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商銀行信貸業務內部審計內容和方法

時間:2022-12-09 04:12:06

導語:農商銀行信貸業務內部審計內容和方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商銀行信貸業務內部審計內容和方法

【摘要】隨著農商銀行的轉型發展,信貸業務種類更加多元化,由于信貸業務風險越來越具有隱蔽性、潛伏性的特點,因此信貸業務內部審計的重要性愈加顯現。然而當前農商銀行信貸業務內部審計存在諸多問題,如審計內容淺顯、審計方法受限。文章在分析了信貸業務內部審計的重要性和當前存在的問題后,圍繞加強風險型審計、信貸業務體制機制建設審計、信貸業務全流程審計、信貸業務押品管理審計、信貸業務高風險領域審計、非現場審計等六個方面提出了農商銀行信貸業務內部審計內容和方法優化思路,對探索提高農商銀行信貸業務內部審計質量具有參考價值和現實意義。

【關鍵詞】農商銀行;信貸業務;內部審計

近年來,隨著國家經濟下行,銀行業發展受到了較大影響,不管是國有大銀行、股份制銀行,還是城商行、農商行等中小銀行,都紛紛走轉型之路以促業務發展。轉型之路促使銀行業務種類更加豐富,特別是信貸業務產品更具有特色,無感授信、線上放貸等個性化設計大大增加了客戶體驗。但轉型的同時,風險防控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難題,內部審計作為銀行風控的重要防線所起到的作用也更加明顯,因此本文研究農商銀行信貸業務內部審計內容和方法的優化也更具有意義。

一、農商銀行信貸業務內部審計的重要性

隨著農商銀行信貸業務的不斷發展,違規問題不斷顯現,傳統違規問題沒有杜絕,新的違規問題層見疊出,違規形式也更加多樣,因此對信貸業務開展內部審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農商銀行信貸業務內部審計在風險防控、信貸結構調整、違規違紀違法行為的監督震懾等方面可以發揮重要作用。

(一)信貸業務內部審計是風險防控的重要防線

信貸業務是商業銀行最核心的主營業務及最主要的利潤來源,信貸業務風險也是銀行風險防范的重中之重,直接關系到銀行的健康發展。隨著科技的進步,借款人騙貸手段不斷升級,信貸風險防范要求不斷提升,內部審計作為風險防控的第三道防線,可以有效揭露風險、發現問題,提前采取補救措施,在農商銀行風控管理方面起著重要作用。

(二)信貸業務內部審計是信貸結構調整、實現轉型升級的有效手段

發揮好內部審計作用,可以更加有效提升內部治理水平,真正統籌和平衡好業務增加與風險防控的關系,把握好新增業務質量關,避免片面追求信貸業務高速發展的冒進行為;防止重蹈快速增長、快速集聚風險的覆轍;促進農商銀行信貸業務向零售類轉型,推動農商銀行調整結構、降本增效、集約經營、提升效益,實現高質量發展。

(三)信貸業務內部審計可以有效發揮對違規違紀違法行為的監督震懾作用

通過審計檢查,對發現的違規問題,從督促整改和責任追究兩個方面加強審計成果應用;通過督促及時整改能夠降低風險;通過對違規問題責任人的責任追究能夠起到監督震懾作用,避免類似違規違紀違法行為的發生。為嚴肅經營紀律、堵塞風險漏洞、維護資產安全、督促干部盡職、促進從嚴治行、推進轉型發展等方面做出貢獻。

二、農商銀行信貸業務內部審計內容和方法存在的主要問題

內部審計在推動農商銀行信貸業務發展方面能起到重要作用。而在具體實踐中,內部審計還存在多元問題,主要體現在審計方法主要是圍繞合規型審計,缺乏對信貸業務體制機制建設的審計,而且審計手段受限于后臺科技系統的發展及線上信貸業務審計方法等方面。

