據基礎

RAROC體系在各家商業銀行的應用深度應取決于其數據基礎,可適度超前,先以理念傳播為目標進行推廣,但切不可在RAROC計量體系未達到足夠精度前強行推進定量管理與考核,如此必將脫離業務實際,影響業務發展,甚至適得其反。

2.要與其他指標聯動應用

RAROC的指標主要應用于考察非違約貸款組合,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商業銀行要結合違約貸款以及其它若干評價指標,實施綜合分析研判,才能全面審視業務發展質效。

(二)總分行要差異化應用

RAROC商業銀行總行作為管理部門,要將RAROC作為發現各家分行經營優劣情況的“放大鏡“,通過對RAROC指標及其各因子的逐項分析,挖掘出各家分行在經營管理過程中的長短板,并進一步開展分析提煉,將分行經營管理中的優秀經驗進行全行分享,對分行經營過程中的短板進行及時指導,從而取長補短全面提升全行經營管理的水平。省分行在商業銀行中既要擔任管理者的角色,也要作為經營者的角色,除了承擔類似總行職能,做好面向轄屬機構的RAROC剖析與指導工作外,還需要對具體的零貸合作項目進行評估跟蹤,對于低收益的零貸合作項目要及時加固減退。支行層面是RAROC工具的具體應用部門,應將RAROC工具作為業務準入的重要參考,從業務源頭提升質量。

(三)RAROC指標的缺陷

1.期限不對等問題

RAROC計算公式為:RAROC=(收益-預期損失)/經濟資本,如果預期損失采用內評法評估,我們可以關注到內評法下一般預期損失(EL)計算公式為:EL=PD*LGD*EAD,其中PD為預測客戶未來一年內違約的可能性,從而預期損失(EL)體現的是未來一年的風險成本,對于部分長期業務來說,無法準確反映該業務整個生命周期的收入和風險情況。如果簡單對于EL按期限進行比例擴大,將使EL變成一個長期預期損失指標,又與其中使用的重要因素PD定義存在明顯沖突,前者期望體現長期預期損失,后者主要用于估計一年內的違約概率,所以實際使用中,RAROC更適合用于中短期業務管理或對某個動態組合當前收益水平進行評估。

2.會計收入確認規則造成RAROC波動的問題

商業銀行中間業務收入確認規則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第14號—收入》(以下簡稱《準則》)制定,當一筆中間業務符合收入確認條件后,即全額在當期予以確認。在計算跨期業務的RAROC過程中,如果將一些與授信業務直接相關的中間業務收入在發生當期予以全額確認,會造成該授信業務當期RAROC相比后續幾期畸高,容易造成誤判。如果將與授信業務直接相關的中間業務收入在整個授信期內予以分攤,又將與《準則》相關規定有所沖突,并造成RAROC計算過程中的收入與會計確認的收入無法匹配,所以RAROC具體應用中,要視具體情況,綜合研判應用,對于評估一個債項全生命周期收益水平的,要將中間業務收入在債項各期中進行分攤。

3.RAROC計算結果易被“逆向選擇”

RAROC是一個綜合性指標,涉及多個因素,某項因素變化可能稀釋其它因素影響力,造成結果部分失真。例如過高的貸款定價將引起RAROC虛高,掩蓋真實風險,甚至引導高風險高收益高RAROC的“逆向選擇”。因此,商業銀行在應用RAROC做好零貸經營管理過程中,不能一味追求高RAROC,而應設置合理區間,對于RAROC畸高業務也要及時引起警覺。

作者:徐盡宇單位:交通銀行零售信貸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