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信貸融資規模影響因素分析

時間:2022-05-08 10:50:20

導語:企業信貸融資規模影響因素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企業信貸融資規模影響因素分析

[提要]企業信貸資金是企業發展的血液,企業信貸規模不僅影響企業的經濟效益,而且影響國家金融體系的穩定,因此研究我國企業信貸融資規模影響因素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基于我國31個省市面板數據,從企業區域宏觀層面研究企業信貸融資規模的影響因素,得出區域經濟環境和區域對外開放程度、銀行競爭程度對企業信貸規模產生正向影響,政府干預程度和區域法律環境對企業信貸融資規模產生負向的影響。

關鍵詞:上市公司;外部因素;影響因素

一、引言

隨著轉型經濟的深化與新興市場的快速崛起,企業融資問題已經成為最為關注的問題。銀行融資的概念就是以銀行作為中介的資金的融資活動,它作為我國目前企業融資活動的主要形式,早已引起各大學者的關注。大多數學者認為提高企業銀行融資規模以及效率能夠帶動本地區經濟發展,因此提高企業銀行融資的規模和效率對企業和經濟發展都具有重要作用。而這里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是如何提高企業信貸融資的規模和效率?因此,本研究創造性的從外部環境角度對上市公司的信貸融資規模的影響因素進行探索,研究結果對于企業銀行信貸規模及效率的提升具有實際的指導意義。

二、文獻綜述

林毅夫、孫希芳(2005)對國內外中小企業銀行信用貸款情況進行調查,結果發現中小企業的不完整性和道德風險較高是其難以獲得信貸的主要原因。江偉、李斌(2006)研究證實在市場化程度高、金融生態環境好的地區信貸決策更加具有科學性,在市場化程度低、金融生態環境差的地區更容易受到政府干預。Qian、Strahan(2007)比較資本市場、法律制度環境對貸款合同中具體要素的影響,結果表明在資本市場成熟、法律制度健全的國家,貸款合同中要素的確定更多的是按照企業個體的財務信息,在資本市場不成熟、法律制度不健全的國家,銀行經常會通過非價格條款來控制借貸風險。劉晶、朱軍生(2008)以農業類上市公司為例,得出當企業經營性現金流量及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的比率越高時,銀行所提供的信用貸款的數額越大。盧許慧、楊孫蕾(2011)證實了政府利用其管理職能對商業銀行信貸決策進行干預,即所謂“政府干預假”的真實存在性。紀建強、陳曉和(2013)指出應減少政府對金融市場干預,謹慎推動人民幣利率市場化改革,適當降低準入門檻,提高金融市場競爭性,深化國有商業銀行改革,能夠有效提高企業融資規模。郝冰、李明(2014以2009年上市公司為樣本,表明企業內部控制質量越高,企業在信貸資金的獲得方面也就越容易。黃荷暑、周澤將(2017)實證分析得出企業社會責任越好越容易獲得銀行的信貸資金。本文通過對已有文獻的梳理和研究發現,對企業信貸融資的相關研究大多關注于某一企業融資的影響因素,對區域整體企業信貸融資的影響因素關注不夠。另外,對企業信貸融資研究的角度都是微觀的,沒有從宏觀角度來研究企業信貸融資規模。因此,本文針對區域整體信貸融資總量來開展相關研究,利用我國31個省市2007~2017年的面板數據,對各區域企業信貸規模的影響因素進行了實證檢驗分析,對提高區域整體企業信貸融資規模和利用效率有著重要的意義。