(一)信貸業務審計方法主要圍繞合規型審計,難以發現隱蔽問題

合規型審計也可以稱為資料型審計,審計人員主要檢查信貸業務留存資料的合規性,通過書面資料檢查、電話核查等方法來進行。發現的問題大多是“缺章少印”的問題,難以對貸前調查這一問題多發的關鍵環節進行深入審計,難以發現借款人收入證明、工作單位、房產信息等資料的造假問題,更難以發現冒名頂替貸款、個貸企用或中介違規參與等重大風險問題。

(二)缺乏對信貸業務體制機制建設的審計

信貸業務體制機制建設是銀行信貸業務的頂層設計,其合理性事關信貸業務風險防范的有效性,而實踐中這方面的審計普遍比較缺乏。究其原因,主要是內部審計缺乏獨立性,內審人員對信貸業務的審計范圍主要是對各支行層面的具體貸款業務的審計,與風險管理部等同級部門之間難以開展實質性審計;對于高管層推動建設的信貸業務體制機制方面,更是難以列入審計計劃。

(三)信貸業務審計手段受限于后臺科技系統的發展

以借款人銀行賬戶交易流水審計為例,借款人銀行賬戶交易流水審計是發現借款人是否挪用資金、經營狀況是否發生變化等方面的關鍵手段。但目前來看,內審人員僅能發現本行賬戶交易流水存在的問題,一旦借款人將資金轉入他行賬戶,內審人員則無力深究,缺少科技支撐,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信貸業務的審計效果。

(四)線上信貸業務審計方法有限

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和手機銀行業務的發展,為了增強客戶體驗,線上信貸業務應運而生。線上信貸業務具有客戶線上自助申請、自助填寫信息、自助放款等特點,在客戶體驗方面確實增強了客戶的感知,但在風險管控方面卻存在難度,銀行內控三道防線均存在風控難點。如微信支付記錄或支付寶交易記錄作為新興的電子證據,交易賬單截圖無客戶姓名、證件號碼等關鍵信息,存在使用修圖軟件造假的可能性,難以辨別真偽,對借款人收入狀況的真實性難以確定。

三、農商銀行信貸業務內部審計內容和方法優化思路

優化農商銀行信貸業務內部審計的內容和方法,可以圍繞加強風險型審計、信貸業務體制機制建設審計、信貸業務全流程審計、信貸業務押品管理審計、信貸業務高風險領域審計、非現場審計六個方面展開。

(一)加強風險型審計,深入發現實質性問題

1.提升審計高度,不再局限于業務的查錯糾弊從傳統資料型審計、查賬式審計,向促進監管政策、決策部署等貫徹落實的督導型審計轉型提升。內部審計把推動監管部門的政策要求、各級黨委重要決策部署的落地落實作為重要任務,才能切實把業務高度體現到審計工作實踐中。2.拓展審計廣度,向風險變動監測預警的宏觀型審計延伸內部審計既要能夠查清查透具體業務是否違規,又要能拓寬審計視野,做到觀大勢、思大局、找苗頭、察傾向,從查處具體違規問題的微觀審計向風險變動監測預警的宏觀型延伸。3.挖掘審計深度,抓住核心問題從合規導向型審計向風險導向型為主的審計轉變,穿透業務手續是否合規的表象,深挖資金損失風險、員工操作風險、道德風險等核心問題;深挖制度安排的重大缺陷、信息系統的安全漏洞、流程設計的明顯弊端等深層根源,刨根問題、追本溯源,在真正查深查透的基礎上,提出解決問題的審計建議。

(二)加強對信貸業務體制機制建設的審計

檢查信貸體制機制建設是否遵循貸前、貸中、貸后三個環節相互分離、相互制約的原則。重點檢查各環節崗位設置是否到位、人員是否存在兼崗問題。檢查貸前環節的制度要求是否能發揮風險控制的第一道關口作用。重點檢查農商銀行制定的內部信貸管理制度是否能確保貸前調查的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是否能防控貸前環節的各項風險等;檢查貸中環節的制度要求是否能提升風控效果。重點檢查農商銀行制定的內部信貸管理制度是否將風險審查、審批作為貸款全流程的關鍵環節,是否能發揮崗位制衡和風險防控作用等;檢查貸后環節的管理機制是否完善。重點檢查是否配備專門貸后檢查人員,貸后人員數量是否與管理業務量相適應,是否能促進貸后人員履職盡責,是否能發揮預見式管理作用等。

