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扶貧下小額信貸瞄準精度問題研究
時間:2022-09-01 09:50:42
導語:精準扶貧下小額信貸瞄準精度問題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1小額信貸的定義
小額信貸是為貧困人口提供信貸服務的一種特殊的信貸形式。由于貧困人口處在信貸市場的邊緣地位,普通金融機構提供的信貸形式難以實現貧困人口特別是農村貧困人口的資金需求,小額信貸應運而生。小額信貸直接面向貧困戶,具有信貸額度小、期限短、抵押擔保方式靈活等特點。發揮小額貸款積極作用的第一步就是要精準識別出貧困戶,小額信貸的目標群體應該為有一定發展能力、因資金短缺所形成的貧困人口,通過持續的信貸支持,實現其發展生產、增加收入,最終實現脫貧致富的目標。
1.2精準扶貧的提出為小額信貸瞄準精度的提高創造條件
隨著精準扶貧政策的實施,小額信貸覆蓋建檔立卡貧困農戶的比例和規模有較大增長,貸款滿足率有明顯的提高。1.2.1精準扶貧的提出有助于小額信貸目標群精確到戶從2013年起,我國開始實施精準扶貧政策,精準扶貧是一種通過對貧困戶和貧困村進行精準識別、精準幫扶、精準管理及精準考核來引導各類扶貧資源優化配置,最終實現扶貧到村到戶的機制。精準扶貧政策的提出與實施使得扶貧瞄準的對象細化到了建檔立卡貧困戶,有助于解決小額信貸目標群體針對性不強的問題,為小額信貸瞄準精度的提高創造條件。1.2.2精準扶貧的提出為小額信貸瞄準精度提高提供政策支持2014年12月,我國出臺了《關于創新發展扶貧小額信貸的指導意見》,要求深入推進扶貧小額信貸工作,發展豐富扶貧小額信貸的產品和形式,促進貧困人口脫貧致富。要求在普惠政策的基礎上,采取更具有針對性的政策措施,提高扶貧小額信貸的精準性和有效性,不斷增強建檔立卡貧困戶貸款可獲得性。這個政策的出臺為小額信貸在瞄準對象、瞄準方式、制度和規則、風險控制等方面進行了規范,有利于小額信貸瞄準的精度和效果的提升。
2小額信貸在目標瞄準方面存在的問題及成因
隨著建成小康社會進程的推進,貧困戶發展生產、擺脫貧困的愿望越來越強烈,但是資本原始積累少,缺少發展生產的啟動資金。小額信貸能夠以較低的成本換取發展生產的資金,是他們最好的選擇。雖然精準扶貧政策的實施為小額信貸的目標瞄準精度提高創造了條件,但是在實踐中,小額信貸目標瞄準精度不高的問題依然存在。
2.1小額信貸在目標瞄準方面存在的問題
2.1.1小額信貸覆蓋率低,瞄準度不高
小額信貸的目標群體瞄準錯誤率高,小額信貸的受益者往往不是建檔立卡貧困戶或者貧困戶中有資金需求的人,而是非貧困戶,真正有需求的貧困農戶反而被排斥在小額信貸的扶助范圍之外。建檔立卡貧困戶分為一般貧困戶、低保戶、五保戶和低保貧困戶,一般貧困戶發展生產的愿望比較強烈,經濟基礎較好相對容易貸到款,而其余幾種類型貧困戶則難以享受到小額信貸的福利??梢哉f,對最貧困人口來說,小額信貸是無效的。以恩施州鶴峰縣鄔陽鄉為例,在對鄔陽鄉關于小額信貸申請與發放情況的實地調研中,發現小額信貸的實施情況并不樂觀。此次調研抽取鄔陽鄉2個2017年計劃出列村和2個非貧困村共計3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見圖1)。