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全球金融風暴論文
時間:2022-04-16 09:12:00
導語:警惕全球金融風暴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去年全年,美國經濟增長率只有1.1%,創近10年最低水平,當年工業設備利用率只有74.7%,創近20年來的最低水平,固定資本投資已連續四個季度下滑,失業率已達到前所未有的5.8%,據估計還有可能繼續上升。
有些人以為,是“9·11”事件打擊了美國經濟,其實不是。美國經濟此次衰退,可以追朔到2000年4月以納斯達克指數暴跌為標志的經濟泡沫崩潰。在納指暴跌后,4~9月間道指仍挺在萬點以上水平,但自9月下旬至2001年4月,不僅納指再次暴跌,道指也隨納指雙雙下跌,納指從3800點跌至1670點,道指從10850點跌到9480點。美國經濟和股市2000年9月后就再也沒有出現強勁增長勢頭,因此“9·11”事件只是使美國經濟在衰退的斜坡上下滑得更快,而不是下滑的起點。
既然不是偶然事件造成美國經濟衰退,對何時出現復蘇就存在著許多爭論。目前對美國經濟的前景大概有三種不同意見,即“V”型曲線、“U”型曲線和“L”型曲線這三種判斷。簡單說,“V”型曲線就是認為美國經濟可以立即走出低谷,“U”型曲線是認為不可能在短期內復蘇,要等兩到三年;“L”型曲線則是說,此次衰退的時間會持續很長,何時復蘇不可預期。
以2000年4月美國納斯達克指數暴跌為標志,美國新經濟的泡沫已經破了。2000年9月,美國道指、納指雙雙暴跌,自那時以后直到今天,股市雖有反彈,但都未超過那次暴跌前的點位,顯示出美國資產泡沫的膨脹也已到達頂峰,已處在高危期,隨時有可能破滅。主張美國經濟“V”型曲線和“U”型曲線的人,都是基于美國經濟當前的問題仍屬于傳統生產過剩危機的認識,而沒有與整個金融制度危機聯系起來看,但美國的當權者卻早已看清了美國金融危機的可怕前景,因此千方百計采取各種措施,維持資產泡沫不破,主要作法就是在資產泡沫瀕于破滅的時候,拼命向市場注入貨幣。在“9·11”事件后美國政府預計到外資和個人資金會從股市大量退出,因此在重開股市前的兩周內采取了兩項重大舉措,一是分兩次共注入了1200億美元的基礎貨幣,按美國目前1:9的貨幣乘數,相當于提供了1萬億美元的信用資金供給,比中國一年的GDP都要大!二是美國證券委宣布取消了對上市公司只能持有本公司10%股票的嚴格限制,鼓勵上市公司大量回購自己的股票。像微軟等一些大上市公司,在本公司股票遭拋售的同時大量接手本公司股票,持有本公司股票的比例便很快就升到40%以上,由此維持道指在短期深跌后重上萬點。美國人深深懂得,美國的經濟繁榮來自于美元的強勢,而美元的強勢則來自于美元資產的價值,一旦美國股市崩潰,美元資產變得一文不值的時候,美元的強勢就會一朝土崩瓦解,而沒有美元的世界霸權,美國經濟就會立即陷入一片混亂和嚴重蕭條。不難想象,一個僅靠發行貨幣而維持國民40%消費品供給的國家,當其他國家視同本國貨幣為廢紙的時候,與今天的阿根廷有何區別?