(三)加強對信貸業務的全流程審計

1.貸款調查環節重點檢查是否落實雙人實地調查制度、第一還款來源的調查、收入真實性的調查、貸款用途真實性的調查、調查結論真實性等。貸款調查環節的審計可以采取交叉驗證的方法,對客戶基礎信息異常要引起警惕,對借款人提供的工資收入證明,可以到借款人工作單位進行實地外核,現場查驗銀行工資流水真實性或查看社保繳納信息等。通過要求借款人提供水電氣暖物業等費用發票或繳費記錄,可以驗證房產信息的真實性。2.風險審查審批環節重點檢查是否對大額類貸款實施現場審查、全面深入評估貸款風險;對小額類貸款是否開展電話核查,進一步驗證調查結論的真實性,審查工作是否流于形式。3.貸款發放環節重點檢查是否做好“貸放分離”,放款崗是否審核貸款金額、期限、利率、用途、擔保等放款要素;是否嚴格落實審批條件、規范簽訂信貸合同、面談面簽、“雙錄”和人臉識別等。4.貸后管理環節重點檢查貸后管理崗履行崗位職責情況,是否按規定頻率做好現場檢查、電話回訪;對貸后管理發現的問題和風險信號是否及時反饋業務部門并督促整改、按規定頻率做好貸后管理分析報告等。

(四)加強對信貸業務押品管理的專項審計

1.強化押品合法性審計,防范法律風險《民法典》已于2021年1月1日正式施行,對于新辦理的抵押貸款業務要符合《民法典》對抵質押品的最新規定。如《民法典》在不得接受抵押物方面,增加“依法設立居住權的住宅”內容;同時規定“鄉鎮、村企業的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不得單獨抵押”。在審計檢查時,要重點檢查抵押物是否依法設立居住權、在抵押合同中“未經銀行同意,抵押人不得有設定居住權的行為”等相關規定;檢查是否以沒有地上建筑物的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抵押辦理信貸業務。2.強化押品準入合規性審計,防范信用風險在對押品準入進行審計時,要重點檢查以下的內容:單一押品集中度符合要求的情況、押品權屬關系清晰度、價值穩定性、可變現能力能否覆蓋借款人違約風險、抵質押率過高問題、銀行作為抵押權人是否為第一順位優先受償人等。3.強化押品登記手續審計,防范合規風險在對押品登記手續進行審計時,要重點檢查在辦理抵押預告登記后貸后檢查的及時性,在抵押物能夠進行不動產登記之日起是否在規定期限內辦理不動產所有權首次登記,對已經辦理所有權首次登記的抵押物是否辦理正式抵押登記。此外,2020年12月22日,國務院《關于實施動產和權利擔保統一登記的決定》,實施動產和權利擔保統一登記,審計時也要檢查對納入登記范圍的押品系統登記的及時性,登記期限是否覆蓋全部債權期限。通過這些方面的審計檢查,及時發現問題,防范由此可能產生的合規風險,避免因無法處置抵押物而面臨損失風險。