在抽查的3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中,只有兩戶申請并成功獲得小額信貸資金;有3戶曾經申請過但由于各種申請條件不符合而沒有申請成功;有5戶有申請小額信貸的意愿,但由于各種原因而沒有付之行動(覺得申請不上、過程麻煩等);有13戶沒有申請小額信貸的意愿;還有7戶根本不知道小額貸款政策及其相關內容。除去沒有貸款意愿和不知道小額信貸政策的20戶貧困戶,剩下的10戶貧困戶只有2戶成功申請到了小額信貸,即還有8戶有貸款意愿卻不能成功申請貸款,比例高達75%。另外,有7戶不知道小額信貸政策,但這些貧困戶也可能是信貸資金的潛在需求者,只是還不知道政策而已。由此可見精準扶貧政策實施之后,小額信貸在目標瞄準方面仍存在較大問題。
2.1.2忽視非貧困地區貧困戶的借貸需求
非貧困地區也有大量的貧困人口,但小額信貸的資金集中投向貧困縣、貧困村,重點支持易地扶貧搬遷以及貧困地區貧困戶發展生產,忽略了非貧困地區貧困人口的資金需求。在整村推進過程中,非貧困村的信貸資金投入相對不足。
2.1.3信貸資金投向與貧困戶需求偏離
一方面,出于對現金流、回報率、經營風險等因素的考量,小額信貸主要用于扶持規?;B殖和農副產品加工等行業,其他行業申請貸款比較困難。另一方面,即使貧困戶可以貸到資金,貸款額度也不一定能滿足其實際需求。
2.2小額信貸瞄準精度不高的原因
2.2.1貧困戶識別過程存在問題,識別不精準
在識別機制上,精準扶貧要求貧困戶的識別根據國家貧困線標準確定,識別對象能夠精準到戶。但是在識別過程中,一些地區的一些基層干部在識別貧困戶的過程中,調查不嚴謹、走過場,或利用權力虛報貧困戶,不能識別真正的貧困戶。另外,基層干部很難完全清楚了解農戶的家庭情況,存在農戶為申請貧困戶而虛報少報家庭收入、財產的情況。在確定目標群體這一基礎工作中出現問題,小額信貸的瞄準精度自然不高。
2.2.2貧困戶借貸意愿低,有效需求不足
貧困戶信貸需求越少,瞄準精度越低。一直以來,我國金融扶貧的主要措施是資金扶貧,貧困戶逐漸形成了“等靠要”的思想,自我發展能力不強,發展生產的積極性不高,脫貧的主動性不高,貸款意愿低,很多貧困戶即使滿足申請小額信貸的條件也不愿意申請。甚至有些人覺得如果家庭情況改善,不是貧困戶之后就不能享受國家扶貧政策,因此不愿意申請小額信貸。另外受傳統觀念影響,貧困戶寧愿找親朋好友借錢也不愿意貸款。
2.2.3小額信貸的申請門檻,把部分貧困戶排斥在外
小額信貸的申請門檻越高,貧困戶越難借到款。有借貸需求的貧困戶并不都符合申請條件,貧困戶有資金需求與不符合貸款條件之間的矛盾是很難跨越的鴻溝。小額信貸出于資金安全及可持續發展等因素,在實施過程中有相應的門檻,如需要一定的財產抵押,這就把許多貧困戶拒之門外,而富裕農戶則具有很大的優勢。
2.2.4小額信貸機構數量不夠,覆蓋率低
小額信貸的瞄準精度與小額信貸機構的數量密切相關。一方面,提供小額信貸的機構越多、信貸規模越大,越有利于充分競爭,信貸機構才會在不同的需求主體中開展業務,提高對貧困戶的覆蓋力度;另一方面,小額信貸機構越多,覆蓋面越廣,才能更好地滿足不同地區、不同群體的信貸需求。貧困地區金融市場發展緩慢,提供小額信貸的主體數量不足,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貧困戶成功申請小額信貸的幾率和貸款額度。
3在精準扶貧框架下提高小額信貸瞄準精度的建議
扶貧開發的第一步首先要精準識別出貧困戶,扶貧貼息信貸的目標群體應該為有一定發展能力、因資金短缺所形成的貧困人口。通過對他們進行持續的信圖1鄔陽鄉小額信貸實施情況申請成功申請過但沒有申請成功有申請意愿過但沒有申請成功沒有申請意愿不知道該政策精準扶貧視角下小額信貸瞄準精度問題研究貸支持,發展生產、增加收入,最終實現脫貧致富的目標。
