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行政處罰研究

時間:2022-07-13 09:51:50

導語:林業行政處罰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林業行政處罰研究

一、一般程序的具體過程

(一)立案。林業行政機關凡發現或者通過其他信息渠道獲悉行政相對方實施了涉林違法行為,應在7日內先予以立案。立案是林業行政處罰的啟動程序,應通過一定的法律形式表現出來。首先,應當填寫《林業行政處罰立案登記表》,在經本機關負責人審查批準后即完成了法律上的立案程序。林業行政機關認為不符合立案條件的,或者負責人對立案報告不予批準的,應當制作不予立案的決定書送達利害關系人。不屬于自己管轄的,應該移交有關主管部門,案情特別重大應追究刑事責任的,應移送司法機關。

(二)調查取證。違法行為立案后,林業行政機關應立即客觀、全面、公正地調查收集有關證據。詢問有關當事人應當制作《詢問筆錄》,筆錄經被詢問人核對認為無誤后,再由被詢問人在筆錄上簽名或蓋章并寫明“以上記錄和我說的一樣”的字樣,詢問人也應當在筆錄上簽名。林業行政機關進行調查取證,還可依法暫扣違法行為嫌疑人的物證、書證等(如:木材檢查站可依法查扣無木材運輸證運輸的木材)。在證據可能滅失或者以后難以取得的情況下,經負責人批準可以先行登記保存,填寫《林業行政處罰先行登記保存證據通知單》一份交當事人一份附案件卷宗,并應當在七日內作出處理決定。此外,在調查取證過程中,可以對涉案物品等進行鑒定、勘驗檢查。對鑒定、勘驗檢查情況和結果應分別制作《鑒定書》和《林業行政處罰勘驗、檢查筆錄》,并由執法人員、見證人、當事人簽名或蓋章。

(三)作出處罰決定。決定作出林業行政處罰決定之前,應依法向被處罰人告知給予處罰的事實、理由和依據,拒絕聽取被處罰人陳述、申辯的(被處罰人放棄陳述、申辯權的除外),行政處罰不能成立??梢姡嬷绦蛑P鍵,因此,林業行政機關應填制《林業行政處罰先行告知書》一式二份,一份附卷,一份交被處罰人(被處罰人放棄陳述、申辯權的,由被處罰人在先行告知書上自行書寫注明)。同時要填制《林業行政處罰文書送達回證》交被處罰人簽名,表明已收到《林業行政處罰先行告知書》。如果涉及到作出責令停產停業、吊銷許可證或者執照、較大數額罰款等林業行政處罰決定之前,應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四十二條規定,告知被處罰人有要求舉行聽證的權利,當事人要求聽證的,林業行政機關應當組織聽證,被處罰人不承擔組織聽證的費用。聽證結束后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38條規定的幾種情況依法作出處罰或不予處罰決定。決定不予處罰的應制作《不予林業行政處罰決定書》;決定作出處罰決定時,應制作《林業行政處罰決定書》,按法律要求載明有關事項,并加蓋公章(需加蓋法律授權機關的公章,加蓋被委托機關的公章則無法定效力)。

(四)送達決處罰定書。作出林業行政處罰決定后應及時將《林業行政處罰決定書》送達被處罰人,并由被處罰人在《林業行政處罰文書送達回證》上簽名或者蓋章;被處罰人不在,可以交給其成年家屬或者所在單位的負責人員代收,并在送達回證上簽名或者蓋章。被處罰人或者代收人拒收的,按法律規定作相應處理后也即為送達。還可以通過掛號郵寄方式送達。完成林業行政案件處罰決定書的送達,即表明該案的法定處罰程序已完結,被處罰人應當遵照處罰決定書裁定的期限和方式予以履行。

二、關鍵環節

按一般程序實施林業行政處罰過程中要注重以下幾個關鍵環節,否則可能因行政處罰無效而被撤銷或敗訴。

(一)從立案到結案的時序一定不能倒置或筆誤填錯,如:處罰決定的日期早于事先告知日期,就會導致處罰無效。

(二)在實施林業行政處罰過程中,執法人員必須向當事人出示執法證件,亮明身份;無論哪個環節都必須有2名(或以上)執法人員執行。

(三)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四十二條規定應當告知當事人有要求聽證權利的特殊情況。如:較大數額罰款-金額多少才算較大呢?《安徽省行政處罰聽證程序規定》,對公民處以1000元以上的罰款,對法人或其他組織處以10000元以上的罰款為較大數額罰款,其他各省執行的標準未必完全相同。又如:沒收非法財物價值達到或超過較大罰款數額的,是否需要聽證?目前有兩種理解法:一種是,因《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四十二條規定中有個“等”字,涵蓋面廣,應參照較大罰款金額執行;另一種是,堅持“法定”原則,既然法律沒有明文規定,則沒收價值再高的實物也無需告知當事人有聽證的權利。鑒于這種情況,我認為,無論是沒收實物還是罰款只要達到本省規定數額的一律告知當事人有要求舉行聽證的權利,當事人要求聽證的應組織聽證(當事人放棄聽證權利的應由當事人本人在聽證告知書上自行書寫注明)。

(四)處罰依據的運用問題。如:國家林業局規定從2013年8月1日起膠合板不再憑證運輸,但某省轉發該文時依然將膠合板納入憑證運輸,該省某縣依據此規定沒收了一車價值二萬多元的膠合板,被訴至法院,結果可想而知。因此,在運用法律依據時一定要遵循“從上”原則。綜上,只有通過法定程序查證的違法事實,才能予以行政處罰,才具有法定效率,才不會因當事人對處罰程序不滿(不服處罰決定)而提起行政復議(或行政訴訟),導致處罰決定被撤銷(敗訴)。反之則反。

作者:戴永忠 單位:金寨縣林業綜合行政執法大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