(五)加強對信貸業務高風險領域的深入審計

1.強化對借款人主體資格的核實通過登錄不同的官方網站與平臺,核查借款人的各類相關信息。如部門官方網站、資質證書查詢平臺等,核查經營范圍、經營資質的真實性;通過中國裁判文書網、匯法網、全國法院被執行人信息查詢網等,核查有關被訴訟、被執行的信息;通過查詢征信報告,核大不良記錄的信息;通過“天眼查”“企查查”等系統,識別企業的關聯方和關聯關系,核查對關聯企業進行統一授信的情況,是否存在貸款前購買空殼公司或臨時變更法定代表人和股東,規避關聯關系壘大戶等情況。2.強化對借款人資產負債及財務狀況的核實查看借款人提供的財務報表、稅票、水電費繳納證明等時要核對是否為偽造、存在瑕疵,前后是否連續、平衡等;通過查看資產權屬證明,核查財務報表反映的資產是否與借款人的實際資產相符,是否存在虛構資產的情形或為空殼企業或資產過小明顯不具備貸款條件的企業發放貸款的情況;通過核查銀行流水、納稅證明、收入證明、購銷合同等,核實借款人收入的真實性。3.強化對貸款用途的核實通過登錄工商局網站查詢交易對手經營范圍,與交易合同進行核對,檢查客戶使用貸款資金交易后是否有發票,核查判斷購銷合同的真實性;通過對借款人貸款資金支付去向、賬戶交易流水等進行分析,核查貸款資金流向的真實性;通過綜合分析判斷是否存在發放頂冒名貸款、違反規定用途使用貸款資金、將貸款資金用于國家禁止生產、經營領域和用途等問題。

(六)加強非現場審計對現場審計的指導,為審計工作提質增效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撐

1.強化審計模型研發應用為適應風險防控需要,建立開發風險類、合規預警類等模型,加強審計模型開發應用,為非現場監測提供更加豐富的工具手段。根據模型疑點數據開展延伸審計,立足抓早抓小防范,對重點業務無進行重點分析,深挖風險隱患,及時預警提示。2.強化審計信息系統應用優化開發審計信息系統,豐富完善系統功能,增加審計工作中的實用功能,強化系統應用,樹立大數據審計理念,向大數據要生產力、向信息化要效率,及時識別、科學預判經營發展走勢和隱藏其中的風險隱患,抓住要害、找準原因,提高風險發現能力。3.強化現場與非現場的協同配合非現場審計是解決傳統審計風險防控作用滯后、事前預警與事中處置作用發揮不充分、促進風險防控關口前移的有效手段。以非現場指導現場,提高對違規問題靶向定位、精準出擊、快速查處的能力,以各種方式盡可能了解被審計單位的信息資源,做足充分準備,做到有的放矢、快速查清問題。

四、結語

本文提出的農商銀行信貸業務內部審計內容和方法優化思路,是筆者在工作實踐中逐步探索總結形成的,并且在實際應用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成效。通過這些審計思路的應用發現了更多高風險問題,提出了更多切實可行的防范風險建議,能夠及時化解業務風險、及時堵塞風險漏洞,大大提升了信貸業務審計項目的審計質效。通過審計成果的最終運用,充分發揮了內部審計的風險防線作用,促進了農商銀行信貸業務的良性發展,切實起到了內部審計為業務發展保駕護航的作用。

主要參考文獻:

[1]蔡朝衛.農村商業銀行借名貸款審計及風險防控[J].中國內部審計,2021(3):38-40.

[2]徐琪琳.新形勢下地方性商業銀行信貸資產的審計重點[J].審計月刊,2017(4):20-22.

[3]喬峰,黃迪,李寧寧.商業銀行信貸業務持續審計探析[J].審計與經濟研究,2008(3):44-46.

[4]張敏敏.商業銀行類信貸業務內部審計優化探析[J].財會通訊,2018(34):85-88.

[5]詹向勇.商業銀行互聯網線上信貸業務反欺詐與舞弊內部審計:基于部分典型案例的分析與思考[J].中國內部審計,2020(9):45-47.

[6]高薪云.如何加強銀行業信貸業務風險審計[J].審計觀察,2020(9):40-45.

[7]邵森.Q農村商業銀行信貸業務內部審計流程優化研究[D].西安:西北大學,2021.

[8]尚方劍.我國商業銀行信貸業務風險內部審計研究:以中國農業銀行為例[D].北京:北京交通大學,2019.

[9]蔣嫄媛.商業銀行信貸業務風險管理審計研究:以Z銀行為例[D].南京:南京審計大學,2019.

[10]許莉,王月.防范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審計目標實現路徑探究[J].財會通訊,2019(13):86-89.

[11]王志成.關于深化金融審計的幾點思考[J].審計研究,2018(4):7-11.

作者:尚凡瑩 單位:東營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