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業會計制度分析
時間:2022-05-26 10:23:26
導語:行政事業會計制度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伴隨我國社會經濟的極速發展,作為適應經濟需求和管理需求的會計行業也逐漸發展壯大,成為推動企業及事業單位資產管理精密化和高級化的重要力量。然而,我國現今的會計制度暴露出了很多問題,尤其是在行政事業單位,嚴重制約和影響了經濟發展和經營管理,需要受到行政部門的高度重視。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制度
根據國家最新頒布的《會計法》,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制度需要進行適當的調整和改進。在政府收支分類的不斷推進以及預算管理制度的深入變革下,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制度暴露出一些結構性的問題,在一些涉及資金流動、財務管理的環節上表現薄弱,制約著其他改革項目的相繼落實,必須要得到重視和解決。
1.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的概念
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是一種反映政府事業單位財務狀況的制度,它要求具備會計資格的人員對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的貨幣資金的流動狀況進行全面、真實、系統地記錄,以實現監督行政事業單位對于執行國家預算的目標。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的建立要追述至1997年,為了更好地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發展,由財政部參與并負責制定的《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應運而生。該制度對進一步規范事業單位的會計核算、加強會計管理等內容做出了重要的規定,為各項經濟活動的順利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制度基礎。
2.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的問題
2.1會計體系不健全
在具體的工作中,現行的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暴露出一些體系性的問題,主要表現在部分會計人員不能按照法規的要求進行全面、真實、準確地記錄,對于單位的經濟運行狀況缺乏全面而清晰的認知。筆者將導致該問題的因素歸結為以下三類:第一,收付實現制度,即使一些資金在當期的支付中已經發生,但是由于沒能在后期支付環節得到確認而被定義為負債,這類負債在后續的核算工作中并沒有被完整地保留,負債的具體情況也沒有得到很好地區分。第二,折舊核算制度缺失。由于缺乏這一重要制度,許多負債列表并沒有及時地加入到固定資產的資金支出后,原始資金以及其他固定資金的使用、流動、耗損等其他方面的情況也一無所知。此外,折舊核算制度的缺失還容易造成資金負債表的虛假性,并繼而影響到其他資產信息的真實反映。第三,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的調整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不同步,呈現脫節現象。由于我國行政事業單位的特殊性質,政府掌握著調配和使用資金的權力,當權力沒有受到很好地監督時,很容易因為利益問題而在資金核算上作假。在這種情況下,無疑給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的順利實施造成障礙,削弱了信息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完整性。
2.2對資產管理的重視不夠
在實地調查后,發現行政事業單位的一些領導和會計人員對資產的管理重視程度不夠,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部分單位沒有設置定期的資產盤點制度;其次,單位上下級調撥并未按照相關規定辦理所需手續;再次,一些單位沒能將支出的金額算入資產賬簿,對固定資產原價的構成也沒有清晰的認識。種種的問題都為行政事業單位的資產運營業務造成阻礙,對資產管理產生極大的負面影響。
2.3基建工程項目的核算不準確
在以往的財務管理中,行政事業單位的基礎建設工程項目歷來是與其他財務項目分割的,會計的審核工作也存在區別對待的問題。這種現象的出現具有普遍性,但是在政府收支分類制度的改革進程中,這個問題應該得到解決,將基建工程項目的資金核算列入財務管理范疇,唯有如此,才能提高信息記錄的質量,便于政府對各項工程項目的管理和資金調配。
2.4監控機制缺位
在國家會計法律法規的規定中,對于行政事業單位的資本運營狀況的監督管理是有明確要求的,但是在實際的工作中卻暴露出監管缺位的問題。因為缺乏監控,導致了虛假賬目及瀆職失職的問題,對于樹立良好的政府形象產生了負面效應。
2.5法律法規不完善
現行的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的法律法規中,一些條款在理論上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但是其可行性卻大打折扣,導致在實際應用中形同虛設,部分人員對此毫無敬畏之心。例如在《會計法》中,對于隱瞞違規或違法行為的人員也要受到相應的處罰和制裁,但是現實工作中,大部分的人員在面臨這樣的問題時都選擇了“明哲保身”、知情不報。對此,法律法規的制定者需要充分了解會計人員的心理狀態及真實想法,在原有條款上進行修改、調整、充實和提高,以提高法律法規的實際操作性和廣泛適應性。
2.6會計人員的素養不高
第一,部分人員并未取得相應的職業資格認定證書,靠著裙帶關系或圈子文化等不正當的途徑取得重要職位,由于缺乏必要的專業背景學習,導致在實際工作中產生失職或瀆職行為。第二,一些人員雖然取得了職業資格認定證書,并且有著多年的會計從業經驗,但是個人的思想道德素質并不高,在利益或權利的威脅利誘下,主動放棄自身的職業操守,做出有違職業道德,甚至是觸及法律底線的違法違規行為,造成難以挽回的惡果,給行政事業單位的形象產生負面影響。
3.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的改革策略
首先,不斷完善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在理論和操作兩個層面增強條款的科學性和可行性;其次,優化行政事業單位的資產管理,建立終身責任追究制度。再次,加強會計人員的技術和思想培訓,增強會計從業人員的整體素養,加快建立一支辦事效率高、思想境界高的隊伍;最后,逐步推廣電算化會計管理制度,做到資產信息的高度信息化、數字化和科技化。
4.結語
在市場化進程不斷推進的今日,加強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的改革是大勢所趨。變則通,通則久,只有積極地進行思考,不斷掃清問題和障礙,建立健全配套措施和機制,逐步提升會計從業人員的核心素養,才能為行政事業單位的資產運營打好基礎、做好保障,為樹立良好的政府形象做出貢獻。
作者:劉慶春 單位:內蒙古伊圖里河林業局
參考文獻:
[1]陳燾.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問題研究[J].中國外資(上半月),2013(07):123-123,125.
[2]常碧峰.新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制度下改善預算單位財務管理的方法探討[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4(24):182-183.
[3]樊穎丹.對改進現行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的幾點思考[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5(18):56-57.
- 上一篇:淺談地方性法規的行政處罰設定權
- 下一篇:石油企業工會面臨的問題及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