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消費信貸業務發展論文

時間:2022-04-19 02:39:00

導語:銀行消費信貸業務發展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銀行消費信貸業務發展論文

自1998年以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推動消費信貸的政策措施,使得我國消費信貸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特別是自中國人民銀行于1999年頒布“關于開展個人消費信貸的指導意見”后,我國消費信貸市場空間不斷拓展,住房信貸、汽車信貸、耐用消費品信貸、助學信貸等業務獲得迅速發展。數據顯示,1997年消費信貸余額僅占銀行發放貸款總額的0.2%;至2001年,這一比例已增長為7.2%。從表面上看,消費信貸市場的發展前景應該是非常樂觀的。但隨著消費貸款規模的不斷擴大,該項業務中存在的問題也逐步暴露出來,因此商業銀行應加強對消費信貸風險的分析與識別,以便及時采取措施,防范消費信貸風險。

一、現階段我國消費信貸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借款人風險是消費信貸業務面臨的最主要問題,表現為以下兩方面:

1、借款人還貸能力。消費信貸的貸前調查要涉及對貸款申請人還款能力的評價,但我國目前尚未建立起一套完備的個人信用制度,銀行缺乏征詢和調查借款人資信的有效手段,加之個人收入的不透明和個人征稅機制的不完善,銀行難以對借款人的財產、個人收入的完整性、穩定性和還款意愿等資信狀況做出正確判斷,容易造成銀行信貸資產的損失。

2、借款人信用,即借款人的還款意愿。它取決于借款人的品質。在消費信貸過程中,各種惡意欺詐行為時有發生,目前判斷消費者信用主要依靠申請人自己提供的有關收入證明材料,但是我國居民收入的透明度低,這種資料的真實性和可靠性值得懷疑。在缺少個人信用制度的情況下,在銀行有存款或信用卡的客戶還好,銀行多少掌握一些比較可靠的信息,對于其他的消費者,銀行則無從了解消費者的道德品質、歷史狀況:對借款人的個人收入難以做出準確的判斷和預測;對消費者的還款能力也難以進行準確的評價。這必然加大了消費信貸的風險。

目錄一、我國目前消費信貸業務發展的現狀

二、我國目前消費信貸業務存在的問題

1、借款人風險是消費信貸業務面臨的最主要問題

2、商業銀行管理體制陳舊、僵化,缺乏有效的風險防范措施

3、消費信貸市場的各種配套政策、措施不夠完善

三、商業銀行消費信貸存在問題的對策

1、對借款人風險的防范

2、改革商業銀行管理體制,強化風險防范措施

3、加強對消費信貸市場的各種配套政策、措施的完善

參考資料1、曹子娟,《消費信貸:在規范中健康發展》,《中國金融》,2003年第15期。

2、中國農業銀行廣東省分行課題組,《國有商業銀行發展個人消費信貸業務的戰略思考》,《中國金融》,2003年第15期。

3、何愛武;孫海波,《商業銀行個人消費信貸風險分析及其對策》,《中國金融》,2003年第15期。

4、江影,《試論當前發展消費信貸的難點及對策》,《福建金融》,2003年第04期。

5、王軍,《消費信貸中個人信用評估指標的設立》,《農村金融研究》,2001年第10期。

6、何愛武;孫海波,《商業銀行個人消費信貸風險分析及其對策》,《金融與保險》,2003年第08期。

7、鄧雁蓉,《消費信貸的市場走勢及競爭對策》,《農村金融研究》,2001年第12期。

8、趙茁,《商業銀行利率風險管理的途徑》,《農村金融研究》,2003年10期。

9、《消費信貸相關法律問題與對策》,2003年04月17日,產經網-中國城鄉金融報

10、許會斌,《個人消費貸款為何被“軟禁”》,中國商報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