但是,是泡沫怎能不破?美國人用供應更多貨幣的辦法補充資本市場的資金溢出,從而維持住股市點位,這種作法只是把泡沫吹得更大,使資本市場更具泡沫化,因此是“飲鴆止渴”,只能推遲泡沫破滅的時間而不會改變這個結果。美國人一直在吹噓在“9·11”事件后經濟可以迅速止跌,甚至已經出現了復蘇勢頭,但美國去年10月份的消費反彈,主要是因為實行了汽車按揭貸款“零”利率的政策,刺激了汽車消費,但到11月和12月,汽車消費一落千丈,消費增長也再現頹勢。最近美國商務部公布了1月份的先行指數,10項中有8項上升,特別是建筑業的增長令人矚目,有人因此樂觀地說美國經濟已經開始復蘇,但最關鍵的制造業定單和股市點位這兩項并沒有上升,能認為美國經濟已經擺脫了衰退的陰影了嗎?55于建筑業創記錄的增長,也馬上有分析指出,這是由于人們對股市恐慌,將資金從股市轉向房地產,但是近些年美國房地產的泡沫也不小,美國在90年代的10年中,年均租售的辦公樓面積是8800萬平方英尺,而去年由于經濟衰退,竟出現了前所未有的1.12億平方英尺退租,所以建筑業的景氣并非反映著需求的增長,而只能預示出房地產業的進一步泡沫化。
美國人用供應更多貨幣的辦法補充資本市場的資金溢出,從而維持住股市點位,這種作法只是把泡沫吹得更大,使資本市場更具泡沫化。
美國資產泡沫的總體破滅和發生金融風暴,我看也就在未來兩到三年,捅破美國資產泡沫的直接誘因我看可能有三個:
第一,歐洲經濟復蘇引起國際資本向歐洲轉移。國際資本的移動需要三個條件,一是流向經濟增長率高的地區,二是流向利率水平高的地區,三是流向國家安全度高的地區。在整個90年代,歐洲經濟長期處在啟動歐元的準備工作中,為了達到啟動歐元的統一標準,歐盟各國實施了強度極大的宏觀緊縮,從而把公共赤字占GDP的比重,從90年代初的6%以上壓到1999年3%以下。但這帶來了長達10年經濟低增長,而美國經濟卻在90年代的10年中如日中天,所以從經濟增長率看是歐盟低,美國高。在2001年以前,美國的利率水平也高于歐洲,國家安全度就更不用說,在歐洲的心臟和周邊不斷有戰爭爆發,而美國則穩如泰山。但是從2000年開始,歐洲經濟強勁復蘇,2001年雖然受到美國經濟衰退的影響增長率下降,但當年美國衰退得更嚴重,因此去年是歐洲經濟近10年來增長率第一次高于美國;去年美國為了擺脫衰退實施了11次降息,而歐元區只有4次降息,因此也是在去年歐洲利率水平高出美國;“9·11”事件的發生,更是兩次世界大戰以來從未出現過的對美國本土的襲擊,從而在根本上改變了人們對國家安全問題的認識。美國在阿富汗戰爭中并沒有抓住本·拉登,卻發現了恐怖分子對美國本土準備發動范圍更大、后果更嚴重的恐怖襲擊線索,所以美國的安全性也比歐洲更差。利率、增長率、安全性這三個條件都在去年同時倒轉過來,必然會引起國際資本環流逆轉,從美國流向歐洲。
歐洲資本市場雖然也有泡沫,但從總體上看與美國不可同日而語。例如以股票值占GDP的比重為指標衡量,1999年美國為203%,而意大利為46%,德國為54%,法國為64%,英國最高,也只有96%。2000年歐洲的經濟復蘇,也主要是以傳統產業的增長為主體,所以從目前看,歐洲經濟增長比美國要健康得多。今年1月1日歐元紙幣開始流通,歐元區各國的物價開始統一用歐元標簽,立即顯示出歐洲各國間同一產品的生產與銷售存在巨大價格差距,從而反映出歐洲通過資產重組與優化資源配置的巨大空間,歐元以價值信號引導資源配置優化的功能開始顯現,這正是歐洲人在設計歐元過程中早已企盼的結果,并將形成促進歐洲經濟增長的強大動力。
- 上一篇:體育學院科學發展觀活動計劃
- 下一篇:國際金融危機看法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