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查對辦法的變革及效果
時間:2022-11-23 02:45:15
導語:護理查對辦法的變革及效果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評價與結果
1.評價方法
①選擇實施“四查八對”制度后(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的39860例住院患者與實施“四查八對”制度前(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的32562例住院患者發生的護理差錯數進行對照。對比護理差錯總數、因藥物質量和有效期所致差錯、因查對不嚴所致差錯、因患者身份識別錯誤所致差錯情況。兩年資料在護士數量(床護比)、患者平均住院日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P>0.05)。②選擇實施“四查八對”制度后(2011年)隨機調查的350名患者和實施“四查八對”制度前(2010年)隨機調查的320名患者進行對比。對比患者參與查對知識的認知情況及對護理安全滿意情況。
2.結果
護理查對方法改進前后護理差錯發生情況。護理查對方法改進前后患者對參與查對相關知識知曉率及對護理安全滿意度情況。
二、討論
1.“四查八對”制度符合患者安全目標的要求
2004年WHO成立全球患者安全聯盟,提出了“患者為患者安全(patientforpatientsafety)”的行動計劃,鼓勵患者為自己的安全把關,杜絕各種醫療錯誤的發生[4]。我國衛生部提出的“患者十大安全目標”中,明確提出鼓勵患者參與醫療安全,為患者參與查對提供了理論依據。因此,應鼓勵患者積極參與疾病治療,參與制定治療決策。
2.“四查八對”制度完善了
“三查七對”制度的內容有文獻報道,“效期”是臨床醫護人員最易忽視的一點,臨床有部分護理缺陷是由于使用失效或過期的藥品、一次性物品導致的。護理差錯有一半以上是由于未嚴格執行查對制度造成的。本研究通過回顧性地分析了2010年各科上報的護理差錯情況顯示,因查對不嚴所致36起(占58.1%),因藥物質量和有效期錯誤9起(占14.5%)與文獻報道基本相同。另外,現行教科書[5]中沒有將“藥物質量和有效期的核對”納入查對制度中進行強制執行,而只是在“注射原則”中提到“把好藥液質量關,發現藥液變色、沉淀、混濁、藥物有效期已過、安瓿有裂痕等現象,不能應用”,容易使護理人員忽視給藥的每個環節均應進行“質量和有效期”的核對。因此,把“有效期和質量的核對”列入查對制度中,讓護士熟記并能對答如流,形成慣性思維,時刻提醒護理人員在護理操作中的每個環節必須做到“八對”,養成查看有效期和質量的習慣,即使是在加藥后、到床頭注射、換液體前,都必須關注質量和有效期,提高其查對的依從性,確保給患者應用的藥物是安全、正確的。因此,“四查八對”制度的建立,無論從查對形式還是內容上均是對“三查七對”的進一步補充和完善。
3.落實“四查八對”制度可明顯降低護理差錯發生率
本研究發現,執行“四查八對”制度后,差錯發生率由原來的0.19%降至0.08%,未發生因藥物質量、效期和身份識別錯誤所致差錯。臨床工作中盡管人人知曉并執行查對制度,醫院管理部門也高度重視對落實查對制度的監管,但護理差錯一半以上是由查對不嚴造成的,究其原因:一是由于護理人員受思維定勢的影響,忽略了查對制度,過分相信自己的主觀判斷;二是由于工作繁忙,遺漏了查對這一關;三是有些差錯并非是因為護士主觀未認真執行查對制度,而是在藥品核對和靜脈給藥階段受到干擾所致[6];四是護士每天多次重復、機械地查對,也很容易讓人產生疲勞和慣性,留下隱患[7];五是護患溝通障礙,由于發音等因素的差異,造成核對姓名時發生誤認。“四查”中增加患者或家屬查,一方面可避免因患者身份確認錯誤所致的差錯;另一方面可提高護士工作中的注意力,督促護士認真準確地執行查對,為護理查對增加了雙保險。“八對”中增加“藥物質量和有效期”的查對,是對“三查七對”內容的補充和完善。經過實踐證明,“四查八對”制度的臨床應用,能明顯降低護理差錯發生率。
4.落實“四查八對”制度可提高患者參與查對相關知識知曉率
落實患者或家屬參與查對,首先應評估患者或家屬參與查對的能力和意愿?;颊呋蚣覍賲⑴c安全核查的能力,必須建立在健康教育的基礎上,目前護士對患者進行的疾病知識宣教,已不能滿足患者的需求。因此,盡快普及患者參與查對相關知識的教育既是患者的需要,也是落實“四查八對”制度的需要。護士一方面應充分認識患者在臨床核對過程中是身份識別的主體,在其身份識別過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充分調動患者的積極性,鼓勵患者參與查對;另一方面應拓展健康教育內容,不僅局限于對疾病相關知識的宣教,而應增加對患者參與查對相關知識的教育。使患者了解參與查對的具體方法,有疑問大膽提出;隨時掌握自己的治療方案,有利于參與治療過程的核查。通過加強健康教育,拓展健康教育的內容,本研究患者對參與查對相關知識的知曉率由30%升高至81.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
5.落實“四查八對”制度改善了護理服務水平,提高了患者滿意度
落實“四查八對”制度,不僅滿足了患者或家屬的知情權和選擇權,使患者感覺自身安全受到重視,更增進了對護理工作的理解,同時,可使護士形成主動與患者溝通交流的習慣,進一步融洽了護患關系。實踐證明,護士主動邀請患者參與查對的舉措得到了絕大多數患者及家屬的積極響應,他們對護士的坦誠態度表示肯定和贊賞,并未因此降低對護理工作的信任度,反而顯著提高了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表2顯示,患者對護理安全滿意度由執行“四查八對”制度前的77.5%升高達9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
三、小結
“四查八對”作為護理核心制度應用于臨床,督促護理行為規范化,保障了護理安全管理的進一步落實,促進了護理健康教育水平的提高,進而提高了患者的滿意度。實踐證明,“四查八對”較“三查七對”具有優越性和可行性,呼吁護理管理者、教育者盡快將“四查八對”制度寫入規范的教科書中,使其得到廣泛的應用。
作者:賈榮娟徐金美劉福鳳于麗華遲靜單位:威海市文登中心醫院門診部
- 上一篇:煤礦爆破的安全管理方式研究
- 下一篇:試議安全管理方法
精品范文
10護理護患溝通技巧