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導向式教學探索

時間:2022-01-18 09:22:20

導語:行政管理導向式教學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行政管理導向式教學探索

[摘要]問題導向式教學方式是行政管理專業培養模式改革的發展趨勢,也是提升行政管理專業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如何通過教學方式創新,滿足行政管理專業的社會發展需要,成為行政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方向。本文以行政管理專業“公共經濟學”課程教學為核心,系統分析“公共經濟學”問題導向式教學采用的方法及面臨的困境,并提出了優化教學的具體路徑。

[關鍵詞]行政管理專業;公共經濟學;問題導向式教學

隨著我國社會轉型加速,傳統的行政管理專業培養模式已無法滿足新時代的需求。因此,人才培養模式亟需革新,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在這一背景下,作為行政管理專業的專業基礎課程———“公共經濟學”,亦需通過教學模式改革破除傳統教學存在的弊端,培養更具獨立思考能力和創新思維的現代化行政管理專業人才。

一、行政管理專業“公共經濟學”問題導向式教學方法

針對現有教學方式的效果問題,對安徽工業大學行政管理專業200名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結果顯示,83.5%的學生認為現有教學方式有必要進行改革;92.5%的學生認為問題導向式教學能夠更好地調動他們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與此同時,對行政管理專業100名畢業生進行了問卷調查。調查發現,78%的畢業生感覺自己運用理論分析問題、判斷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足;75%的畢業生認為傳統灌輸式教學模式限制了他們獨立思考問題能力的發揮,不利于未來職業發展。為此,我們在行政管理專業“公共經濟學”教學中積極主動探索新的教學方式———問題導向式教學模式。首先,在行政管理專業“公共經濟學”教學中突出問題導向。在“公共經濟學”的實際教學活動中,采取“以問題為中心”的教學方法,帶領學生參觀某市行政機關,鼓勵學生閱讀相關案例、調查社區公共產品配置情況,以此發現并提出問題;引導學生運用公共產品、公共規制、公共選擇、公共支出等理論分析和解決問題,注重理論基礎知識學習和社會實際運用的有效結合。為了更好地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在“公共經濟學”課程教學中采取重點講思路、講方法、講要點的授課思路,在提煉基礎性教學內容的基礎上注重創造問題情境和突出問題導向,不斷提升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和理論運用于實際的能力。對于“公共經濟學”課程教學中出現的派生性、細節性問題,采用學生自學和小組討論為主、個別學生單獨指導為輔的教學思路,更好地激發了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欲望和團結互助的合作精神,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其次,在行政管理專業“公共經濟學”教學中提倡反思和批判精神。學習“公共經濟學”課程,既要掌握它的理論淵源,又要使其服務于現實。一方面,“公共經濟學”課程的許多理論源于西方國家,西方經典理論成果有很多值得我們研究和總結,但這并不代表所有的西方公共經濟學思想都可以拿來供我們使用。有些西方學者提出的公共經濟學思想觀點已不適應當今社會發展的趨勢,有些思想觀點甚至與我國社會主義制度本質相違背。因而,要批判地學習西方公共經濟學理論。學習西方公共經濟學理論,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反思精神和批判意識。另一方面,“公共經濟學”課程中講授的理論,其產生都有特定的歷史條件和現實背景。我們要秉承與時俱進的精神,使課程中的理論能夠更加精準地服務新時代社會發展的需要。再次,在行政管理專業“公共經濟學”教學中推崇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在教學中,著眼于當前世界各國公共經濟學理論和實踐的發展形勢,合理設計教學主題,凝聚相關問題,并通過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將枯燥的理論演繹出來,圍繞學生對公共經濟學方面所看、所思、所惑,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進行講授,可以更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最后,在行政管理專業“公共經濟學”教學中建立多元的考核機制。在“公共經濟學”課程教學中,為了更好地落實問題導向式教學理念,我們改變了以“卷面成績+平時成績”為唯一考核標準的方式,提出了“卷面考試評價+實踐能力評價+分析與解決問題能力評價+團隊協作水平評價”的考核機制,重點考核學生的理論聯系實際能力、實踐合作能力和分析判斷能力,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參與社會實踐、課題研討、團隊合作的熱情,有效促進了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二、行政管理專業“公共經濟學”問題導向式教學困境

