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單位權責發生制改革論文

時間:2022-06-29 09:54:00

導語:行政單位權責發生制改革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行政單位權責發生制改革論文

[摘要]我國的行政事業單位是在計劃經濟體制下產生、發展壯大起來,并形成獨特的組織特征、管理體制與運行模式。它是由政府批準的,并且和財政發生資金往來和管理關系,獨立履行某種社會公共勞務的社會組織。它是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權責發生制在政府會計中的運用目前仍然處于探索階段,各國國情的差異導致了改革的具體方式也不盡相同。轉向權責發生制基礎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即便時機和條件成熟,也需精心設計策略步驟。

[關鍵詞]權責發生制行政事業單位政府會計

一、行政事業單位的內涵

現階段,行政事業單位是指受國家行政機關領導,國家撥付經費,不實行經濟核算、提供非物質生產和勞務服務的社會組織。行政事業單位是不具有社會生產職能和國家管理職能,不以盈利為主要目的,主要以精神產品和各種勞務的形式,以實現社會效益為宗旨,向社會提供生產性或生活性以及其他各種服務的單位。

二、權責發生制在行政事業單位中的運用存在的問題

1.權責發生制易導致部門進行非規范性擴張

在權責發生制預算下,上下級財政以及各部門之間的往來款項,作為相應的債權債務加以記錄,也容易誘發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核算中自由裁量權的非規范性擴張。如在現行收付實現制下,預算安排的支出在年終需要如期撥付給用款單位(特殊情況除外),以應其支出之需,否則就構成了年度財政收支審計的癥結所在。有些部門和單位希望通過權責發生制計量基礎的改革,來規避審計部門對此類事項的審查監督。因為在權責發生制下,只要確認了對相關單位的“預算授權”,就確認了相應的債權債務關系,至于在未來哪一個具體時點上發生資金撥付的實際行為,僅僅是往來賬目的調整,審計部門也就難以對于這種違反財經紀律的行為加以及時的監督。

2.我國行政事業單位的復雜性與多元性,約束了權責發生制的全面施行

我國的行政事業單位無論是在內涵還是外延上,與市場經濟國家通常意義上的非政府組織或民間非營利組織,都存在著較大的區別。對于某些自收自支、實行企業化管理的行政事業單位,由于在具體性質上與企業已無太大區別,在財務核算上實行權責發生制原則,自然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但對于更多的全額和差額行政事業單位,其業務性質千差萬別、資金來源渠道迥異,總體改革方向也在逐漸的摸索之中。

3.權責發生制預算會計缺乏必要的人力資源支撐體系

在權衡權責發生制與收付實現制預算會計計量基礎的時候,操作簡化構成了收付實現制的重要優點。在收付實現制下,其核算成本通常要低于其他會計計量基礎,對于財務管理人員的業務水平與操作技能要求也不很高。通常公共部門財務決算報告的編制人員不需要經過復雜的系統培訓,就可以較為熟練的掌握核算與編制方法。而權責發生制計量基礎,則在一定程度上引入了企業理財與管理會計的理念,突出了預算管理中的政府受托責任與透明度,相應地對行政事業單位財務人員的會計素質與業務技能,提出了較高要求。因此作為政府會計改革的配套措施與保障,需要建立對從業人員的長期培訓機制,開展后續教育,提高政府會計人員的業務水平與素質。

三、權責發生制在行政事業單位中的運用策略

1.資產類中固定資產的權責發生制核算

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的權責發生制改革應從固定資產的權責發生制核算開始進行。固定資產不同于其它現金類資產,它具有價值耗費的特性,因此對于固定資產權益的確認和計量十分重要,應對行政事業單位及其部門運轉過程中所耗費的固定資產成本通過分期計提折舊的方法予以確認和計量。當然對于一些比較難以確認的行政事業單位資產,如軍事資產等可以暫時不納入核算范圍。具體做法可增設“累計折舊”、“固定資產凈值”科目,每年按應計提折舊額貸記“累計折舊”核算,“固定資產猙值”反映固定資產原值在扣除累計折舊后的余值。對固定資產修理費等費用支出可采用持攤或預提的辦法進行處理。

2.負債類中隱性負債的權責發生制核算

行政事業單位預算會計中常見的隱性負債通常表現在到期應付而尚未支付的職工工資,應付未付的社會保障費用繳款,購入物資暫欠貨款的應付賬款等等。從目前的財政總預算會計所反映的財政負債信息看,中國防范負債風險的關鍵并不在于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報告能夠反映的顯性負債規模的大小,而在于財政總預算會計制度如何對隱性負債或有負債的確認、計量和報告做出科學合理的規定,使隱性負債和或有負債信息在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報告中得以真實、充分、完整地反映??梢姰斍皯搹娬{提供行政財務風險的信息,用權責發生制來解釋和披露隱性負債和或有負債就是一個重要的方面。為了如實反映已形成的現時義務和實際支出,防范財政風險,本文建議行政事業單位預算會計中應付未付的款項和相應的支出(即隱形負債),應按權責發生制基礎納入預算會計的核算范圍。這樣可以使隱性債務顯性化,增加財務核算透明度,有利于加強預算政策的前瞻性,合理地安排預算支出。

3.先支出后收入

權責發生制基礎既用以確認與計量收入,也同時用于確認和計量支出。然而,從國外政府會計改革的經驗來看,相對于支出方面而言,采用權責發生制基礎計量和確認收入的難度更大,適應性則稍差(部分原因在于收入的不確定性高于支出的不確定性)。因此,權責發生制基礎應先應用于確認和計量支出,隨后才應用于確認和計量收入。另外,采用權責發生制基礎確認不同的收入類別時,也應遵循“先易后難”的原則,首先在那些納稅義務的不確定性最低的稅收和非稅收入項目,然后再擴展到其他項目。另外,可能某些特定類別的收入項目不適應用于采用權責發生制基礎確認和計量。

4.預算可以仍保留收付實現制

預算和財務報告的信息各有側重,預算是事先編制的財務計劃,而財務報告中的會計信息是已經發生的實際交易或事件為基礎的,反映的是事實結果。權責發生制基礎的財務報告,特別是資產負債表可以提供關于以往決策的現時財務結果,和當前決策的未來財務結果的有價值信息。將預算和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的財務報告聯系起來可以相互補充,全面反映單位的運行狀況和績效,驗證預算的合理性,為規定下年度預算決策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唐振達.對事業單位引入權責發生制問題的探討.中國管理信息化,2008,(01).

[2]高冬秀.論權責,發生制在事業單位會計核算中的應用.會計之友(中旬刊),2008,(02).

[3]李潔慧.淺析事業單位權責發生制的推行.事業財會,2007,(06).

[4]郭圓圓.事業單位會計引入權責發生制的思考.商業會計.20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