三、模型構建

(一)指標設計與數據來源1、指標設計。(表1)2、數據來源。人均生產總值、經濟結構(第三產業占比)、外貿依存度、銀行網點數量等數據是根據各省份《國家統計局》《中國人民銀行》整理計算出來,本文采用樊綱、王小魯《中國市場化指數————各地區市場化相對進程2011年度報告》中提供的2007年度的各地區的法律制度評分,以及樊綱、余靜文《中國分省份市場化指數報告(2018)》中的法律制度評分,由于該份報告數據涉及的范圍是2008~2016年,所以2017年的數據是根據2008~2016年的年均增長率計算得出。(二)模型設計。本文構建影響我國上市公司信貸融資規模的計量方程式如下:LnGit=β0+β1lnZCit+β2DKit+β3JJit+β4lnDWit+β5GZit+β6ZDit+uit其中,G表示企業信貸融資規模,ZC表示人均生產總值,DK代表第三產業占比,JJ代表對外開放程度,DW代表銀行競爭程度,GZ代表財政支出占比,ZD代表制度環境評分。(三)實證檢驗。所有變量的描述性分析結果如表2所示。企業信貸融資規模均值為1,810億元,標準差為3700,說明不同企業獲得信貸數量或者對信貸的需求差異比較大。進口總量占生產總值的比例最大為176.46%,最小為1.68%,差異較大,說明不同地區之間對外開放水平差異較大。財政支出占比最大值為137.9%,最小值為8.7%,說明國家對某些地區加大了扶持,市場中介組織的發育和法律制度環境評分最大值為21.48%,最小值為5.09%,說明我國各區域法律完善程度有較大的差異。(表2)

四、結果分析

(一)單位根與協整檢驗。我們首先對各變量分別利用以下四種方法做單位根檢驗,結果見表3。(表3)基于上述單位根檢驗結果可看出,這些變量原序列都是平穩的,即同階單整,因此我們就可以進行協整檢驗。本文使用Kao檢驗方法判變量之間的協整關系,檢驗結果如表4所示。(表4)Kao檢驗的原假設是不存在協整關系。由表4的檢驗結果各變量的協整檢驗P值為0.001,在1%水平上拒絕原假設,因此認為各指標變量之間存在長期穩定的均衡關系。(二)回歸結果。從表5回歸結果可以看出,區域經濟狀況對企業信貸融資規模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區域經濟結構對企業信貸融資規模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區域對外開放程度對企業信貸規模產生顯著的正向影響;政府干預程度與各地區企業信貸融資規模呈現顯著負向關系;銀行競爭程度與企業信貸融資規模呈現顯著正向關系;區域法律環境對企業信貸融資規模產生負向影響。(表5)

五、研究結論及政策建議

近年來,我國企業發展越來越快,企業的銀行貸款規模亟須提高。本文基于我國31個省市2007~2017年的面板數據,對各區域企業信貸規模的外部影響因素進行了實證分析,實證結果表明:區域經濟環境和區域對外開放程度、銀行競爭程度對企業信貸規模產生正向影響,政府干預程度和區域法律環境對企業信貸融資規模產生負向的影響。因此證實了外部區域環境對企業信貸融資產生一定的影響,表明可以通過提高區域經濟環境、對外開放程度以及銀行競爭程度來提高企業信貸融資規模。同時,政府應該減少對區域經濟的干預程度,發揮政府的正向作用,以及改善企業外部法律環境來緩解企業信貸融資約束,提高企業的信貸融資規模。

主要參考文獻:

[1]林毅夫,孫希芳.信息、非正規金融與中小企業融資[J].經濟研究,2005(07).

[2]江偉,李斌.制度環境、國有產權與銀行差別貸款[J].金融研究,2006(11).

[3]QianJ,StrahanPE.HowLawandInstitutionsShapeFinan-cialContracts:TheCaseofBankLoans[J].JournalofFi-nance,2007(62).

[4]劉晶,朱軍生.銀行農業信用貸款決定因素的實證研究———來自農業類上市公司的證據[J].江西農業學報,2008(03).

[5]許慧,楊孫蕾.產權性質、信息風險與銀行借款[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11.33(01).

[6]紀建強,陳曉和.國防工業軍民融合融資機制構建與實現路徑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3.30(21).

[7]郝冰,李明.金融生態、內部控制與銀行信貸資金配置[C].中國會計學會、政治大學會計學系.2014第六屆海峽兩岸會計學術研討會分會場討論論文摘要集.中國會計學會、政治大學會計學系:中國會計學會,2014(17)

作者:張嫚 單位:吉首大學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