在行政管理專業“公共經濟學”問題導向式教學改革中,我們嘗試了一些新的做法,取得了一些成績和經驗。但與傳統教學方式相比,問題導向式教學依然不夠成熟和完善,“公共經濟學”教學改革還面臨諸多困境。首先,傳統教學理念依然束縛著“公共經濟學”問題導向式教學改革?!皣鴥葌鹘y的教學設計是以教材和教師為中心的凱洛夫模式,以學生對知識‘死記硬背’的程度考察學生的學習效果,認為只要通過聯系—反饋—強化就可以達到預期的學習目標。”[2]這對保證大學教學秩序具有重要作用,卻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學課程教學改革的廣度和深度。因而,樹立現代教學管理理念,在當前問題導向式教學改革的關鍵時期具有特殊意義。其次,財力投入不足是困擾“公共經濟學”問題導向式教學改革的重要阻礙。問題導向式教學模式的運用需要一定的財力支持,也要考慮到教師與學生外出實踐、社會調研時的安全問題。當前,國內大部分高校仍面臨資金支持不足的問題,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生參與社會實踐、開展團隊活動的機會,降低了問題導向式教學改革的推進程度。另外,教師有時出于安全考慮,不愿帶學生到外面進行實地調研學習。再次,教師知識結構的局限性制約“公共經濟學”問題導向式教學改革的深度。“公共經濟學”是一門涉及經濟學、管理學、社會學、法學的交叉學科,開展“公共經濟學”問題導向式教學要求教師有多學科知識背景。“公共經濟學”也是一門與社會生活聯系密切的學科,公共部門提供的公共產品和服務與每一個公民息息相關,公民的選擇行為直接影響官僚團體的政治利益。因此,開展“公共經濟學”問題導向式教學,要將特定的國情和社會實際相結合,要求教師有豐富的社會實踐經驗、敏銳的社會觀察能力。然而,目前多數教師的知識結構依然不能滿足“公共經濟學”問題導向式教學改革的需要,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公共經濟學”問題導向式教學的開展。最后,學生原有的思維慣性和學習習慣降低了“公共經濟學”問題導向式教學的效果。受基礎教育培養方式的影響,學生已經習慣了填鴨式教學和機械性記憶的學習方式,其反思和批判精神、合作能力、獨立求知欲望等明顯不足,降低了“公共經濟學”問題導向式教學的實際效果。

三、行政管理專業“公共經濟學”問題導向式教學策略

本科教育是大學的根本,本科教育的人才培養是重中之重。培養新時代的優秀本科人才,要從每一門課程的教學改革做起。結合國內高校問題導向式教學的經驗與不足,從行政管理專業“公共經濟學”課程問題導向式教學的現實出發,我們要設計和落實好問題導向式教學方法理念。首先,樹立科學的教育教學理念。教育教學理念是否科學,往往是大學教育政策和教育制度體系選擇優劣的關鍵性因素。因而,樹立現代化教育、教學理念,指導大學教育政策和教育制度體系的設計,是保證大學各項課程持續深入改革的基礎。開放、包容、自由、創新等理念是實現大學各項課程持續深入改革的重要支撐,行政管理專業“公共經濟學”問題導向式教學改革亦不能例外。只有秉承開放、包容、自由、創新的先進教育、教學理念,才能真正全面、充分地發揮出問題導向式教學的效果。其次,高校應為大學課程問題導向式教學改革提供穩定的資金和政策支持。一方面,問題導向式教學改革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教學成本,這離不開一定的資金支持。在現階段乃至未來一定時期,高校機構對“公共經濟學”問題導向式教學改革還需要給予更多的資金投入,以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促使問題導向式教學改革穩步推進。另一方面,高校應逐步健全大學教學改革創新的政策體系,解除教師在問題導向式教學改革過程中出現“違規”的后顧之憂、帶學生參與社會調研的后顧之憂。行政管理專業“公共經濟學”問題導向式教學改革過程中難免會出現失誤、差錯、挫折等,許多教師擔心這些負面效應給自己帶來麻煩,往往表現出被動前行的狀態,從而阻礙教學改革進程。因而,行政管理專業“公共經濟學”問題導向式教學改革的順利推進離不開學校相關政策的支持。最后,高校應改善教師的知識結構水平和學生的學習思維方式。知識結構合理的教師隊伍是實現行政管理專業“公共經濟學”問題導向式教學改革的前提,也是推動“公共經濟學”教學質量提升的動力。一方面,學校應在引進優秀人才的同時,鼓勵本校行政管理專業教師跨學科進修或進行國內外訪學,不斷提升師資隊伍水平,為“公共經濟學”問題導向式教學改革打下良好的師資基礎;另一方面,培養學生的反思和批判精神。充分利用問題導向式教學模式,引導學生運用理論知識分析社會現象,提高學生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為此,高校必須重視對學生學習思維方式的重塑,不斷提升學生的反思意識和批判精神。

[參考文獻]

[1]唐小平,周雄.逆向教學設計在高校教學中的應用:以《西方經濟學》教學為例[J].教育現代化,2017(8).

[2]朱萬里.逆向教學設計下西方經濟學探究式教學研究:以獨立學院為例[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18(8).

[3]曾文婕.教學改革的中國邏輯[J].全球教育展望,2018(8).

作者:吳麗麗 盧成會 單位:安徽工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