3.1政府多部門協調,精準識別貧困戶
精準識別需要多部門、多人員協調。一方面政府相關部門做好頂層設計,從機制上保障識別工作順利進行。在具體實施中,駐村工作隊、幫扶聯系單位、村兩委的工作人員要嚴格按照標準精準識別,逐村逐戶進行走訪調查,互相監督,防止徇私舞弊等不正當行為發生,真正做到“扶真貧”。另一方面,要積極發動村民參與到貧困識別過程中去,貧困戶的確定要經過村民小組和村民大會同意,發揮民主的作用。
3.2金融機構與政府精準對接,信息共享
金融機構作為金融扶貧主體,首先要解決好“扶持誰”的問題,扶貧貼息貸款的目標群體應該為有一定發展能力,受資金短缺影響所形成的貧困人口。金融機構與政府各級部門進行精準對接,充分利用扶貧部門建立的貧困村、貧困戶的精準識別檔案資料,建立健全金融精準扶貧信息平臺和數據庫,共享信息,降低識別成本。金融機構自己也要入村入戶,掌握貧困程度和致貧原因,制定差異化的扶持方案,防止“一刀切”,精準定位扶貧對象。
3.3培育農村金融市場,擴大金融市場規模
加快推進小額信貸瞄準主體多元化,擴大農村金融市場規模,促進金融市場的良性競爭。農行、郵儲行、農信社是目前中國農村金融的三大主力,應該繼續發揮他們的作用,扎根農村,提高資金就地使用率,提高服務的廣度和深度。同時,鼓勵各類商業銀行到貧困地區縣一級設立分支機構,網點積極向貧困地區延伸,拓展扶貧小額信貸業務。另外,各類型銀行要精準定位金融扶貧手段,既要考慮小額信貸一些既定的政策,還可以對信貸額度、期限等進行適當調整,完善貧困戶對產業資金的需求,提高服務的針對性。
3.4加大宣傳力度,轉變貧困戶傳統觀念
加大小額信貸相關政策的宣傳力度,調動貧困戶申請小額信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向貧困戶宣傳小額信貸的好處,是帶有扶貧性質的非盈利的政策,是為幫助建檔立卡貧困戶發展生產搭建的信貸資金平臺,不會成為家庭的負擔。
3.5加強動態監管,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鼓勵金融機構向建檔立卡貧困戶發放小額信貸的同時,政府扶貧部門和財政部門應加強監管,防止小額信貸資金流向非貧困戶。由于貧困戶人數多、分布散,通過建立貧困戶家庭情況和信用電子檔案可以降低管理成本,提高扶貧效率。電子檔案還包括信貸資金的借入使用、扶貧成果等情況,及時更新,實現動態管理和監測,對于不良貸款及時處理,提高信貸資金的使用效率和回收率。
作者:李曉鵬 單位:中南民族大學經濟學院
參考文獻
1謝玉梅,徐瑋,程恩江,等.精準扶貧與目標群小額信貸:基于協同創新視角的個案研究[J].農業經濟問題(月刊),2016(9)
2劉世成.扶貧小額信貸的瞄準機制與績效評估實證分析———基于四川R縣數據[J].農村金融,2016(9)
3陳方.小額信貸“瞄不準”原因分析與瞄準精度測度———從需求主體競爭角度出發[J].西安財經學院學報,2016(4)
4姜再勇.對新時期金融支持精準扶貧工作的幾點認識[J].甘肅金融,2016(1)5楊琳,虞斌.普惠金融文獻綜述[J].海南金融,2014(2)
- 上一篇:信貸資產證券化市場研究
- 下一篇:商業銀行對公信貸現狀及對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